《西比勒》影評精選10篇

電影快訊 1395℃
《西比勒》影評精選10篇 - 陸劇吧

《西比勒》是一部由茹斯汀·特里葉執導,維爾日妮·埃菲拉 / 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 / 加斯帕德·尤利爾主演的一部劇情 / 喜劇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影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西比勒》影評(一):顛覆三觀

維爾日妮·埃菲拉([她])、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加斯帕德·尤利爾、尼爾斯·施內德([我殺了我媽媽])、桑德拉·惠勒([托尼·厄德曼])、勞爾·卡拉米([保持站立])、保羅·艾米([鳥類學家])主演,賈斯汀·楚特([床上的維多利亞])執導的第三部長片[西比勒](Sibyl,暫譯)即將在美國電影市場開始銷售,首張劇照同時釋出。 影片劇本由楚特撰寫,編劇老搭檔阿圖·阿拉里提供部分建議。故事圍繞西比勒(埃菲拉飾)展開,她從一個小說家轉變為精神分析師,並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致力於精神分析。然而在再度開始寫作的慾望驅使下,她決定讓她的大部分病人離開。當西比勒尋求創作靈感時,年輕女人瑪格特(艾克薩勒霍布洛斯飾)在一個夜晚與她聯繫,祈求去見西比勒,西比勒最終表示同意。然而瑪格特所訴說的內容,徹底把西比勒的生活顛覆。

《西比勒》影評(二):寂寞診療室(Sibyl,2019)

1、寂寞診療室(Sibyl,2019)電影中有兩個創作者,一名作家,一名導演。好的藝術作品,比如電影尾聲誕生的一本小說或一部電影,確實是以生命血淚所孕育的,意謂:創作的過程可以糾結跌宕,但成品必須沉澱而清澈。

2、電影開頭以嚴密的語言節奏和語量、瞬息切換的場景,帶出故事主人翁轉換跑道所面臨的壓迫和阻撓:出版社經理人告訴她市場已改變,家人憂心她自砸飯碗,病人指責她的行為草率,欠缺責任感。心理治療師到作家不過是外部職業的變換,屬於人物表象上可知的追求,其隱密而不自覺的慾望實則是重新體驗身而為人活着的感受(注意片頭設計「慶生」段落象徵「重生」)。從姨母指導小男孩逗弄母親心理的片段,我們充分察覺故事主人公多年來對外部世界採取封閉性的保護措施,讓自己遁入客觀、理性、冷靜,然而一片死寂的內在精神囚牢,以躲避包括未婚生子(回扣診療室中的女病患)、喪母(回扣診療室中的男童)等一系列現實遭遇的打擊。

3、隨着電影播映時間的推移,最後的試探、越界,終於失控的攪亂了故事主人公生活的各面。當波過水無痕,一切似乎回到了原貌,然而主人公觀看世界與人事的角度已經不同:有了情味,也就是有了生機。

《西比勒》影評(三):《西比勒》:關於「女性」

有趣的女性故事,也必須引入精神分析來應對。

女醫生重拾寫作表面的動機當然是逃離枯燥的生活,深層的動機則是克服掉母親與前男友給自己帶來的創傷並重獲能動的主體性。也正是因此她才會如此認同於女演員以至於「越界」引導她去墮胎——女演員與母親的關係讓她回憶起了自己的母親,而女演員與男導演的關係讓她回憶起了自己與前男友的往事,因此「墮胎」正是女醫生對前男友的想像性報復(那時,為了留住前男友,女醫生生下了孩子,但前男友還是走了,因而對女醫生來說,孩子成為了一個精神分析意義上的「徵兆」,一個創傷)。

但女醫生始料未及的是,用齊澤克的話說,(精神分析意義上的)女性是「歇斯底里」的「癔症主體」,是表象下徹底的空洞,換言之,女性所有的裝腔作勢都不過是對男性慾望的認同(片中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前男友叨叨着一個近來和自己糾纏在一起的女人,女醫生聽見後立刻和前男友瘋狂做愛——此處,女醫生主動讓自己成為了那個「不在場的女人」的實體支撐,去滿足男性慾望)。因此,當女醫生以為自己「重拾主體性」、可以抽身而出調度全局時(想想酒會時那個意大利人跟她說的話),她卻已經被刻寫在了文本當中——她屈服於男性的幻想,跟男演員發生了關係(也難怪她隨後在「導演」完一場戲之後就崩潰了:她驚恐地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導演,自己早已在戲裏面了)。

