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就讀於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三位同學收到了刊有他們故事的《人民日報海外版》。
劉景(前排左三)和學生們在一起。
季子婕在學習中文。
格列布在閱讀刊登有自己文章的《人民日報海外版》。
馬耳他大學孔子學院的師生正在閱讀《人民日報海外版》。
孫怡展示刊登自己文章的《人民日報海外版》。
申文燮和刊有自己文章的《人民日報海外版 》合影。
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年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籍不同,但都和中文結緣,有的是中文學習者,有的是國際中文教學一線教師。2023年,「學中文」版刊登了他們的故事。今天,讓我們再次跟着他們的講述走進奇妙的中文世界。
學習中文 感受中國發展
在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頗負盛名。該校於2009年開設5年制中文國際理科高中,設有意大利最大的孔子課堂,學生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蔚然成風。
亞歷山大是羅馬國立住讀學校一名高中二年級學生,曾在中國生活過8年,選擇到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習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中文能力。
亞歷山大總結了不少學習中文的方法,也遇到了挑戰——漢字書寫和漢語拼音聲調。「無論有多少挑戰,學習中文都會收穫很多,可以鍛煉思維,也可以增加就業機會。」亞歷山大說。
正讀高中五年級的安東尼和亞歷山大有同樣的感受。安東尼的中文學習之路始於4年前,在他看來,學習中文的經歷不僅難忘,而且對他的生活至關重要,不僅讓他的內在更加豐富,也讓他了解並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我有機會從多個方面感受中國。更重要的是,我有機會深化對這個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的認識以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安東尼說。
今年16歲的常紅是轉學到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如今讀高中四年級。選擇轉學,是因為他對中文感興趣,得知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中文項目很好,便決定參加該校2021年9月的入學考試。雖然從他決定轉學到參加考試,時間很短,學習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但常紅最終通過了考試。這也被他視為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變。「今年夏天,我到中國參加了『漢語橋』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既有古老的傳統,也有創新氛圍,這也讓我更努力地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常紅說。
和常紅參加同一期「漢語橋」夏令營的齊柏然學中文已兩年,今年終於實現了到中國看一看的夢想。「去之前,我聽說中國非常美麗,但我看到的中國超出了想像。我沒想到北京的故宮、頤和園那麼漂亮,烤鴨那麼好吃,中國人那麼友好……參加夏令營的經歷是珍藏在我心裏的一筆寶貴財富。」齊柏然說。
(本報記者 趙曉霞整理)
助力學生實現夢想
劉 景
「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的!」「老師,希望我們能很快在中國見面!」在句句離別、聲聲不舍中,我踏上了從喀麥隆回中國的返鄉之旅。
機場還是初來時的機場,周圍的人早已不知換了多少。回想4年半間,也有迷茫彷徨的時候,是愛我念我的學生們陪伴着我。
「劉老師,我非常開心能在中國見到您!」羅密歐眼含熱淚激動地說。他是新冠疫情後我在線下班帶的學生。「我想對您表示感謝,因為多虧您的幫助,我實現了到中國留學的夢想。您看,如今我在中國,會講中文,如果別人說我的中文說得又流利又標準,也是因為您的幫助,真的是太謝謝您了。而且,我會更加努力,進一步提高我的中文水平……」在和羅密歐分開幾分鐘後,我收到了他的微信語音消息。在那一瞬間,心裏流淌過陣陣暖流,頓時覺得4年多的中文教學時光非常有價值且值得記一輩子。
「我會以感謝開始這封信,我要感謝您,您是最好的老師,您是姐姐,您陪伴我參加每一次比賽,您耐心地支持我……我有很多話要說,但再多的話也無法表達我所有的感激之情,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我們很快就會在中國再次見面,在那之前我會非常想念您,老師,您在中國等着我!」 我離開喀麥隆的前一天,艾拉在給我的離別信中訴說著她的感激和不舍。她已經工作了,趁着中午兩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坐着摩托車到孔子學院為我送別。她是羅密歐的同學,也是每次班級考試的第一名,還是2022年「喀麥隆好聲音」中文歌曲大賽的冠軍,是一位熱愛音樂、追逐音樂夢想的女孩。她依依不捨地跟我擁抱說再見,但我們都相信,還會再見面。
