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 現實化的老舍的「寓言故事」

電影快訊 1425℃

《不成問題的問題》是一部根據老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三幕劇黑白電影,講述了一個20世紀40年代發生在抗戰大後方重慶的極富隱喻性的寓言故事:在一間物產豐富卻總是賠錢的農場。三個個性鮮明、性格迥異的人物捲入了一場新舊農場主任之間的明爭暗鬥。 電影比起小說有更加具象生動的人物性格、更具衝突性的故事情節、更具風格化的敘事環境,而這一切都是鏡頭語言的功勞。

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 現實化的老舍的「寓言故事」 - 陸劇吧

電影的色調確定電影的風格,影片的黑白色調是導演基於劇本寫作過程中對大量單色的民國資料的閱讀而確定的。 在最終的影片呈現上,黑白色調配合冷靜客觀的敘事視角所帶來的是影片的荒誕感,審美距離的拉開也使觀眾能從影片中看到更多哲理。

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 現實化的老舍的「寓言故事」 - 陸劇吧

而除了色調。影片的鏡頭設置與人物性格的一一對應則更為典型。 影片由黑白字幕分隔開了以三個人物為中心的三幕故事,而這三部分故事的鏡頭設置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出場的是農場主丁務源。在丁務源的故事中導演用的幾乎都是中遠景的固定鏡頭,鏡頭時間也較長,構圖非常規整。大都採用對稱構圖和一些大的幾何構圖,簡潔有力,給人一種秩序感。 即使是在丁務源行阿諛奉承之事時,鏡頭依然是冷靜地處理,並沒有加快節奏或增加特寫,充分塑造了丁務源成熟穩重、即便農場狀況不斷、危機四伏,也依然可以淡然處之的形象。

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 現實化的老舍的「寓言故事」 - 陸劇吧

而運動鏡頭則大都給了第二個出場的秦妙齋,秦妙齋只有在剛剛出場時是體面的,待到隨行的吳教授消失。秦妙齋的鏡頭則都為或強烈或微弱的晃動鏡頭。 還有從身後拍秦妙齋在叢林水邊穿梭的跟鏡頭,凡是有秦妙齋在的地方,鏡頭全部是不規律的、震蕩的,體現出了秦妙齋4人性格的虛無感和他身上那種「不靠譜」的氣質,即使他在劇中總想裝出一副上流社會高等人士的樣子,但是觀眾可以通過鏡頭感覺到人物性格的真實特點。

待到第三位出場的尤大興,鏡頭又回歸冷靜和剋制,尤大興是一個與農場格格不入的主任。他從海外歸來,不懂中國官場那一套,也不懂中國社會的人情世故。所以這樣的他在一個封建的農場顯得特別刻板,毫無頭腦與心思,甚至因為骨子裡那股高傲,在尤太太私收了工人們的雞蛋被揭發後覺得無可奈何而被逼走。導演在呈現尤大興的故事時不僅鏡頭上採用固定的中遠景,在色調上更是多呈現昏暗的顏色,甚至會有一些讓人看不清楚的暗角,而這也是導演針對人物性格的刻意安排,用這樣的鏡頭來表現尤大興的落寞與無奈。

整部影片鏡頭由丁務源的靜,到秦妙齋的動,最終又回歸尤大興的靜,這種鏡頭的變化起伏不僅印證了人物性格的不同和變化,也恰是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不管經歷多麼波瀾壯闊的事件,最終也都會回歸到平靜,正如片中丁務源所說「苟全性命於亂世,有一口氣活着就好。」畢竟歷史的車輪並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止轉動。

農場像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而農場中的每個人都是社會各階層的縮影。 導演在整部影片中通過黑白色調和沉穩的鏡頭語言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生動鮮活的社會畫卷。片中多次出現的汩汩河流和流水聲,靜謐的農場、悠悠的琵琶聲、規則的構圖,又使影片多了一絲中國氣質,不禁讓人聯想到水墨山水畫,更足以見得導演對於老舍小說的深刻理解與對電影鏡頭的嫻熟把握,也讓這則現實化的「寓言故事」多了更多的藝術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