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 我喜歡的四部電影

娛樂頭條 6363℃

讓一個沉浸式痴迷影像的人挑出最愛,其實是件困難的事,因為好看的畢竟不少。譬如,卓別林的作品,很難找出最具吸引力的一個,《凡爾杜先生》和《舞台生涯》都不容易割捨。港片《古惑仔》系列,雖然不喜歡鄭伊健的陳浩南,覺得連他打架都演不像,更屬意「山雞」乃至「大飛」,甚至黎姿的「小結巴」都更有銅鑼灣的味道,但也不大方便拔出其中的某一部。還有屢看不厭的《新龍門客棧》,有王培軍老師珠玉在前(《我所喜看的九部電影》,載《南方周末》2023年10月21日),只好略過不提了。

然而捨得從來就是一個只有放棄才能獲得的事情。那就開始吧。

半夏 | 我喜歡的四部電影 - 陸劇吧

希區柯克《蝴蝶夢》

希區柯克的《蝴蝶夢》不能不是我黑白印象里的首選。這是我看的作為懸疑驚悚代名詞的老希區的第一部作品,後來儘管也看了《三十九級台階》《愛德華大夫》《深閨疑雲》《後窗》《失蹤的女人》《捉賊記》等,但首選的位置始終沒有改變。這或許是第一印象所致,但它的確不愧神作。

片名的翻譯極具舊時引進好萊塢影片的命名風格,庄生夢為蝴蝶的寓言,用在這裡很聰明,儘管多數受眾未必知道這個用心,但依然會被其迷離的字面所吸引,的確比原作《麗貝卡》的直白更富懸疑氣息。

順帶說一句,域外影像許多用主人公或者故事發生地的名字作片名,而但凡引進時,往往會對這類片名作一個習慣性的處理,便是替換成情節的歸納。

譬如《滑鐵盧橋》譯作《魂斷藍橋》,滑鐵盧橋是男女主角愛情的起點和終點,譯名借用藍橋雲英的神話暗喻人間天上的美麗和無奈,這些依然未必為受眾所知曉,卻依然極富字面的迷離效果,簡直是神來之筆。類似的還有《麥迪遜縣的橋》之於《廊橋遺夢》,以及《維克托與維多利亞》之於《雌雄莫辨》或《雙面俏佳人》。後者是朱莉·安德魯斯主演的一部影片,講述法國歌女維多利亞扮成男人再假扮女人的傳奇故事,本片為安德魯斯贏得第三個金球獎以及第三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片中有個鏡頭非常出彩,維多利亞飆高音時,一個玻璃空酒杯被震碎。這個橋段足以展示安德魯斯四個八度的剽悍音域,據說她小時候唱高音時,周圍幾公里的狗都會跟着叫。

說回《蝴蝶夢》。我第一次看它是在夜場,於是老希區營造的懸疑驚悚,原本之外又平添幾許力度。情節的設置看似平鋪,卻步步埋梗,自己的以為一次次被擊破,又身不由己地被代入其中不能自拔,那位從未出場的亡靈前妻始終掌控着觀者的節奏,而她的神秘由幽靈一般出沒的女管家締造烘托,盤桓在陰鬱壓抑的曼德利莊園。被老希區揪緊的心,不到最後一刻,根本放不下來。

男主勞倫斯·奧利佛,不可逾越的莎劇男神,天生的貴族氣質,德文特先生的不二人選。之前看過他的《哈姆萊特》,那也是第一次看莎劇,折服於他奪人的氣質和演技。巧的是,那也是部黑白片,而且不乏驚悚氣息。有意思的是,雖然是莎翁名劇,但片名卻叫作《王子復仇記》,還是前面提到的老手段。不過,那是他多年之後的作品,顏值遠不如本片中英俊。

據說勞倫斯·奧利佛嚮導演推薦了費雯·麗,但老希區不喜歡她的黑髮,拒絕了推薦,選定金髮的瓊·芳登擔任女主。金髮女郎正是老希區電影中與懸念幾乎並駕齊驅的要緊元素,他怎麼會放棄呢。這可是他登陸美國後執導的首部影片,不會因為英國老鄉的情面改變自己的原則。

而勞倫斯·奧利佛的推薦,也存了某些私心。前此他和費雯·麗雙雙來到好萊塢,不久結婚。兩人都在好萊塢大放異彩,說來這個私心也未必不是舉賢。

另外,為了作品的氣氛,老希區堅持拍黑白片。實際上,他的影片大多是黑白片,直到1948年的《奪魂索》才成為他的首部彩色片。或許黑白片更其適合為營造懸疑驚悚氛圍加分。值得一提的是,勞倫斯·奧利佛也在這一年自導自演了《哈姆萊特》,並獲奧斯卡影帝及最佳導演提名,該片也獲最佳影片。

