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19年開始,我們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
2023年,他們踐行「四力」,從「一帶一路」的重點工程到沿着長江、黃河、長城進行深度調研;從巴以衝突的現場到進入剛剛發生政變的非洲國家;從北極圈裡「冰上絲綢之路」的重點項目到大灣區熱火朝天的基建工程;從神舟飛船的發射、回收到「中國天眼」的成果爆發和運行維護;從京津冀嚴重水害到積石山地震災區的生命救援;從世錦賽、亞運會、大運會的國際賽場到「村超」、「村ba」這樣的鄉土賽事;從接力守護烈士英靈半個多世紀的父與子到為殘障兒童免費送教上門的鄉村教師父女……
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記錄歷史。
從2024年1月1日起,「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3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後的故事。希望他們的作品和講述,能帶給您希望與力量。
「祖國」,一個溫暖的詞彙。在一些特殊的瞬間,有些人,有些事,總會在不經意間觸碰到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我們眼中噙滿淚水,感念祖國。
這一年,總有一些這樣的瞬間打動我,有一些閃動的淚光,定格於我的鏡頭。這淚光中,折射出來自於祖國的溫暖。
守護英雄 無語凝噎
晚春四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老219國道(新藏線)的零公里處——新疆葉城縣,沒有浪漫的草長鶯飛,每天只有沙塵光顧,空氣里都是一股土腥味兒。我參加行進式調研報道「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新疆段的採訪,來到葉城縣烈士陵園,聽守墓人艾尼瓦爾·艾買爾講述他的故事。
這座不大的烈士陵園,安葬着200多位英烈,在艾尼瓦爾和父親兩代人幾十年如一日的接力守護之下。
53歲的艾尼瓦爾總是天不亮就開始清掃烈士陵園,這裡安葬着他的父親和父親的戰友。父親去世前交代過,一定要照顧好這些烈士。
艾尼瓦爾出生沒多久就隨父母住進了烈士陵園。我猜想,這樣的堅守一定枯燥、辛苦,且清貧,但艾尼瓦爾卻不以為然:「這算啥苦,他們才是真的受了苦,都是為了國家、為了黨、為了人民。他們犧牲的時候那麼年輕,跟我的孩子一樣大,我也心疼啊!」艾尼瓦爾嘴唇顫抖,哽咽着再說不下去,他隨手抓起抹布,繼續擦着墓碑上的灰塵,久久不願開口,我看到他滄桑的眼裡閃動着淚光。
↑2023年4月16日,艾尼瓦爾·艾買爾在新疆葉城烈士陵園擦拭墓碑。
也許有人無法理解父子兩代人的「執念」,無法做到感同身受。艾尼瓦爾告訴我:「我爸爸和他的戰友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爸爸的戰友犧牲了,他要一輩子陪在他們身邊才安心。爸爸不在了也要埋在他們旁邊,還囑咐我要繼續陪好他的戰友們。我懂我的爸爸。」艾尼瓦爾說,他要一直干到走不動,將來還會讓他兒子接好他的班。
那一刻,我似乎也懂了他們堅守的意義,無言的墓碑見證着一份厚重的承諾,也記載了一段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艾尼瓦爾眼底閃動的淚光,那是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敬仰,對祖國至忠至誠的信念,這份情懷也化作了無形的家風,在這個小家中一代又一代自覺接力。
↑2023年4月16日,在葉城烈士陵園,艾尼瓦爾·艾買爾(右四)為小朋友講述英雄事迹。
在採訪艾尼瓦爾的過程中,我一次次為他真摯的家國情懷而感動落淚。他的話不多卻很質樸,有時就是反反覆復那幾句——「他們都是為了國家、為了黨、為了人民。我做這點事情不算啥。」我也總是站在稍遠一些的位置,用長焦鏡頭安靜地記錄著他的一舉一動,盡量不去打擾他對英烈的默默守護。
採訪報道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報道組幾名同事不約而同地想要為艾尼瓦爾和他守護的英烈做些什麼,於是我們隨艾尼瓦爾一起去苗圃,購買了幾棵柏樹苗,拜託他栽種在陵園裡,也算是我們對他和英烈的敬意。
↑2023年4月16日,艾尼瓦爾·艾買爾在查看自己父親墓旁的樹苗長勢。
來到父親艾買爾·依提的墓碑前,艾尼瓦爾喃喃自語:「爸爸您放心,您的戰友我照顧得好好的!」
松柏常青,英魂永存。那一刻,艾尼瓦爾眼底的淚光,是對烈士的敬,對祖國的愛。「祖國」這個詞彙溫暖地駐在艾尼瓦爾的心底。
英雄歸來 潸然淚下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受颱風「杜蘇芮」影響,北京市遭遇了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災害。門頭溝區、房山區等地受災嚴重。這場強降雨導致丰台至沙城鐵路(豐沙線)發生嚴重水害,k396次、z180次、k1178次三趟列車被困門頭溝山區。
z180次列車於7月28日19時15分從烏魯木齊站始發開往北京西站,本應在7月30日9時55分正點抵達,但卻因暴雨災害,在7月30日中午被迫停在了門頭溝區域內的安家莊站。
為確保旅客生命安全,列車乘務人員將旅客轉移至門頭溝安家莊村,乘客中有80歲的老人、身懷六甲的孕婦、40多名研學團的孩子……接下來的幾天滯留期間,全體乘務人員堅守崗位、無懼風雨、擔當奉獻,確保了913名滯留旅客全部安全返程。
雖然我無法抵達現場記錄那些艱難的日日夜夜,但從不斷更新的報道中,我努力去了解他們共同煎熬的四天三夜,暴雨、飢餓、失聯……時刻在侵襲這些受困的人。
終於,救援人員在8月1日下午打通了生命救援通道,把食品和藥品等緊缺物資送到了乘客手中。8月3日凌晨,最後一批滯留旅客乘轉運客車順利抵達北京丰台站。他們平安了!
