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馬鈴薯」之稱引爭論,梗文化不該被「人格化」

娛樂頭條 9523℃

「南方小馬鈴薯」之稱引爭論,梗文化不該被「人格化」 - 陸劇吧

有關「南方小馬鈴薯」稱謂的爭論,似乎成了哈爾濱爆火後面對的第一瓢冷水。

在哈爾濱這一輪鋪天蓋地針對「南方小馬鈴薯」的示好與宣傳中,有網友認為,所謂的「南方小馬鈴薯」是針對地域的刻板印象,也有人將其引到性別議題的立場上,認為這與鼓吹「白瘦幼」一樣,是對女性群體的歧視與冒犯。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上綱上線,也辜負了哈爾濱的好意。

百度詞條顯示,「南方小馬鈴薯」這個梗最初來自一段搞笑視頻,視頻中一個南方口音的男子手持小馬鈴薯興奮地向大家介紹:這就是南方的小馬鈴薯,特別好吃。也有媒體發現,在一些社交媒體平台的更早期的視頻里,一些南方網友就已經以此打趣自稱了。

由此可見,此稱謂並非是哈爾濱當地毫無來由的「首創」,而是有現實境況可依。就此批評這種稱謂是心術不正的扣帽子、貼標籤,顯然在邏輯上難以自洽。更何況,如果此種說法成立的話,那麼「小砂糖橘」「大碴子味」等眾多基於地域的很多梗文化恐怕都經不起檢視。

健康的梗文化作為一種文化體裁,其本身應該是一種近乎中性的性質。其中即使有一些戲謔調侃,前提也必須是非惡意的,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公約數。不論是圍觀者還是參與者,都應該恪守邊界,不宜為「朦朧」的梗文化代入太多個人體感,並試圖為此強加個人的主觀註解。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出於玩梗,也不應該把這些概念和文字賦予具體的人格化與性別化。如果「小馬鈴薯」只是作為一個純粹的基於南方遊客的昵稱,哪怕是帶有善意的調侃,也無傷大雅;如果把它賦予了性別,並將之具象化,甚至站在一廂情願的立場上說出什麼「養一個南方小馬鈴薯」之類的話,將被玩梗群體的個人感受虛置,只是將其視為自己凝視視角下的表達工具,以便配合個人主觀臆想的狂歡,這種梗文化就不再純粹,而是帶有明顯的冒犯性質了。

輿論應該譴責的是將梗文化扭曲並挪為「私用」的人,但譴責這個梗文化本身則大可不必。

幽默有時本身就帶有調侃性質,這點放之四海而皆準。相聲、脫口秀等一些中外藝術形式的存立都依賴於此。在互聯網語境中,梗文化本身更承載了一些當代人需要的情緒價值,善於調侃和玩梗也是一種社會活力的體現。如果動輒搞起輿論場的「因言獲罪」,不僅會壓制梗文化的創造力,帶來人為的壓抑感,也會讓一些創作者們戰戰兢兢。而且從另一方面看,有「壓制」就會有「抵抗」,長此以往,也勢必會激起對立雙方更深一層的撕裂。

行動是最好的證明。從哈爾濱當地頻頻推出的各項善待旅客的舉措來看,當地官方與民間自發地稱南方客人為「小馬鈴薯」,更多是出於一種愛護,這與黑土地上的熱情奔放的民風有直接關係,這是一種好客的體現。如果就此質疑哈爾濱的目的性,顯然讓當地以及其支持者們難以接受。

目前看,最經濟的方式莫過於哈爾濱當地社會收縮該梗的使用範圍,以展現謙卑東道主面面俱到的尊重,但若要求輿論場的網友皆閉口不談,這是一種越界與冒犯。畢竟,把善意的梗與惡意的玩梗者混淆,同樣也是一種刻板印象。

評論員: 李明

(來源:濟南時報)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