《蝴蝶夢》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並獲最佳導演提名,奠定了老希區在好萊塢的堅實地位。收穫不止於此。本片還獲得最佳攝影獎(黑白),以及最佳編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剪輯等共計9項提名。

另外要說到的是,本片的配音。這應該是長影譯制的精品之一了,儘管向雋殊老師嗲嗲的嗓音極具辨識度,但我還是更喜歡上譯那些更有迷人魅力的聲音。

半夏 | 我喜歡的四部電影 - 陸劇吧

費穆《小城之春》

國產黑白片,當然首推費穆的《小城之春》,甚至這個「首」,不止於黑白片。

舊時代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以及另外一個女人的情感故事,似乎不會因為時代而不成為看點,儘管這個看點有點沉悶。這樣的直接表述顯得太過簡單粗暴,甚至於費穆的詮釋不免走偏。

本片拍攝於費穆即將離開內地而尚未到達香港的時候,1948年。這也可以理解為是小城故事的時間背景。故事的情節,完全陷於一種人性踟躇的格式之中,再加上頹敗殘破的場景,和死水微瀾的精神詮釋,它應該屬於中國電影迄今最精緻的作品,一如張藝謀所云,今天看來,覺得還是不能跟它比較。

這樣的作品出現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奇蹟。作品的難能之處,當然在於腳本的設置,在於演員的表現,甚至在於時代氛圍的烘托,但最在於導演的功力。從情節的鋪陳看,發乎情、止乎禮的道德線索,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妨礙導演施展的桎梏,但也正因如此,就更可以顯示導演富有張力的轉圜手段,舒緩平淡的敘事中,於微妙內斂乃至隱晦中透出撫慰內心的療愈希望。費穆就是在此,對道德理念作出了他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導演所可以作出的一個回圜宿命的版本。

在編導完成寓言式的《狼山喋血記》之後,在淪為孤島的上海,費穆創辦民華影業公司。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他面臨著一個轉折,為了避免和日偽的合作,他不得不轉向話劇。這於那個時代的導演,是被迫的改變;但作為電影導演,未必不是契機。所以,當他在戰後主持上海實驗電影工場製作本片時,戲劇的某些影響,正適合他對小城裏面故事的把握。這一點,從費穆的另一部作品《生死恨》也可以曲折證明,這是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而到1949年由上海去往香港之前,此時期費穆只有這兩部作品。應當說,從人物、場景、對白、鏡頭、構圖,等等諸多方面,《小城之春》都擁有濃厚的話劇底色,而因為費穆的技巧,這種底色對影片的作用,正好是恰當的。

本片是費穆的最後一部作品,曾經淡出大眾視線。後來它被重新發現,贏得巨大聲望,收穫不少榮譽,譬如,中國電影90年歷史上10部經典作品之一,百年百大電影第一名,種種。儘管這些榮譽來自幾十年之後,但也惟其如此,正見出它穿越時間、不愧經典的魅力所在。

半夏 | 我喜歡的四部電影 - 陸劇吧

李安《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是「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卻是我最早看到的李安作品,也是至今依然喜歡的,就像劉若英的《徵婚啟事》和周星馳的《喜劇之王》。

李太從事科研工作,對潛伏期的老公,十分理解,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家有賢妻,男兒不遭橫死。於是他在紐約,6年沒有片子拍,過的是「煮夫」生涯。那時他練就了一手好廚藝,下牛肉麵要買哪個牌子的麵條,熬羅宋湯要分哪幾個步驟,他都一絲不苟。

這或許就是他製作《飲食男女》的一個動因吧。反正當初看時,一上來就被郎雄出演的退役老掌勺眼花繚亂的廚藝震撼,砍瓜切菜一樣的案板功夫,加上飄渺翻飛上下其手的顛勺,馬上就勾引人甘心踏進預設周全的視覺陷阱,偏我又是個貪吃的人,因而越發地被打動。當然,看到後來,也為女兒們缺乏饕餮精神,珠玉橫陳,卻視若無物,食慾極其不屑的行徑,大為扼腕。

更震撼和被打動乃至扼腕的,還有那個奢侈的班底,郎雄之外,吳倩蓮、張艾嘉、楊貴媚、趙文瑄,無一不是厲害角色,連過路龍套都讓歸亞蕾這樣資深「瓊女郎」演繹得不忍丟開眼。

之所以更喜歡《飲食男女》,除了飲食,當然更在於男女。飲食尤其是男女,屬於上帝的安排,因而擁有最廣泛的親和力。正像老掌勺朱爸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

