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影片新變化 受訪者首選更關注小人物命運

娛樂頭條 9255℃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包鋆麗

2023年,在與進口影片同台競技的情況下,國產影片扛起了大部分票房,國家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票房前十名均為國產影片。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近年來國產影片的變化,55.2%的受訪者覺得更關注小人物命運,與時代同呼吸、與家國共命運。61.5%的受訪者期待國產電影創作出更多謳歌人民、謳歌時代的力作,51.3%的受訪者期待完善影視工業產業鏈,進一步推動電影產業工業化。

近年來國產影片新變化 受訪者首選更關注小人物命運 - 陸劇吧

55.2%受訪者覺得近年來的國產影片更關注小人物命運

浙江某高校漢語言專業學生徐若江在2023年看了4、5部國產影片。「跟以往相比,國產影片的品質明顯提升了。精彩的國產科幻作品,不僅讓觀眾沉浸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也為電影藝術賦予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正能量的電影作品也逐漸增多,傳遞了積極的價值觀。」

調查中,55.0%的受訪者在2023年走進電影院看了2-5部國產影片,27.9%的受訪者看了5-10部,6.9%的受訪者看了1部,6.5%的受訪者看了10部以上,僅3.7%的受訪者沒有看。

00後盛雨在2023年觀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我覺得國產電影在特效方面有很大提升,特效更加真實也更震撼。但是在敘事和節奏把握上還有所欠缺。」

近年來的國產影片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55.2%的受訪者覺得更關注小人物命運,與時代同呼吸、與家國共命運,50.6%的受訪者覺得緊跟時代潮流,題材與社會現實和個人情感息息相關,42.0%的受訪者覺得主流電影兼具主流價值觀和娛樂性、藝術性,40.9%的受訪者認為電影取材傳統文化,融合古代藝術美學,31.9%的受訪者覺得電影文本質量提升,追求獨特的觀點和深度的表達。

小學教師周澤說,近年來的國產影片從情情愛愛中跳脫出來,聚焦現實生活,拍攝手法比較新穎,服裝、造型也更貼近故事本身。

「國產電影的製作越來越成熟。製片水平、導演技藝、演員表現力等方面都在不斷提高,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內涵。很多國產片更注重導演獨特的創意和思想表達,為觀眾提供了更豐富的審美體驗。題材更加多元,不局限於商業大片,更傾向於關注社會現象和表達人文關懷。比如電影通過不同的故事和角度展現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力量,這些都使電影更具社會價值。」北京的攝影師韓拾爾說,影院的升級改造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好的觀影體驗,大銀幕、優質的音響、舒適的環境,都讓看電影成為一種更具享受的休閑方式。觀眾在影院里可以更好地融入電影情節,產生更為深刻的情感共鳴。

此外,29.7%的受訪者認為新老演員均呈現精湛演技,25.9%的受訪者覺得創新了製作手法和藝術表現形式,電影更加多元,25.5%的受訪者指齣電影參演人員去網紅化、去流量化,15.3%的受訪者認為視效製作水平明顯提升,14.2%的受訪者覺得國產電影工業化體系初具雛形。

「以前有些影片磨皮效果明顯,現在則比較追求演員的真實狀態,對演技要求比較高,在熒幕上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實力派。」周澤說。

徐若江說,近年來電影宣傳更強調影片所傳達的核心價值和情感共鳴,通過社交媒體、線上線下活動,電影的影響力得到提升。演員的演戲態度也有一定的改變,電影製作者更注重挑選表演能力和專業素養過硬的演員,使得影片更具藝術深度和表現力。這種趨勢也激勵着演員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擅長領域選擇角色,推動整個行業朝着更為成熟和專業的方向發展。

盛雨感覺,當下的國產影片注重傳播正能量的價值觀,具有更加積極的社會意義,有些電影聯繫現實,或以真實事件為原型進行翻拍,有很多值得觀眾思考的地方,也能引發共鳴。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有娛樂功能,更是一面反映社會、表達人情的鏡子。現在的國產電影更傾向於根據社會現象創作,內容更符合人們的心理,更貼近生活。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更具現實感,也能讓人們有更多思考,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產生一些共鳴。」韓拾爾覺得,電影成為了人們表達自己、回顧過去、探索未來的一種媒介,人們在電影中尋找自己的思想蹤跡,將電影視為表達個人觀點和情感的手段,這也是電影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之一。

61.5%受訪者期待國產電影唱響時代主旋律,創作出更多謳歌人民、謳歌時代的力作

周澤說,雖然流量的加持能讓電影在前期收穫比較多的關注,但一味地使用演技不過關的流量明星,不僅與電影氣質不符,拍出來的作品也像圖片堆出來的幻燈片一樣。

大家對國產電影還有哪些期待?調查中,61.5%的受訪者期待唱響時代主旋律,創作出更多謳歌人民、謳歌時代的力作,51.3%的受訪者期待完善影視工業產業鏈框架,進一步推動電影產業工業化,50.9%的受訪者期待不唯流量,選角以貼合角色為主,44.1%的受訪者期待注重電影文本、藝術創作,挖掘現實題材,41.9%的受訪者期待給新人演員機會,發掘更多電影新人,20.4%的受訪者期待以數字科技推動影視產業新業態、新發展。

周澤覺得,以前的電影大多是在同一個母題下創作,有點像一個模板套出來的,看了開頭就能大概猜到接下來的劇情,他希望未來電影的題材和敘事角度更多樣化,每部影片都有導演自己的想法,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也結合當下的熱點。

「希望多一些有態度的電影人關注社會轉型發展中的現實問題,慰藉大家的心靈。」徐若江說,有深度的情節和細緻的人物刻畫,能觸及觀眾內心深處,引發觀眾對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思考,使電影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

韓拾爾希望國產電影能夠多關注年輕人的精神世界和狀態,更多地表達年輕一代的思想和情感。「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反映社會的多元性,而且能讓電影作品更加豐富和富有活力,在文化領域展現出更為獨特和引人深思的一面。」

受訪者中,一線城市的佔35.3%,二線城市的佔42.0%,三四線城市的佔19.1%,鄉鎮的佔1.9%,農村的佔1.7%。00後佔14.5%,90後佔45.0%,80後佔32.3%,70後佔6.6%,60後佔1.5%,其他的佔0.1%。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