↑2023年8月7日,在烏魯木齊站,z180次列車乘務人員家屬迎接親人歸來。
8月7日,英雄的乘務組將返回烏魯木齊,他們的家人、同事等前往烏魯木齊站迎接「英雄班組」。接到採訪信息之後,我帶了兩部機身,搭載24-70毫米及70-200毫米的兩支鏡頭,以便我在現場能快速地切換適合的焦段。前往火車站的一路上,我試圖去體悟乘務人員與家屬之間的那種企盼和深情,考慮着應該記錄下怎樣的畫面,腦海里預判我可能遇到怎樣的情景。
然而一切想像中的感同身受都是蒼白的。
當我來到站台,家屬們已經早早就站在那裡等候了,人們低聲交談,眼神中都是焦急的盼望。隨着汽笛聲響起,火車緩緩駛入站台。列車停穩之後,乘務組全體工作人員陸續走下車,迎接的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2023年8月7日,在烏魯木齊站,z180次列車乘警長張威流下激動的淚水。
列車員緊緊抱着女兒親吻時淚花閃爍,乘警與未婚妻重逢時潸然淚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讓我停不下手中的快門,遠遠地用長焦鏡頭記錄下這些瞬間,相機背後的我也早已熱淚盈眶。
其實我根本無法想像出「英雄班組」在受困且失聯的幾天內,是否感到過害怕和恐慌,是否想到過有可能無法再與家人重逢。他們也是家中的父親、兒子、母親、女兒……但在那樣的危難時刻,他們冒着危險挺身而出,為所有人的希望去拼搏。
我想,讓「英雄班組」堅守的力量和信念,一定是來自於國家給予的底氣。災害發生後,中國各路救援力量,迅速集結,投入搶險救災,攜手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沖入洪流救人、轉移安置受災群眾、搶修受損設施……他們聞「汛」而動,全力施救。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那一刻,親人重逢時的淚光,是對救援力量的感恩,對祖國的愛。「祖國」這個詞彙溫暖地護佑着每一個華夏兒女。
英雄遠去 觸目傷懷
初秋時節,「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迎來送往熱情的遊客。71歲老人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家中,前來參觀慰問的各地遊客也是絡繹不絕。老人是「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這處安靜的院落是拉齊尼生前的家。
2021年1月4日,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孩子,41歲的拉齊尼不幸英勇犧牲。拉齊尼犧牲之後被國家追認為烈士。
英雄犧牲後,70多歲的老父親和家人仍舊住在這個小院里,一家人依然把這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如當年模樣。如今這裡也是拉齊尼的紀念館,每天都會有人前來參觀學習,巴依卡老人會親自給大家講述他們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經歷,也會緊緊握住大家的手,感謝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
我和報道組一同前往巴依卡老人家中採訪的那幾天,每天都能見到巴依卡老人為參觀者做介紹,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驕傲和自豪。
↑2023年9月4日,巴依卡老人在整理兒子拉齊尼生前的照片後摘下眼鏡擦拭眼淚。
然而,就在那一天傍晚,老人落淚了。
當參觀的人群逐漸離去,巴依卡將兒子生前的物品重新整理擺放好時,忽然忍不住落下淚來,但老人也只是背過身摘下眼鏡用手背悄悄擦拭淚滴。我甚至不敢多看幾眼這樣的背影,在老人回過身時,匆匆按了幾下快門便收起了相機。
這位塔吉克族老兵內心是悲愴的,因為他失去了心愛的兒子;但他內心也是自豪的,兒子是因為救人而光榮犧牲的英雄!在拉齊尼出事的當天,巴依卡曾說:「其實,拉齊尼救人我並不意外,只是覺得無比痛心,我的兒子就這樣離開了。但他救了落水兒童,做的是一件好事。拉齊尼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見不得別人有困難。」
↑2023年9月4日,巴依卡老人在擺放兒子拉齊尼生前的照片。
如今,被稱為「帕米爾雄鷹」的英雄拉齊尼雖已離去,但是他們一家三代的愛國奉獻精神仍然在高原上常駐,戍守邊疆的一代代「雄鷹」還將接過祖輩的接力棒,守衛祖國山河。
英雄已逝,精神長存。那一刻,巴依卡老人眼角閃動的淚光,是對親人的念,對祖國的愛。「祖國」這個詞彙溫暖地托起了千千萬萬隻振翅高飛的「雄鷹」。
回想這些年來,我總會在採訪中遇見淚光閃動的瞬間,令我動容。淚水是人們情感表達的極致,它有時無聲卻極具震撼力,傳遞着強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在這些淚光中,我看見了無私高尚的奉獻精神,讀懂了真摯厚重的家國情懷。
在新時代背景下,隨着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和國際地位的逐步提高,人們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也在不斷增強。能夠通過照片的形式凝固下這些淚光閃動的瞬間,我是幸運的,但我更希望人們能夠理解其中的情感,從中感受到每一個平凡的人對祖國的熱愛。
2023年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畫上句號。安靜的雪夜裡,我知道還有人在嚴寒中守護着一方溫暖,還有人依然堅守在抗震救援一線。在這個深夜,當我寫下這些文字,我也一次次被記憶中這些淚光打動,淚流滿面。稍縱即逝的點點淚光背後,是一朵朵奔騰的小小浪花,它們終將匯聚成時代前進的大江大河、社會進步的磅礴力量。
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觀看王菲2023年相關詳細報道:
策劃:蘭紅光
統籌:魚瀾、費茂華、周大慶、劉金海
記者:王菲
編輯:張善臣、尹棟遜、徐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