誠然,飲食和男女這樣的題目,其實只是個載體,更要緊的,還是盤旋在飲食和男女之間的其他,譬如老朱父權的流失,女兒們對自己生活的專註,一如她們對朱爸廚藝的麻木。在娶了女兒的閨蜜錦榮之後,老朱喪失掉的味覺豁然恢復,滿桌琳琅卻只有父女二人面對,這些似乎都瀰漫著傷感卻又溫存的象徵意義。起碼,朱爸的絕頂手藝,可以施展給錦榮的女兒,以及孕育中即將誕生的新兒女。老樹開花,倫理糾葛中,流失的父權,轉眼間就有了意外的收復。

本片獲得199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所以有人曾說它是李安作品中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格調最相近的。現在看,李安在奧斯卡方面的收穫,足以用連貫來描述。

排出《喜宴》《理智與情感》《冰風暴》《卧虎藏龍》《綠巨人》《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些片名,我們當然可以從李安作品的角度尋繹出其中的關聯,譬如既柔軟又堅韌極富中庸氣質的電影觀念,譬如長於將近乎不設門檻的通俗與相當質地的藝術水準調和得恰到好處;但如果屏蔽掉李安這個符號,其實也很難想像,這些看似迥異的片子,居然出自一人之手,而且紛紛收穫各類獎項和不俗口碑。當然也不乏各執一詞的爭議,譬如他近乎執念的120幀技術,差評泛濫。這也自然,世界本來就是多樣性的。

回想當年,李安的「第一部」《推手》,曾令他糾結許久,原本為了掙錢寫的本子,藝術和商業都靠攏不上,主線還「老氣橫秋」,儘管有1200萬新台幣的「包拍」,可萬一拍砸,結局便是「十年練劍,下山第一仗就被砍死了」。

作為一個「蠻喜歡拍電影的人」,李安自言一輩子都是外人,似乎缺乏家的歸屬感,其中或許有身不由己的無奈,但同時,卻也為他提供了超越地域性的適應力,蛻去或曰抽離了某些難以避免的「偏見」。於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把握起上述那些看似的迥異,他反而遊刃有餘。這該是他個人背景資源帶來的獨享天賦。而這個天賦,目前為止詮釋得最好的作品,我以為,正是《飲食男女》。

所以我一向以為,李安不是最好的華人或曰華語導演。實在說,從他對不同背景不同題材不同樣式毫無違和感的駕馭能力看,從他完成作品的總體質地上看,他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的導演。當然,「之一」的後綴是必需的。我相信,在後人撰寫的電影史上,他有資本佔有足夠的篇幅。

好聽的不在耳朵,好吃的不在嘴巴,好女人啊,不知道在哪裡。這是朱爸老朋友溫伯伯的台詞。你當然可以以為這就是《飲食男女》起碼的一個主旨,但肯定不止這一個。

半夏 | 我喜歡的四部電影 - 陸劇吧

約翰·吉勒明《尼羅河上的慘案》

這不是「愛人結婚了,新娘不是我,是閨蜜」的簡單傷心故事,而是精心策劃的謀殺案,以及由此觸發的連續命案,情節設計堪稱劇烈,是阿婆版的《陰謀與愛情》。這是阿婆也即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傑作,大偵探波羅系列之一,相較都是經典的《陽光下的罪惡》《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更其好看。它是非常優質的ip,因而不止一次搬上銀幕,而個人感覺這一版最好。

阿婆的偵探故事一向有令人揮之不去的魔力,這就無怪她的作品數量僅次於莎翁。

本片故事雖然有金字塔神廟等諸多埃及風光元素點綴,但更多集中於一艘驅動槳輪外置的明輪船上。這樣封閉的環境十分適合案件的展開,同時也便於排除推理過程中的干擾,與飛機火車同理。

船上的乘客大都與女主林內特有些莫名的瓜葛,逢迎,憤恨,鄙視,旁觀,各有圖謀,因而也人人皆有作案的嫌疑,這幾乎是某種套路,但未必不精彩。

年輕美貌精明跋扈的女繼承人、世人皆曰可殺的林內特,果然被殺。心思縝密的閨蜜傑基,曲線愛情的機心,劫富濟貧模樣的謀殺,幾乎沒有破綻的預案,作為最大的嫌疑人,卻擁有不在場的完美證據。她還是神槍手,足以救急補漏。只是運氣有些差,遇見了波羅。