「我在中國等你們!」是我給學生們的承諾,也是學生們努力學習、追逐夢想的動力。在喀麥隆,大多數學習中文的學生都有像羅密歐、艾拉一樣的夢想,那就是到中國留學,在中國實現自己的夢想。
作為老師,能被學生喜歡,收到這樣的饋贈,不僅給了我工作上的最大肯定,也給了我精神上的巨大滿足。而我也漸漸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做一名助力學生實現夢想的老師,不辜負學生們的認可和期待。
(作者曾為喀麥隆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中文教師)
能用中文寫作令我自豪
季子婕
我在荷蘭出生,但父母都來自中國,爸爸媽媽在家裡一直都用中文跟我交流。他們告訴我,我們的根在中國,不管身在哪裡,都要會說中文、會寫漢字。只有學好中文,將來才能了解中國文化。
到了上學年齡,爸爸媽媽每周六都會送我到鹿特丹的丹華文化教育中心學習中文。從一開始看圖認字到後來可以不藉助漢語拼音讀課文,我的中文水平得到了系統性的提升。隨着我對中文的深入學習,老師開始指導我用中文寫作,從練習寫一小段話到寫一個小故事。每一次寫作,我都嘗試如何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領悟到中文的獨特魅力,感受到漢字的美。中文的詞語搭配,句子變化能構建出不同的場景、表達不同的情感,讓我沉浸其中,越來越喜歡用中文寫作。後來,老師們又鼓勵我參加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我每年都參加,也很榮幸,曾多次獲獎。
現在我可以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並時不時地用中文寫一些小故事,這讓我感到無比快樂。因為作為一個生活在海外的華人,我能用中文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用中文寫作,這是多麼令人自豪。
隨着學會越來越多的漢字以及對中國文化了解的加深,我深深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將繼續探索和學習中文,用它來書寫和記錄更多的故事。
(作者為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學生)
令人着迷的漢語
格列布
12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版刊登了我的一篇作文,我非常高興!這是對我學習中文的認可。
因為想了解中文和中國文化,我從14歲起開始學習中文,當時還在家鄉俄羅斯讀書。
吸引我一直學習中文的一個原因是漢字的獨特性,每個漢字都有着不同的含義,實在令人着迷。例如,「聰明」這兩個字由「耳」「口」「心」「日」「月」等組成,從這些組成部件中,我們能判斷出這個詞的意思。漢字的奇妙之處在於不僅字形有趣,背後還有很多故事。
我學習中文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父母到中國旅行,回家後向我生動地描繪了中國的美味佳肴、傳統文化以及城市的繁華。這些故事讓我萌生了想親眼看看中國的念頭,學好中文是實現這一願望的第一步。
說到學習中文的因素,不能少了對中國美食的熱愛。我喜歡吃炒麵、餛飩、餃子、麵條等,希望有一天我能到中國品嘗圖片中的那些美食,也能看看那些迷人的城市和景點。
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魅力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雄偉壯觀的長城更是讓我嚮往,我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去參觀。我有太多的理由要去中國,現在能做的就是學好中文。
(作者為英國莫爾文中學學生)
我與這張報紙結緣23年
吳允紅
格列布是我的學生,他的中文作文能被刊登,特別為他感到開心。不知不覺,我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已經結緣23年。
2000年,我第一次接觸《人民日報海外版》,是因為我教的第一個英國學生的文章刊在這張報紙上,我至今記得當時興奮、激動的心情。為此,學校還專門做了一塊宣傳欄,展示學生學中文的成果。從那以後,每逢一個同學的中文作文見報,同學、老師都會跟着雀躍一番,為他們初學中文獲得認可而高興,他們的學習成果也激勵了後來的同學進入中文世界。
有的學生還以自己見報的中文作文為基礎,到倫敦參加漢語演講比賽。比如《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版上曾刊登德國學生的作文《牛肉拉麵》,在這篇作文的基礎上,作者把「牛肉拉麵」和中國飲食文化介紹給現場觀眾和評委,在當年的一次漢語演講比賽中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還獲得了到北京學習一周的機會。
