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又有一批電影上映,每個人都想從流量池裡瓜分點什麼。剛上映不久的電影《默殺》出師告捷,首日票房位居全網第一,各大社交平台新增熱搜話題數遙遙領先,是暑期檔毋庸置疑的人氣選手。
來看主創團隊,導演柯汶利曾執導過大熱懸疑片《誤殺》,叫好又叫座,當時就有很多觀眾留言想看第二部,作為《誤殺》的姊妹篇,大家對《默殺》的故事走向和劇情結構很感興趣,當然討論度最高的還是主演們的表現。
王傳君接過了擔當男主的重任,從他以往的表現來看,男主由他來演算是實至名歸。片中他扮演一位深愛女兒的父親,見到女兒屍體那一刻泣不成聲,格外令人揪心。
哭戲演不好最容易齣戲,而王傳君在演繹這個片段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巧妙地處理了人物的情緒轉折。看到女兒倒在血泊之中,他的眼神里先是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絕望,繼而憤怒地掙脫校方一群人的束縛,奮力爬到女兒身邊。
他將女兒抱在懷裡,聲淚俱下哀求女兒別離開自己。只是懷中的女兒早已離世,無形中更映襯出他的悲痛和絕望。一系列的情緒變化銜接得十分自然,將一位失去愛女的父親的心情歷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表情浮誇、演技僵硬是很多內娛小生的通病,尤其是哭戲片段,表情崩壞式演技層出不窮,這樣的問題屢禁不止,觀眾都快對流量們失去了耐心。而王傳君在《默殺》裏面這段哭戲可以當作一個典型案例,這才是一個演員應有的水平。
這不是第一次王傳君演技獲得好評,六年前在電影《我不是葯神》里他就展現了教科書般的哭戲。片中他扮演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儘管飽受病魔煎熬,仍然努力爭取活下去。有一幕戲是王傳君在病房接受治療,因為過於痛苦,他忍不住哀嚎。
展現疼痛的表演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號啕大哭,看似宣洩了情緒實則只是浮於表面。而王傳君選擇將情感層層遞進展現出來,最後那一聲哀慟的哭號,既展現了一個病人承受的重壓,也是痛苦情緒達到高潮的表現。據傳為了演好這齣戲,王傳君整整餓了兩天,只為了表現出一個病人的極致虛弱。
演哭戲感人,演起反派還能嚇哭人,王傳君在《孤注一擲》中扮演的傳銷組織頭目就給觀眾留下了深深的恐懼。片中他戴上眼鏡活像斯文敗類,鏡片後面隱藏的是深不見底的心機。
演反派很考驗演員的功底,尺寸把握不好就會顯得空有其表,實則色厲內荏,離真正的狠角色差了十萬八千里。更大的挑戰還在於要演出角色的反差感,表面波瀾不驚,背地裡壞事做盡,那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氣場很難把握。
而王傳君就很好地演繹出一個反派的精髓,他不會把兇狠掛在臉上,而是用細節去佐證角色的性格。他可以漫不經心地命令打斷員工的腿,看見別人痛苦呻吟會露出詭異的微笑,人命在他眼中彷彿兒戲,這種殺人不眨眼的血腥令每一個旁觀者毛骨悚然。
角色貼臉,演技細膩,這樣的實力派觀眾沒有理由不喜歡。事實上,內娛很缺少願意沉下心磨鍊演技的新生代,生花們扎堆出演古偶現偶,瘋狂搶奪着流量,試圖從中分得一杯羹。短期來看,這種做法的確能產生巨大收益,名氣、資源和話題度一舉多得,這樣的結果相當誘人。
可是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路徑依賴,明明可以在最好的年紀專註修鍊實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收割流量,那些曾經走過的捷徑會以另一種方式反噬,一旦流量失靈,口碑遇冷,以往賴以為生的路走不通,轉型也面臨從頭再來的風險,那個時候才能體會到進退兩難的無奈。
當然,成為實力派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觀眾毒辣的眼光也時刻警醒着藝人不斷提升實力。內娛不缺生花,但很少找到真正可以稱得上是演技派的演員。儘管有不少流量試圖轉型向實力派靠攏,然而收效甚微,得到的反饋並不算很理想。
如今的內娛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好演員,大多數藝人心思都撲在流量上,很少有人願意抽出時間和精力去提升實力,所以觀眾們對於藝人演技的吐槽聲不絕於耳。什麼時候能夠少一些重流量輕演技的現象,什麼時候內娛風評才會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