與福爾摩斯齊名的胖偵探波羅,雖然不像前者那樣幹練,甚至有些慵懶,大肚皮圓腦袋翹鬍鬚的柔潤輪廓下,卻是洞察纖毫無與倫比的犀利智慧,以及雍容的幽默感,不但利用精妙細微的推理得出了謀殺的真相,還用憑空編造的所謂印模實驗,最終擊垮了雌雄殺手的心理防線,雙雙自絕殞命。

故事的主旨,雖然有人類邪惡意識、貧富不均以及追求財富的不擇手段種種歸納,但其實,就是結尾處波羅引用的莫里哀的那句話:女人最大的心愿,是讓人愛她。

本片的演出陣容足稱強大。男主彼德·烏斯蒂諾夫是出鏡率頗高的波羅,也是最像波羅的波羅,相較諸如《陽光下的罪惡》《東方快車謀殺案》之類的其他演員,本片也是他最出彩的波羅。他不止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但獲獎的卻不是波羅這樣的男主而是男配。

飾演傑基的米亞·法羅是毋庸置疑的大明星,當然她更著名的應該是與伍迪·艾倫的合作以及情感糾葛。她在本片中略帶神經質的演繹,與傑基的人設很搭。

飾演上校的大衛·尼文,經常出演紳士風度的職業軍人,軍銜也經常是上校。他也果然出身軍人世家,上了皇家軍校,加入了騎兵團,參加過二戰,據說還擔任過古巴革命者教官。片中他一劍刺中眼鏡蛇助波羅脫險,身段相當漂亮。

眾多女配也個個出彩。浮誇的小說家奧特伯恩太太由安吉拉·蘭斯伯瑞出演。她的演員生涯要追溯到《煤氣燈下》,雖然她因此獲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此後也屢獲提名,但最終只拿下了終身成就獎。與此對照的是,托尼獎方面她卻屢有斬獲。她總是出演放蕩不羈、飛揚跋扈的女人,本片中也是同樣。憑藉精湛的演技,她一直享有盛譽。

從影60年塑造了123個角色的貝蒂·戴維斯,出演尖酸刻薄、覬覦林內特珍珠項鏈的貴婦范斯凱勒太太。百老匯出身的她在奧斯卡屢獲提名並兩獲影后,《彗星美人》拿下戛納影后,美國電影學院評出的「百年來最偉大的銀幕傳奇女星」她位列第二。

范斯凱勒太太的貼身護士鮑爾斯小姐由瑪吉·史密斯出演,她被譽為「大不列顛最傑出的女演員」之一,曾在個人首部百老匯音樂劇中分飾12個角色,與勞倫斯·奧利佛聯袂主演電影版莎翁名劇《奧賽羅》,也拿過奧斯卡影后和最佳女配,她是《哈利·波特》系列片中的麥格教授,英劇《唐頓莊園》里的伯爵老夫人,後者令她又一次拿下艾美獎最佳女配。

尤其要說的是,與演出陣容堪稱對應的是本片豪華的配音陣容,無愧上譯廠的經典,雖然比不上《悲慘世界》那樣量級的全家福,也是名角薈萃的小團圓了。

畢克老師配波羅,他的聲音,被格里高利·派克稱為最上乘的藝術再創作,《追捕》里的杜秋極具知名度,據說高倉健點名請他配自己的片子。此外,《老槍》里的於連,《卡桑德拉大橋》里的醫生,以及《天書奇談》里的袁公,《悲慘世界》和劇集《圍城》的旁白,都是繞不過去的經典。《金環蝕》中他配三國連太郎飾演的神谷,那從嗓子底發出的嘿嘿怪笑,簡直登峰造極。本片中那段「該收場了」的破案長白,實在精彩絕倫,據說在他追悼會上放的,就正是天花板級的這一段。

與他足稱雙璧的邱岳峰老師配上校,《追捕》里的唐塔,《簡·愛》里的羅切斯特,《凡爾杜先生》里的凡爾杜,《悲慘世界》里的小店主德納迪埃,都那麼富有磁性、力度老到,難以想像《白夜》中的他竟然也有那樣年輕的韻味。

上譯廠的當家花旦李梓老師配林內特,《巴黎聖母院》《葉塞尼亞》《簡·愛》《基督山伯爵》《望鄉》《英俊少年》,她在其中可嫩可熟,亦女亦男,都極富掌控力。

其他如喬榛的西蒙,劉廣寧的傑基,丁建華的女僕,蘇秀的奧特伯恩太太,於鼎的醫生,童自榮的弗格森先生,胡慶漢的潘寧頓,等等,一片琳琅燦爛,令人如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只有偉大的作品才能吸引偉大的出演陣容來傾情奉獻。配音也是一樣。

半夏

責編 劉小磊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