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枳,odaily 星球日報
上周,solana聯合dialect推出了全新特性blinks。有人將其視為solana劃時代的新增長途徑,有人認為弊大於利,只會帶來更多欺詐事件。對於這個新特性如何使用,如何與x平台以及更多場景結合,發揮其真正的效用,目前還處於探討階段。odaily將於本文中探討blinks的真正應用場景。
底層邏輯探討
在什麼方面發揮作用?
本節僅就x平台(推特)進行探討,x平台作為社交網絡平台,在使用場景上是少部分用戶發佈項目信息(如項目基本信息、數據、進展等)和意見(如研究報告、喊單等),多數用戶獲取信息和意見的場所。
而在內容特性上,具有
- 高即時性,用戶在信息流上看到的一般為最新時段內的信息,偶爾被關注用戶的回復喚起早期信息;
- 強裂變性,只要項目方使用誘導轉發的方式,能夠實現很大範圍的傳播,僅次於即時通訊應用和短視頻平台;
- 中等的個性化,關注對象為用戶自我選擇,並且x平台開始加入內容推薦算法,但當前仍以自我選擇的關注對象所生產內容為主。
crypto 用戶的行動可以概括為「在個人關注的、或來自裂變的即時信息流中收集資料,作為進一步長短期投資決策的依據」。因此,筆者認為「即時性」和「促進價值信息的購買」是 blinks 真正戰場。
其中「即時性」指的是用戶在信息端最短,通過 blinks 在操作上也成為最快。「促進價值信息的購買」指通過內容使讀者覺得「我需要這個信息」,通過 blinks 縮短其思考和操作的時間促使其下單購買。
在什麼環節發揮作用?
若將一個產品的銷售簡化為觸達新用戶、轉換新用戶以及老用戶喚醒 / 續費等三步,blinks在哪個環節起效?
- 觸達新用戶:不論是自說、投放還是裂變,均不屬於blinks本身的職能。雖然meteora、raydium都專門為blinks製作了返佣功能以提升發佈的積極性,但由於安全性和信息不足等問題,作者認為這一模塊仍應歸屬於blinks所依附的平台,選擇在什麼平台構建blinks,獲得充足的用戶基數是第一大關鍵問題。
- 轉換新用戶:短視頻平台購物為何能夠興起?在觸達用戶心智後最小化其購買流程是一大關鍵因素,在觸達目標用戶讓其發現某項功能正是其所需之後,作者認為blinks直接喚起錢包付費能夠有效提升轉換率,有哪些潛在案例將在下一節闡述。
- 老用戶喚醒:x平台的個性化關注疊加長期觸達可能性,能夠有效喚醒舊有用戶,在小額支出或者非付費場景下具有一定作用。
潛在用例探討
將crypto用戶的操作分為三類,以盈利為目的的投資、消費、其他,前兩者涉及的範圍較為廣泛,而其他例如有社區治理、去中心化社交、鏈游等,通常通過自有平台完成不涉及x平台,在此暫不做討論。
以盈利為目的的投資
此類場景下,用戶需要的信息或對速度有所要求,或要求有足夠深度,而深度信息往往涉及大額投資,很難在背調不充分的情況下相信一個直接付款的鏈接,首先排除一個選項。
而信息的高速度要求通常對應早期的meme代幣,在什麼情況下用戶願意或者說敢於購買?一種情況是信息源具有足夠公信力,而另一種則是故事極具炒作可能性,讓用戶看到以小博大的機會。
3月份出現的bome和slerf就分別對應了以上兩種類型:
darkfarms作為長期建設pepe的藝術家具有過往項目的背書,當其使用blinks構建捐贈或者購買渠道,均能有效吸引用戶參與,其他類似的具有公信力的個體或組織均能夠使用blinks促進轉化。
而slerf對應了炒作敘事的轉化,雖然不知名,當在x平台即時信息流下接收到高頻的相關事件轟炸,一個直接的、最為快速的投資參與途徑正是用戶所需的。
然而不論是具有高公信力的信息源,還是突破常規的敘事,佔比相當之小,且投資金額越高能夠實現的轉換率就越低,因此blinks在此類情境下平均效益不高。
消費
作者認為消費才是 blinks 能夠大範圍應用的場景,個性化推薦篩選了用戶群體,確保了潛在的買家基數,而與內容的配合能夠「擊穿用戶心智」,通過最短路徑實現轉化,從「點擊視頻下方小黃車」變成「點進文章下方 blinks 進行購買」。尤其是在增值服務、誘導性購買和小額消費等方面,示例如下:
當某個項目通過這一形式為用戶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後,由於x平台的可重複觸達能力,當下一次同一項目的blinks再次出現時,能夠有效地實現老用戶喚醒和付費。
社區思路
@thesendcoin於x平台發佈了一系列社區對blinks的暢想,作者於本節展示部分有價值或者作者認為負面意義更強的blinks想法。
實用型
預測市場
空投檢查器
付費聊天(superchats)
社區引流和轉化
nft進階操作
負面
私信多簽,需要多方印證身份,且仍需確保鏈接準確性,意義不大。
私信銷售,當前的市場已基本沒有nft單獨溢價銷售需求。
銷毀(無用的)nft和代幣,涉及代幣過多,對於價值幣是否會被連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