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表示花1200元買周杰倫演唱會最貴看台票,卻幾乎看不到周杰倫。隨後此話題衝上熱搜,引發大量討論。
據了解,網友小陳花1200元買了周杰倫演唱會福州站門票,她說自己特意請假從浙江過來,想看清楚一點,便選了看台票里最貴的一檔。
然而到現場她傻眼了,1200元的座位一整場「幾乎看不到周杰倫」,甚至連歌詞板和屏幕只能勉強看到,視角還不如部分700和900元門票的觀眾。
派派君梳理過往報道發現,和小陳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還有不少——
今年4月底,有網友稱花960元在大麥網買了兩張鳳凰傳奇演唱會門票,到現場才發現是「柱子票」,要求平台退款卻遭拒。隨後,玲花髮長文支持歌迷維權。
去年12月,王女士花了1399元在梁靜茹演唱會買到「鐵窗票」,她表示雖然是第一排,卻只能透過欄杆縫隙觀看,欄杆遮擋住了舞台的大半部分,像是「坐牢」。
近年來演出市場熱度高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內地全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票房近146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但由此帶來圍繞文娛演出市場的消費維權問題也頻頻出現。根據報告,近期消費維權熱點,主要是演唱會出現「柱子票」「注水」「退票難」等問題,從2024年4月15日到5月6日,有關文娛演出的消費維權信息就超過12萬條。
對於咱們普通消費者來說,想踏實看場演出真的那麼難?
買票——
「柱子票」「奇葩票」多,黃牛倒票現象常見
買過票的觀眾都知道,一些熱門演唱會,那可謂是一票難求,開搶即售罄。搶票規則複雜,「黃牛票」價格虛高,搶不到票,成為不少人觀看演唱會的阻礙。
搶不到票,又想看演出的觀眾,只好把眼光轉到了「黃牛」身上。
近年來,「黃牛」倒票業務開始從線下到線上轉移。一些「黃牛」研發了專門用於搶票的軟件,可以在售票開啟第一時間搶到票,甚至還形成較完整的搶票產業鏈。還有一些「黃牛」會僱傭大量學生搶票,囤積票源,再以「代搶」或是「現票預訂」的名義,在各大平台兜售門票。
據調查,「黃牛」倒票之所以屢禁不止,是由於除了官方平台正常發售的門票外,還有大量不在線上銷售渠道範圍內的門票流入「黃牛」手中。
又或者,即使咱們辛辛苦苦買到了票,去到現場又怕遇到「柱子票」「奇葩票」,維權艱難。
究其原因,演唱會搶票難現象是市場供需失衡、票務平台運營問題以及黃牛票泛濫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為了緩解這一問題,需要政府、主辦方、票務平台以及樂迷共同努力。通過加強監管、推廣實名制購票、增加演出場次與多樣性以及提高技術手段等措施應對搶票難。近期,一些演唱會承辦方已陸續開啟強實名購票制,部分場次還嘗試「限時退票」「票務電子化」「僅允許轉贈一次」等模式,用來防備和打擊「黃牛」。
觀看——
演出「注水」嚴重,影響觀看體驗
2024年4月20日,「許美靜演唱會划水」「許美靜演唱會全場喊退票」等詞條登上熱搜。據現場歌迷反映,該歌手「整場演唱會唱了不到10首歌,互動了一個小時」,連自己代表作都讓樂隊演唱,硬生生把演唱會辦成了「聊天會」,氣得粉絲紛紛「下頭」、高喊退票。
其實,現在的觀眾無論是觀演經驗抑或是權利意識都已經成熟了,不再是無條件崇拜偶像的粉絲,而是對演出觀感、表演質量有相當要求的消費者。觀眾對於一場演出究竟有多大的體量,應有怎樣的視聽效果,都已有基本預期了。
根據2017年《文化部關於規範營業性演出票務市場經營秩序的通知》,演出舉辦單位、演出票務經營單位在銷售演出門票時,應當明示演出最低時長、文藝表演團體或者主要演員信息;涉及舉辦演唱會的,還應當明示主要演員或團體及相應最低曲目數量。
2023年4月,文旅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範演出市場秩序的通知》,也特別提到依法打擊「黃牛」炒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如今,演唱會「對口型」已是人人喊打,「墊音」與「半開麥」深陷輿論漩渦。一場貨不對板、「注水」嚴重的演出,不僅是對現場觀眾的冒犯,也是擾亂演出市場的整體秩序。
那麼,如何避免演唱會「划水」,可能需要依據相關法規細化約束性措施,給演出市場立下更加清晰的規矩,並落實到具體的演出服務合同中去,確保消費者利益,也利於演出經濟更好發展。而對廣大消費者而言,當消費者的身份未被尊重、當自身合法權益被侵犯,別慣着,別被明星的光環晃了眼——高喊「退票」、積極投訴,很有必要。
退票——
退票不是你想退就能退
從高價手續費到退票規則的種種限制,若你想退一張演出門票,在退票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可能層出不窮。
為何演唱會「退票難」?實際上,門票銷售到演出開始具有一定的周期。消費者購票後因不可抗力因素而不能如期去觀演的情況雖時有發生,但強實名制下的演出門票不能轉讓或轉贈,票務平台往往也因為與主辦方之間的利益關聯,對消費者合理的退票請求採取拖延或拒絕的態度。目前,我國並沒有統一的演出票退票法律規定,購票時顯示了不退改就是不能退改,如果想要退改,只能和平台方協商。這也導致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往往處於弱勢。
去年,文化和旅遊部、公安部聯合印發通知,對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的規範管理作出指導,明確「演出舉辦單位應當建立大型演出活動退票機制,設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費標準,保障購票人的正當退票權利」。
但從現實看,一般演唱會開始前一周左右就不再接受任何退票申請,退票手續費動輒幾百上千元。並且還有相當多的演出退票收費標準並不合理,消費者和平台、主辦方的權責關係沒有理順。消費者遇到問題投訴無門,維權困難,最後只能自己承擔經濟損失。
小心愿——
就想踏踏實實看一場演出
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演出門票前要仔細查看演出場次、演出時間地點、票品價格、是否要求實名觀演、退票政策等內容。特別是遇到假期期間人流量大,出行成本增加,消費者要作好行程規劃,以防出現因個人原因無法按時到場觀演的情況。同時,消費者在購票時要選擇正規、靠譜、有保障的票務平台進行購買,不要輕信「黃牛」或不明來源的售票渠道。建議大家量力而行,盡量不要購買超出自身能力承受範圍價格的票品。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不是實名的門票在退票方面沒有明確相關政策,一般觀眾可以私下轉讓。遇到這種情況,建議消費者通過正規第三方平台進行交易,並保存好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防止後期出現需要維權的情況。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在觀影過程中,如果消費者發現自己買到的是「柱子票」「牆根票」等影響觀影體驗的座位,可以先嘗試與現場工作人員溝通協商,看能否更換視野正常的座位。如協商未果,可以採用照相、錄像等方式固定好現場證據,還要保存好門票、付款記錄等相關證據,通過12315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平台或直接前往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舉報,也可以向屬地人民調解委員會、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如前述方法均未解決,也可考慮通過訴訟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新京報、北京日報、大象新聞、大洋網、中國婦女報、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眾號、江蘇省消保委微信公眾號)
話題主持 | 記者 陳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