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露出「尖尖角」 挑戰與應用在哪裡?

娛樂頭條 1292℃

按照移動通信每10年一革新,5g進程已經過半,當前全球關注點已轉移至6g關鍵技術及其相關標準的推進。


6G露出「尖尖角」 挑戰與應用在哪裡? - 陸劇吧


在4月16日舉行的全球6g技術大會上,全球移動通信標準制定組織3gpp透露了6g的最新進展。飛象網記者了解到,release 21(以下簡稱「r21」)將成為第一套3gpp 6g技術規範,預計將於2028年底完成。


目前,全球移動通信網絡的標準版本已經演進至r18,這是第一個5g advanced標準規範。根據3gpp規劃,r18、r19和r20會是邁向6g標準的過渡版本。其中,r20將收集有關6g和6g架構的初步想法,r21將成為首個6g標準規範,預計將於2030年凍結。


中國在全球6g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截止目前,我國在6g超大規模天線陣列、太赫茲通信、通感一體、內生ai通信、確定性網絡、星地一體化網絡等關鍵技術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在全球6g技術大會上,中國展示了多項6g技術成果,並呼籲在持續加強前沿技術研究的同時,繼續深化6g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6g形成全球統一標準。


6g面臨哪些挑戰?

6g標準時間表的出爐,意味着6g即將照進現實,但在演進過程中仍將面臨諸多挑戰。


6g標準的分裂是首要潛在風險之一。雖然全球5g統一了標準,3gpp也官宣了6g標準的推進路線圖,但由於6g技術涉及多個領域和多個國家的利益,各國在技術標準制定上存在着明顯的分歧。6g技術標準的分裂風險,給全球範圍內的6g技術研發和商用將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業界人士呼籲6g發展需要全球統一的標準,有助於避免技術標準碎片化,確保全球互操作性。


3gpp主席之一puneet jain在大會期間強調,走向6g的歷程並不僅僅是一個科技和技術上需要努力去實現的目標,也是一個由全球6g標準驅動的合作性目標。「一個統一的全球6g標準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和貢獻。」他表示。


「統一的國際標準是全球化時代需要互聯互通市場所決定的,也是技術內生的需求、產業生態的發展以及各方利益訴求所共同決定的。」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理事長聞庫在會上表示,6g發展需要一個全球合作、共同接受的標準來驅動。


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副總工程師王曉雲表示,避免技術和標準的分化,堅持推動形成全球統一6g國際標準,構建開放共享的健康產業生態,仍然是全球產業共同努力的目標。


技術挑戰也是6g發展不可迴避的問題。6g技術需要在網絡速度、延遲、連接密度、頻譜效率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超高速、低延遲、大規模連接的需求。然而,實現這些目標需要突破一系列技術瓶頸,包括新型天線技術、高頻頻譜利用、網絡架構創新等。這些技術難題的解決需要全球範圍內的科研力量共同攻關,而目前各國在技術研發上的進展並不均衡,這無疑增加了6g技術發展的難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在技術層面,6g應用會擴展到手機直連衛星、低空無人機等應用場景,這些在5g時代是不具備的;6g需要引入毫米波、太赫茲等更高頻段,也存在技術挑戰。在應用層面,由於業界低估了企業個性化需求的挑戰和工業內網標準碎片化的門檻,使得運營商在5g上收穫的紅利不及預期。因此,推進部署6g,需要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對終端、網速、頻譜、智能、安全、時延的差異化偏好。


中國電信首席科學家畢奇表示,6g的潛力發展方向中,ai是面向軟件的技術,更適合應用領域,短期市場主要面向互聯網巨頭,運營商與ai的整合之路尚不明朗,收入潛力也不明確,因此道阻且長。


「隨着網絡規模的快速擴展以及業務需求的動態變化,網絡可能越來越複雜。為了避免網絡複雜疊加,6g 網絡需要在設計時就採用智慧內生、高效簡潔的輕量化網絡體系架構,基於內生智能,按需編排網絡功能和資源,實現網絡複雜性的降低。」中信科移動首席科學家王映民博士說。


6g將帶來哪些新場景?

6g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不僅將大幅提升數據傳輸速度和降低延遲,還將引領一系列全新應用。在全球6g技術大會上,多項6g技術成果亮相,如通信與ai融合、無線通感融合、空天地一體化等,都已得到了積極的研究和應用。


畢奇認為,6g的應用黑馬可能會出現在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終端方面的突破。如果包括vision pro(頭顯設備)在內的xr終端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在遊戲的基礎上能為大眾所接受,6g將會有顯著的進展。第二個方向是ai,除了在雲端服務方面,如果能在智能終端上進一步發掘,對6g的發展也會有推波助瀾的效果。第三個方向,則是在感知方面有所突破。


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表示,與5g相比,6g在速率、時延、可靠性等方面將會有數量級的提升。6g如能做到1毫秒時延、6個9的可靠性,通感融合和高精度感知等功能,以及對於「低空經濟」的有力支持,將會極大提升移動通信在工業製造領域的應用場景。如果再疊加生成式ai、邊緣計算等能力,人類社會將會出現「工業雲宇宙」。


達闥機械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黃曉慶認為,一個接近人類大腦水平的計算機必須放在雲端,然後通過移動通信網絡連接到機械人本體,這與具備空天地一體化覆蓋,超大容量、超高帶寬、超低確定性時延的6g網絡天然契合。


「一些6g的研究成果不必等到2030年,現在就有用武之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會上表示,去年發展迅速的衛星互聯網及手機直連的應用,給6g的天地一體化提供了大眾用戶接受的市場前景,但6g還要避免「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仍然是任重而道遠。今年是5g-a的元年,借5g-a來探討6g的新應用場景,也能夠為6g早期研究成果提供落地的機會。


6G露出「尖尖角」 挑戰與應用在哪裡? - 陸劇吧


我國5g基站已達到364.7萬個 5g用戶普及率超60%

蘋果瞄向端側ai,習慣性「晚一步」中的必然

崑崙技術任俊瑋:做創新算力賽道上領先的硬核玩家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