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幫丨聚焦基層連隊苦樂,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凱推新作《綠沙漠》

娛樂頭條 7571℃

軍旅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徐貴祥、柳建偉、周大新、王樹增等軍旅作家先後斬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以兼具真實力量、思想深度與藝術審美的厚重作品,引領價值、培根鑄魂。隨着波瀾壯闊的時代跨越,改革大潮與強軍實踐給部隊帶來了深刻變化,社會文化與軍營文化的相互影響,讓軍旅題材小說逐漸演變為另一種特殊身份的社會小說。新時期的軍旅文學,一方面堅持着軍人職業的特殊倫理,另一方面也深深感染了社會性的特徵。此時,「新生代軍旅作家群」的創作呈現出較為新鮮的敘事角度和審美風格。他們或書寫軍隊歷史與強軍興軍實踐,或書寫軍營大熔爐里的個人成長,在觀照當代軍人生活狀態和生命情態的同時,為軍旅文學開拓了新的書寫空間與路徑。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75後」作家王凱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近期,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王凱的最新小說集《綠沙漠》,以其近年來重要的三篇中篇作品,繼續聚焦當下基層連隊官兵的現實生活和內心世界。

拆書幫丨聚焦基層連隊苦樂,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凱推新作《綠沙漠》 - 陸劇吧

「我想寫我們這代軍人的生活」

從學員、技術員,到排長、參謀、幹事,直至連隊指導員,王凱有着完整紮實的部隊任職履歷與豐厚深切的基層體驗。對基層部隊生活了如指掌、對年輕一代官兵在軍營與社會的急速變化中的精神處境和命運遭際感同身受,使得他更加善於挖掘表現日常生活中人物豐富的生命情態。

《沙漠里的葉綠素》中,三個從軍校畢業的大學生,被分到了駐在沙漠的空軍基地,像沙粒一樣被散落到沙漠中不同的駐點;《途中》里一個連隊從城市移防到邊遠戈壁,踏上西去的列車,懷着內心的掙扎前往新的生活;《星光》中面臨轉業和落編競爭的連隊參謀和多年前的戰友重逢,要如何守住內心的尊嚴、原則和榮耀?

小說中的人物或遭遇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或身陷情感與道德困境,或面臨追尋與放棄的艱難抉擇,作品通過不同視角展現了西北戈壁大漠軍人們的情感與生活,充分體現了作家深入複雜豐富的軍營生活現場。著名作家徐則臣評價王凱的作品是「從沙漠瀚海揀回的一塊石頭」,讚賞他的文字粗獷準確,深入人心。

王凱在採訪中提到:「我想寫的是我們這一代軍人的生活。」在他看來,軍旅作家應該時刻守望軍營現實生活,努力深入探究和描摹軍人行為和精神世界中的光影,不僅需要作家熟悉自己筆下的生活,更需要有敏銳深刻的洞察力和處理複雜生活素材的能力。

以小切口構建大時代

對於王凱的寫作,著名評論家孟繁華評價道:「生活中多有意氣難平事,從日常生活、工作到戀愛,王凱在講述筆下人物的故事時,彷彿有點漫不經心,但每個人物、每個情節或細節,都與小說的主旨息息相關。這就是王凱的過人之處。一切都在設計之中,一切又都了無痕迹。」

從軍校到沙漠,從機關到連隊,大漠的荒涼粗糲與現實生活的殘酷磨鍊着年輕的生命,也映照着小說人物的心境變化和命運起伏。王凱的作品不刻意追求傳奇的故事情節,而是着力書寫官兵之間細膩的關係與和平年代軍隊生活的瑣碎細節,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溫情。

在現代軍營這一特殊的環境下,「小」與「大」的敘事並不矛盾,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構成了軍旅文學的獨特風貌。《綠沙漠》對日常軍隊生活中軍人情態的挖掘和心靈世界的展現,對年輕一代官兵在軍營與社會變化中的精神處境和命運遭際的觀照與省察,跳脫了個體境遇的藩籬,將敘事視角融入部隊、社會變革前行的整體大勢,進而彰顯作家的獨特發現和思想能力。

王凱的寫作風格平實、幽默、生活化,通過貌似平靜而內含張力的敘述,展現了對軍營生活細節的深入觀察,有靈魂,有血性,不僅為讀者提供了獨特的文學體驗,也為當下軍旅文學的發展和創新,乃至地方文學的書寫提供了新的視角。著名作家張楚為王凱小說的純正氣息着迷,他認為,王凱的作品有着俏皮深情的敘述腔調,以及對卑微生命最本真的尊重、體恤和仁愛。著名作家石一楓也認為:「王凱的小說不僅可以作為軍事文學的代表,同時也具有不輸於地方題材的真切感和日常感。」

優秀的軍旅文學不僅在於深入挖掘和廣泛展現強軍文化、軍人精神、職業榮譽、英雄情懷等複雜主題,也在於捕捉軍人作為普通人散發的人性光輝,展現軍旅生活的內在情感。當代讀者需要能夠激發愛國情懷、英雄氣概和生命哲學思考的史詩式敘事,也同樣需要能夠真實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軍營故事。

版權聲明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