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看中國電影的營銷策略: 以《銀河補習班》為例

電影快訊 1390℃

映是很多電影上映之前都會進行的一個營銷手段,好的點映口碑可以為電影提供一個質的保障,比如《綠皮書》出現出來的喜感和動人,《我不是葯神》中呈現出來的現實主義題材,都可以幫助電影找到最合適的「宿主」。

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第三部電影《銀河補習班》從7月4日開始電影,歷經一周,創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點映場次。

第一輪是在7.13日到7月14號在除了北上廣深圳之外的全國範圍內電影,場次人均為18人左右;

從電影看中國電影的營銷策略: 以《銀河補習班》為例 - 陸劇吧

第二輪,在7月15日到7月17日之間進行了電影,地點也擴散到了全國範圍內,場次人均達到了23人;截止到上映第一日,累計票房達到了1.5億。

乍一看,這樣的操作方式像極了去年超高口碑和票房的《我不是葯神》,看得出來,電影方對於這部電影是用足了勁兒,也充滿了自信,然而,「葯神」的奇蹟並不是那麼容易複製的。

《銀河補習班》到底是《我不是葯神》那樣的黑馬呢,還是《西遊記女兒國》那樣的「點映即死」的爛片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點映的意義。

從電影看中國電影的營銷策略: 以《銀河補習班》為例 - 陸劇吧

公映前的點映禮:

一般影片上映前一個月和上映之後主要以口碑營銷為主,而點映應該將大的概念逐一細化,給提前觀影的媒體,觀眾,影評人作為一個傳播媒體。

對於大部分的觀眾來說,一部電影在首映日的表現和票房成績,都是具有參考意義的「風向標」和參照物,在一部電影上映前夕,很多的觀眾已經通過試映、展映、內部看片、路演、點映等方式和電影進行了「初步接觸」。

就概念而言,電影類似於電影的公測階段,是影片完成製作並通過審查進入商業放映體系之後,片方出於各種因素的考量選擇選擇在其中一些城市進行放映的行為。包括開放給媒體,影評人和相關的電影工作人員,普通的觀眾也可以購票觀看,這也是很多鐵粉想要提前一睹芳容的一種方式。

從電影看中國電影的營銷策略: 以《銀河補習班》為例 - 陸劇吧

在我國內地,2002年張藝謀指導的《英雄》,為了獲得奧斯最佳外語片的提名資格(要求參選影片必須在上年11月1日至下年10月31日在某個國家上映),在深圳舉行了為期一周的超前點映。

而這種方式很快得到了業內的認可,從2005年的《無極》到2008年的《集結號》,從2009年的《阿凡達》到2012年的《人在囧途》,很多的電影房都採用了點映的方式,以求吸引更多的觀眾。

對於早期的電影來說,點映主要以小規模和小範圍為主,而近幾年來,點映的規模逐漸加大,地區覆蓋面也由原來的「一城」改為「千城」,電影票房從之前的數萬上升到了上百萬千萬甚至上億。

近幾年來,最成功的兩次點映分別為2015年的《萬萬沒想到》和2018年的《我不是葯神》,幾乎成為了未播先火的代表。

前者在電影上映前一周點映,票房超過1.1億,創造出了未播先火的先例;

而《我不是葯神》在電影前三天票房過億,並且兩天蟬聯票房總冠軍,並於首映日當天拿下49.2%的排片和1.6億票房,綜合票房佔比高達82%;

點映的「雙刃劍」效應

從這兩部電影的成功可以看出,電影會對影片票房和口碑的提升形成比較大的優勢,但是前提是建立在電影具有好的內容和題材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點映特別適合那些布局不具有爆發力但是需要慢慢發酵的口碑型好影片。

對於美國市場的院線結構,點映對於一些文藝片和藝術片,具有着重要的市場指導意義(《綠皮書》)。然而對於某些影片是不適合的。

比如漫威的MCU電影,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宇宙系統,不需要點映,只需要上映第一天就可以迅速達到讓票房爆起的效果。比如《復聯4》,在沒有點映的情況下也是拿下了當日票房5億的史無前例的成績。

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適合點映,點映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適得其反。

比如2018年搶先在大年初一進行點映的《西遊記之女兒國》,結果因為影片質量問題提前曝光,影片在同檔期的電影中評分排名第二,讓觀眾和影院對這部電影還未上映就已經失去了信息。影院極大地降低了排片量,首映日的排片量僅為16%,並且在隨後的幾天內迅速下跌,點映之後未播先死!點映完全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也許是因為片方對於自己的作品太過自信,才導致的撲街。

對於觀眾來說,粉絲和影迷扮演着點映中流砥柱的角色,根據以往的電影影片分析的話,如果電影的評分沒有達到8.8分以上,就會存在一定的口碑風險,因為頭一批種子觀眾的好評會比真實的成績要虛高很多。

如果口碑撲街,那麼片方對影片的質量和品質就存在着判斷上的失誤,過分高估了影片的口碑,對於影片的宣發則是毀滅性的打擊。

同時,在行業內也存在着一定的競爭,很多的宣傳方為了收買大量的觀眾,用發紅包或者是報銷影票的方式來獲取較高的評分和口碑,造成了影片點映評價的虛高情況。

《銀河補習班》:口碑質量決定一切

《銀河補習班》因為影片涉及到了現實主義題材,和好萊塢大片相比,顯然不具備開局即爆發的優勢和商業效應,它的口碑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傳播和發酵,所以,對於片方來說,點映就成為了他們口碑傳播和發酵的籌備期,這也是製片方電影的初衷。

《銀河補習班》這樣的方式很類似於去年的《葯神》,場次人數超過了同期的《獅子王》和《掃毒2》。在這樣的市場數據反饋中,對於影院來說,看到了它的行業價值,只會增加它的排片量;而對於觀眾來說的,他們的評判標準一般是票房和評分,《銀河補習班》佔據黃金時段點映至今,拿下了1.5億票房這個票房勉強及格。

然而,這部電影豆瓣上和貓眼上的評分展現出了極大的偏差,作為專業網站豆瓣給出了6.3分的評價;而貓眼給出了9.4分。電影的口碑還存在着一定的爭議性。

而這個數字還是建立在很多鐵粉和頭批種子觀眾的基礎上的,是存在着虛高的成分的,而究竟水分有多少,到底是《我不是葯神》,還是《西遊記女兒國》,還是需要上映一周內的觀眾「雪亮的眼睛」來評判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