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代表、巴蜀笑星鍾燕平:讓四川話走進家庭,培養四川娃娃講好四川話

娛樂頭條 4844℃

滿臉親切的笑容,一口標準的四川話,「胖姐」一出現,就把人拉回巴蜀笑星給川渝老百姓帶來無數快樂的情景。1月21日,參加四川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的四川省人大代表、巴蜀笑星鍾燕平帶來了她對四川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曲藝的建議。

四川曲藝,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的民間說唱藝術,包括散打、評書、諧劇、清音等20多個種類。作為四川省曲藝研究院藝術委員會主任,鍾燕平一直着力於曲藝的傳承與發展。在她看來,四川曲藝的散打評書就是四川人的「脫口秀」,但四川曲藝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曲種卻面臨後繼無人的問題。

四川省人大代表、巴蜀笑星鍾燕平:讓四川話走進家庭,培養四川娃娃講好四川話 - 陸劇吧

▲巴蜀笑星鍾燕平

傳承之難,難在留住年輕觀眾。「曲藝土生土長於四川民間,非常接地氣、非常受歡迎。要讓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就應該讓年輕人表達。」來參會前,鍾燕平還忙着排練曲藝劇《桃李春風一壺酒》。這部以輕喜劇為基調的曲藝劇,將四川清音、四川金錢板、四川揚琴與潮流前衛的搖滾、電子樂結合,來了一場跨界融合。最特別的,還在於劇中大量啟用20多歲的年輕人來演繹,並選用了30多歲的年輕人擔任總導演。

這樣新奇的探索,鍾燕平直言,就是為了留住年輕觀眾。「不管是從思維上,還是從舞美上,都在做一些嘗試性的突破,也就是說守正和創新。」她表示,守正是要守住幾千年沉澱的優秀的藝術特質,創新是要賦予當代意識和當代審美。

傳承之難,難在年輕人才的斷代。李伯清77歲、叮噹50多歲、自己也快50歲……數起前輩和朋輩,鍾燕平深感振興曲藝需要年輕人接棒,「當我們不演了,我們的學生在哪裡?」

為此,鍾燕平帶來了建議:以四川省曲藝研究院聯合四川省曲協及各地方院團和曲協,通過收集實體和音視頻素材,更好地傳承曲藝文化,創建四川曲藝檔案;通過邀請老專家和中青年曲藝骨幹、各代表性曲種專家,推動四川曲藝叢書、教材的編撰。同時,倡導和鼓勵省內有基礎的藝術類大學和普通高校擇機涉及曲藝專業,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可作為省級試點院校,讓清音、揚琴等四川特色音樂門類進入中小學的音樂欣賞課,強化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鍾燕平特別呼籲讓四川話走進家庭,培養四川娃娃講好四川話。她舉例說,曲藝首先是「說」的藝術,咬字先於行腔,現在新招進的年輕人由於四川話不熟練,常常在唱腔中「倒字」,就失去了應有的藝術標準和味道。

「留得住鄉音,才記得住鄉愁。」鍾燕平說。

紅星新聞記者 鍾茜妮

編輯 於曼歌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