一個精彩的輔助性角色是男演員的「正宮」,一個強悍、不擺姿態的女導演(說她「不擺姿態」是在於她不願,至少不太願意對鬼混的男女演員表示一種偽善的寬容),但這並不妨礙她依然是個「癔症主體」——電影里最為引人注目的鏡頭都是屬於她的:一個搖拍女導演的鏡頭裡,片場的鏡頭與電影的鏡頭無縫銜接,宛若一個莫比烏斯環,「電影中的電影」和「電影」被縫合起來,不是女導演走出「片場的鏡頭」然後進入到「電影的鏡頭」,而是這兩個鏡頭簡直就是同一個鏡頭——完美符合拉康對女性「在它之外又沒有什麼不屬於它」的定義;第二個就更明顯了,大他者的視點(大俯拍,從大全景開始逐漸推近)下,女導演看着監視器、竊聽着女醫生的自訴,妒火中燒(到底是誰掌控着一切,是盯着屏幕的女導演,還是高高在上的「大他者」?)。

女醫生回到巴黎後精神一蹶不振也就順理成章:幻想的主體性瓦解了(書沒人讀,感情創傷無法消化,與前男友偶遇不僅沒有帶來和解反而摧毀了支撐自己的隱秘幻象:痛苦地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是大他者的慾望客體了)。

最終的問題就是:要如何解決呢?只能是「戀物」式否認,女主角把她和前男友生下的孩子從「徵兆」轉變成了戀物對象,孩子不再是一個令人不安的黑洞(畫中孩子的雙瞳),而是一個寄託回憶、填補匱乏的原質。也只有通過戀物,女主角才能把現實體驗為可以理解和掌握的。

《西比勒》影評(四):何嘗不是另一種「登堂入室」?

西比勒的生活一團糟。從事精神分析工作已愈十年的她,此時想重操寫作的舊業。但寫作並沒想像中的容易,面對瑩白的屏幕,她陷入一片茫然。需要靈感,她明白。無數病人的經歷於她的寫作無補,她要寫的是自己的人生,需要有人觸動。瑪格特到來了,帶來一段激烈動蕩的人生。無心再做精神分析的她不得不成為再次化身醫生。捲入其中,改變事情的進態,並被它改變。

在瑪格特身上,西比勒看到的是年輕的自己。年輕時,西比勒過着一种放盪的生活,如同瑪格特。她同樣未婚先孕了,並被迫把孩子獨自撫養至今。瑪格特如同普魯斯特筆下的那塊瑪德萊娜蛋糕,幫助西比勒尋回了逝去的時光。這是被意識壓抑在潛意識底層的痛苦記憶,貴為精神分析師的西比勒無法獨自將其打撈,她接受同事的精神分析,但於事無補。西比勒同樣有精神問題,只不過因為洞悉精神分析的機制,她無法獲得治癒。

某種程度上,瑪格特為西比勒提供了自我精神分析的引子。不是在同事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西比勒將得到救贖:她通過寫作對自己進行精神分析。正是在瑪格特的觸動下,西比勒才真正發現導致自我精神壓抑的因子,而將壓抑因子疏導出來的方式不是躺在另一位精神分析師的躺椅上,將被壓抑的內容說出來,而是通過寫作。躺卧的姿態被端正的坐姿取代,言說被書寫代替,寫作在此行使着類似於精神分析工作的活動。

西比勒不斷地捲入瑪格特的生活,寫作不斷地與日常生活重疊。到最後,觀眾再難分清出現在畫面中的情節,到底源自瑪格特真實的生活,還是西比勒寫在書中建構的想像。對於西比勒而言,通過書寫這一行為,虛構與現實的界限打破了。與此同理,瑪格特眼中的表演與生活也再難有太大差別——瑪格特愛上了戲中的男主角,並意外懷孕。

西比勒與瑪格特形成了一組鏡像。她們是相似的:作家和演員的身份,都是在虛構和現實的邊界創造真實,並因短暫的激情陷入麻煩之中(懷孕)。但從話語權力上看,西比勒凌駕於瑪格特之上。西比勒為瑪格特做精神分析,並從瑪格特的遭遇中攝取靈感,她甚至進入瑪格特的生活來改變瑪格特的人生走向。瑪格特是西比勒手中的棋子,被利用、被操控。

在此,點出的難道不是作家與精神分析師兩者的相似性?西比勒妄圖掙脫精神分析的束縛,重回自由的寫作,但她無非回歸到另一種精神分析情境。寫作,就是作家對自己所展開的精神分析。書,是作家自我精神分析後的產物。瑪格特就像西比勒為寫作構想出來的致幻劑,為了讓自己曾經的遭遇可以被接受。

同樣可以這樣理解:瑪格特並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她來自於西比勒的想像。西比勒需要藉助瑪格特這樣一個人物(及其遭遇)的想像開啟小說的書寫,而整部電影如同對小說機制和內容的呈示。就像歐容的《登堂入室》,只不過在歐容的電影中,是讀者進入小說人物的世界,西比勒的「登堂入室」則是作者進入小說人物的生活中。