漸漸地,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都知道了《人民日報海外版》,會將報紙放在展示架的明顯位置。我作為一名教中文的老師,心中很是自豪。讓我更自豪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對中文感興趣。
(作者為英國莫爾文中學中文教師)
每節中文課都是一扇交流之窗
孫 怡
2021年12月24日,深夜的上海浦東機場里燈火通明,很多人等着返回歐洲慶祝聖誕節,而我則準備奔赴馬耳他,去開啟自己的中文教學生涯。如果說生命是一段旅程,那麼我在馬耳他教中文的時光,一定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旅程之一。
赴任之初,馬耳他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紀能文對我說:「行勝於言,久久為功。」這句話後來成為了我工作中的信念和基本準則。
我主要承擔中文本科專業的中文核心課和公共選修的學分課,包括綜合課、口語課和證書課。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雖然他們學習中文的熱情較高,但由於有些人同時攻讀兩到三個學位,有些人還要勤工儉學,因此有效學習時間較少。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每次課前我都會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盡量讓學生在課上完成學習任務。課後,我會去找外方課程負責人復盤課堂情況:這個語言點如此處理是否講透了、教學節奏和方法是否容易被學生接受……
經過1年多的努力,我負責的各門課程進展順利,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外方的好評。讓我欣慰的是,本科一年級課程結束後,3/4的學生都選擇了中文作為本科專業。而且,不斷有學生來旁聽中文課,雖然他們並不需要學分,但學習積極性絲毫不亞於選課的學生。另一個讓我感動的現象是,有的學生家長在孩子的影響下也愛上了中文,來大學報名參加證書課。看到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中文在這裡越來越受歡迎,作為老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中文教學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但國際中文教育的初心從未更改。教授中文,不僅要教語言,還需要介紹文化。我結合專業特色、傳統文化等主題,策劃和組織了冬奧會、中醫、春節、端午節、孔院開放日等文化活動。
北京冬奧會期間,馬耳他運動員珍妮絲·斯皮泰里因吃豆沙包而走紅網絡,「豆包小姐姐」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引發了馬耳他大學師生們熱議。我在策劃冬奧會專題文化活動時,邀請了中醫專家講解紅豆的藥用價值和養生功效、中餐名廚現場指導如何製作豆沙包。
於我而言,每一節中文課,都是一扇介紹中國文化的窗,也是一座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樑,一端連接中國,一端連接馬耳他。兩年里,我遇到了很多熱愛中文和中國文化的當地人。從一個人到一家人,再到一群人,中文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種潮流。
(作者系安徽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馬耳他大學孔子學院中文教師)
唱出我們與中國的故事
申文燮
2010年,我跟着家人來到中國,因為不會講中文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我第一天到深圳大學,因為不會講中文,沒有及時辦校園卡,就沒辦法在學校用餐。
在深圳大學,我從攻讀本科學位一直到攻讀博士學位。除了中文水平的提升、學業的精進之外,讓我特別自豪的是,我在深圳大學創辦了國際合唱團。合唱團創辦之初,只有不到10個人,但成員們都很有熱情。在大家的努力下,合唱團從2016年一路走到2023年,累計完成60餘場演出活動和各類比賽,在深圳大學校園內和廣州、北京等地留下了我們的歌聲和足跡。
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希望通過音樂為人們帶去勇氣,便嘗試了新的方式——「雲端合唱」。雖然遇到時差等問題,但我們克服困難錄製了《你的答案》《朋友》《讓世界充滿愛》等。2022年北京冬奧會時,我們推出原創作品《冰雪之望》。今年4月在北京發佈《春日來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時,我們發佈了《夢想之路》。
音樂無國界。這幾年,合唱團一直有熱愛音樂的新朋友加入。音樂為橋,我們成了好朋友。每周日晚,大家一起唱歌,交流文化。在中國學習生活,我們見證了這個國家的發展。通過合唱團,我們唱出了自己與中國的故事,也希望將來能繼續通過音樂促進文化交流。
(作者為深圳大學韓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