《西比勒》影評(五):寂寞 · 診療室

今年在坎城因為待的時間太短,前後只觀賞了五部主競賽片;回來後拚命補看,從上個月的金馬影展開始。昨天去看了主競賽片之一的法國女導演潔斯汀.楚特(Justine TRIET)新作《寂寞診療室 Sibyl》,意外地非常喜歡。

《寂寞診療室 Sibyl》在今年坎城場刊的評分不高,英美評價也是一般;不過自家法國[電影筆記]倒是非常捧場的給了滿分。在這種評價兩極的情況下,很難去說這部片到底好不好看?如果之前有看過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的《恐慌年代 Age of Panic》,應該對潔斯汀.楚特掌鏡與敘事的調理不會太陌生。不過凡事總有意外,潔斯汀.楚特這次的《寂寞診療室 Sibyl》將視野內收到個人,特別是女人、西碧兒這個女人的情慾與精神糾葛之上,很傳神地闡述了一部心理懸疑片。

《寂寞診療室 Sibyl》是很見仁見智的片型;發行商在操作上通常會朝情慾、尺度以及女性視角上作文章。不過身為觀眾的我卻很想知道,在這部以女性為主觀描述、主視角的電影里,男人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情慾的宣洩品?美好與痛苦的回憶?或者根本不必存在?

該片令我想起茱麗葉 · 畢諾許今年柏林影展的作品《別問我是誰 Who You Think I Am》。故事原型雖不相同,但整體氛圍、虛實交替的敘事(或倒敘)手法有些相似之處,而且同樣都是心理懸疑片。

據說潔斯汀.楚特在《寂寞診療室 Sibyl》採用了伍迪 · 艾倫1988年電影《另一個女人 Another Woman》里男性對男性眼中的女性觀點;的確在西碧兒(Sibyl)這個角色上顯得有點驚悚。雖然導演說,電影中的三位女性有各自家庭、愛情與困擾,卻依舊是獨立的個體;人生的選擇很多,不必急於走向傳統。不過三個女人各自都有些狀況、歇斯底里,甚至跟她們的男人之間,保持着一種情慾以外的疏離。

觀眾可能會覺得心理診療師搖身一變成為作家這種設定套路有點平淡,不過個人覺得正因為潔斯汀.楚特的劇情鋪設方式,讓一出原本可能毀掉的劇本,變得可期。國外影評點出在意大利斯特龍伯利島拍攝戲中戲的橋段,令人想起《輕蔑》與《陽光普照》(不是那一部啦),個人覺得也是蠻合理的。

如果西碧兒重拾寫作是為了逃脫枯燥的家庭生活,逃離母親的角色;那麼個人認為生活就是一部小說,以此層面來說,無論戲裏戲外都很成功。《寂寞診療室 Sibyl》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縝密與精彩的小說。當人物從虛構與幻想的主題返回了真實生活,匱乏似乎又變成了一種勞役;不由得替她捏一把冷汗。

當潔斯汀.楚特設法將這些複雜的關係與關聯性並置於電影里,一方面充分地展示了當代女性在創作力與母性之間平衡的藝術,另一方面其實也兼顧了女性心理如磁鐵般的包容性。可以很歇斯底,也可以完全理性;愛恨分明,並懂得顧全大局。

最近的優秀新片非常多,對於影迷來講無疑是件開心的事。觀影團也進入了一周一期的高頻率更新模式,甚至會出現每周選題難以抉擇的情況。本次我們迎來了Vol.21《西比勒》。茹斯汀·特里葉,法國年輕一代女導演中的佼佼者。《西比勒》是她的第三部導演長片,由維爾日妮·埃菲拉(《維多利亞)》和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阿黛爾的生活》)主演,入選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在AlloCiné上也收穫了3.6的媒體評分,電影手冊和Les Inrockuptibles等專業媒體也都沒有吝嗇讚美,均給出了五星滿分的讚譽。

作為一位曾經以處女長片入選過電影手冊2013年度十佳的導演,她的新作究竟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本期觀影團共10位友鄰參加,9則短評,均分6.8分。

poster by.德卡的羊

敘事破碎?!

@幽幻 6/10

過往與現實的重疊,心理醫生在治療他人創傷中迷失在自身的回憶中,這樣的劇情很吸引我,可前半段剪的太碎太散,後半段又平鋪直敘太實,觀感比較割裂,也就不想去思考文本分析了。

@果樹 6/10

對記憶的碎片化處理是成立的,對現狀的割裂感呈現也是合理的,小說這條線,只要是有過體驗式創作經驗的人應該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共鳴,電影的線反而成為了全片的短板。如果全片能更加像辮子般緊實絞動,或者我能從中感覺到更多絞痛。

有點空洞?!

@意識流螺絲刀 6/10

清爽的觀影體驗,柔雅的影像,精彩的表演,現實、創作、記憶以一種溫吞纏綿的方式交媾延展,女主心理醫生與作家的雙重身份催逼着某種無休止的追尋與詮釋,形成的情感漩渦又造成了對女主本身的反噬,湛藍的海水宛如戈達爾的《蔑視》般迷人,然而缺點正如影片中女主的創作一般,空洞浮華而顯出無病呻吟,看似鞭辟入裡卻只是蜻蜓點水,不夠徹底的剝離使得幾處戲劇段落蒼白無力(以黑色眼淚和酒會為甚),倒是感覺《同義詞》可以作為本片的對立,幾乎本片的大部分缺點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個與之相對的優點,所幸導演尚有自知之明,「巧妙生動,極好地捕捉了城市的焦慮,蘊含了強大的能量」這些讚譽也只能交給沒有讀過書/看過電影的人去高談闊論了。

@香香菲舞 5/10

閃跳和交叉敘述有助於體現女主的精神狀況,但更加考驗影片的條理性,後者顯然未能很好的完成,我很想與其共鳴,奈何深度未及我願。

@chaos 7/10

有趣的點挺多,活火山/旋轉壽司/心理博弈暗含失控的危險。而當小說跟過往現實的界限模糊時,對創傷的療愈變成一場不斷追逐改變自我鏡像的遊戲。高密度的人物心理互文是亮點,以心理師為中心映射出女演員、自身、孩子三重鏡面。問題在於這些元素並不能緊密地織成一個敘事網絡,內在動力僅由被過往男人折磨的心理師自毀式的向心力掌控,聯繫的割裂導致了孱弱牽強的俄狄浦斯情結。偏又是注重鏡像的文本,反噬空有其表。虛幻的女權焦慮罷了。

交織的「元」?!

@空白岸 8/10

布景與服飾規整鮮明的大色塊成為人物掩飾破碎內心的裝束。文本上,「轉述」這一動作作為敘事的元素亦是敘事的方式,語音被Siri「轉述」為文字,病人的傾訴被「轉述」為小說,片場拍攝亦需要「轉述」的緩衝來維繫不堪一擊的人物關係,心理、現實、小說、電影也經由層層「轉述」的剪輯形成互文。然而,在那個監視器畫面侵入現場的蒙太奇後,Sibyl的介入開始由「轉述」變為「闖入」,現實受到衝擊。Margot搗毀房間里的一切卻不能傷害身為「轉述」介質的Sibyl和電腦,隨着小說和電影最終以虛構的面目成為現實的一部分,闖入也終於短暫平息。

@不死者 8/10

作為心理諮詢師不斷地情感吸納與內化,也難掩自身由內向外的情感暗涌,亟待爆發的火山即是內心的外化。她最終失控地打破了媒介的情感阻隔,越界闖入了主體的生活,人物間的參照與滲透和多重文本的交織達成了內在一致,回憶-現實-文本-影像終於流暢地接洽與勾連,消弭了(在場的/自我的)溝通失效,於是她釋放了渾濁的淚(像被火山口飄升的煙 熏染過一般)。結束於〔孩童凝視〕的延伸,從無意識的凝視(眼神看似在質問母體「你是誰」)發展為內在自覺的疑惑表達(質問「我是誰」),又是一出「元電影」的自指。

@孤獨的自由 8/10

一個女主人公在精神分析師與精神病人之間轉換的故事,更喜歡前部分,西比勒與瑪格特多重記憶交織融合、互相闖入,現實與記憶逐漸模糊,剪輯也是跌宕起伏,爆發力十足。最高潮的一幕也是轉折點發生在第一次火山與大海交融,到這就進入元電影階段,闖入生活式的治療完成了角色置換,只是大不如前面精彩了,好在結尾的後勁十足。女導演也很擅長將現代性生活注入影片當中。

@德卡的羊 7/10

基本是在圍繞着Meta與心理大作文章,她闖入「火山邊緣」,與電影(攝製)同在,越來越靠近本體;於是電影也闖入了她的生活,在影院流下那滴黑色眼淚。

僅打分

@月色歸來時 7/10

歷期評分TOP5:

1.《痛苦與榮耀》 8.0;

2.《同義詞》 7.7;

3.《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7.6;

4.《你的鳥兒會唱歌》《少年的你》 7.5;

5.《太空生活》《江邊旅館》 7.4;

下期再見~

以及一個預告:登頂三大電影節的漫改之作~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