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娛樂頭條 3245℃

如今,觀眾對一部劇的審視,已經從內容本身延伸至項目製作的每一個流程。首當其衝的便是海報。作為貫穿作品從立項、開機、定檔、播出、收官每一個重要宣傳關口的線索物料,海報在一定程度直接決定了作品的觀眾引流效應以及初印象——若一部劇的海報獨具匠心,觀眾的期待值也會相應翻倍提升。例如今年備受好評的《潛行者》「燒腦」手繪海報、《漫長的季節》盡展鏡頭美學的預告海報等。但往往,當下電視劇海報大多仍是千篇一律。有觀眾總結:言情劇臉貼臉,古裝劇面對面,懸疑劇黑壓壓。此前還有網友發現《偷偷藏不住》和之前播出的《餘生,請多指教》兩部劇的海報構圖幾乎一模一樣,就像複製粘貼後換上了不同主演的臉。究竟一張電視劇海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為何國產劇海報同質化現象頻出?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潛行者》手繪海報。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漫長的季節》海報。

——揭秘製作流程——

【比稿】

平台更注重突出明星以引流

想要探究電視劇海報存在的問題,我們要首先捋清一張電視劇海報究竟是如何問世的。

據悉,海報公司的「項目大戰」,最早可從項目確認開機前半個月開始。在過去以版權劇為主的電視劇市場,出品方和製片人掌握着絕對話語權。他們會直接向合作過或者業內有口皆碑的海報公司派發項目。此時,被選擇的乙方只需提供劇方提供的劇目梗概、人物小傳、分集大綱等文字資料以及具體需求(Brief),直接給出初步營銷策劃設計方案。

「但這幾年隨着大家觀影方式從電視台轉到視頻網站,這也讓我們多了『平台』這一道競爭門檻。」 從事電視劇海報設計工作十年的小智(化名)表示。首先,平台方會更傾向於通過招投標方式,在至少3—5家,有時甚至是7—8家海報公司中「比稿」——即便一些公司和製片方「交情很深」,最終還是要到平台統一過提案。據悉目前絕大多數電視劇項目海報全案可分為:概念海報、角色海報、人物關係海報、大群像海報、小群像海報、宣傳預告類海報等多個板塊,每個板塊至少3-4個不同的設計方向。而參與「比稿」的海報公司不可簡單貼參考圖示意,需有線稿或demo呈現。

「比稿」激發了海報市場的競爭,但也在一定程度讓近兩年的海報質量徹底「卷」了起來。

但與此同時,平台對市場宣傳、粉絲引流的重視,也令部分電視劇海報變成了純粹的商業物料。小智坦言,過去導演和製片人大多還是希望海報相對貼合劇情,或體現劇作氣質,嘗試藝術化表達,但平台相對更傾向於直面受眾。像有些平台以年輕受眾為主,或言情劇、甜寵戲播得好,那他們對於同類項目海報就會有一套固有「畫像」,比如色調要柔和、青春,主演比例要放大。還有一些常見的「設計套路」,像平台獨有的網頁導航圖,位置和大小是固定的,因此大多是主演偏大頭特寫半身照。

小智表示,很多海報形式其實並非為大家欣賞,而是流量藝人在引流上表現確實好,以至於甲方還是希望人物更明顯。「大多數觀眾看劇,肯定先看演員是誰,所以平台需要受眾看清楚主演。我們手繪初稿時不會考慮這些內容,但平台在選擇(合作方)時還是會從這些角度出發。」

【拍素材】

搶劇組檔期,演員角度不好看會被否

確認拿下項目後,漫長的多方溝通才剛剛開始。

其中拍攝素材是關鍵一環,尤其對於人物類海報,素材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乙方創意能否被完美實現。

常見的人物類海報包含單人海報,前六番或前九番演員都有,很少超過10張;還有人物關係海報,比如劇中的情侶關係、三角關係等等。此外還有大群像海報和小群像海報:「大群像」即整個戲的全陣容,包括主演、配角、老戲骨客串,大家熟知的面孔都要拍出來;小群像則是劇中的「小分隊」、組合,但並非所有項目都有。

對於不同類型的人物海報,乙方都要分別提供幾版創意供甲方篩選,詳細到演員穿什麼衣服、造型如何搭配,演員之間怎麼組合,甚至演員的動作、表情、打光都要有參考效果圖。「有時候我們都是拍戲間隙搶時間去劇組拍,但比較負責的劇組也會專門協調2—3天拍海報。比如男主集中上午拍完,女主下午拍;需要兩個人交互性很強的就額外再留一段時間一塊拍。」小智表示。

而在拍攝期間,如何調動演員配合,也時刻考驗乙方的「情商」。從事海報設計行業六年的阿哲(化名)就曾遇到藝人團隊後期認為藝人的臉拍得角度不好,或美觀度不夠,這些圖只能被臨時拿掉。因此拍攝時阿哲必須時刻謹記和藝人充分溝通,尤其不能忘記藝人喜歡拍哪邊臉。如果遇到兩位藝人都想拍左臉,但又需要倆人面對面或背靠背,這時只能靠「說話的藝術」。阿哲會和其中「好說話」的演員商量,「老師,咱們這邊臉也很好看的!我們要不要也拍一下試試?」大多數演員都會敬業配合,但也有一些人直接拒絕,「我們只能後期用既有素材想辦法調整設計。」

近兩年在角色海報中,觀眾最常見的就是男女主角「臉貼臉」「面對面」「背靠背」,同一套路可適用於都市、古裝、年代各類題材。對此小智坦言,大部分甲方肯定認為男女主是最重要的,但同時倆人都要拍得好看,要明顯,大小還要差不多,還要「撒糖」……條條框框之下,實際上可拍的互動動作、景別並不多,「大多就是半身特寫和兩人的形象照。設計演員動作,突出兩個人的情緒,這些方面發揮空間也都不大,所以最後的呈現大多只能那樣。」

【設計】

人物海報最「工業化」,畫線比較演員大小

實際上在業內人士看來,當下大部分國產劇海報的創意發揮空間都不大,很多時候都是「行活兒」。

阿哲以醫療題材劇舉例,他更喜歡講述「心外科」「兒科」「急診科」等有明確內容支點的醫療劇,可以選擇具象元素髮揮創意,「但如果甲方就說,我們這故事講『醫院』『醫生群像』,那完了,你拿什麼代表這部劇的特點?聽診器?他們覺得太俗。醫患關係?他們又覺得不對……而且有時候,你問他們到底想通過海報表達什麼,他們也說不上來。」

還有都市題材。家庭戲、言情戲、職場戲,都很難在海報上做出新意,想體現的大多都是溫馨、撒糖的氛圍,「按理說,我們可以融入一些時尚拍攝手法,但有時市場認可過某一種風格還不錯,那出現新的東西他們(甲方)就接受不了。」阿哲表示。相較之下,古裝劇空間反而更大,因為不同風格都能提煉出不同元素,美學設計上甲方也可以接受工筆、油畫等更多元的方式。

但最「工業化生產」的還是人物海報。阿哲坦言,人物海報有沒有創意不重要,但絕不能忘記突出演員面部細節,必須讓觀眾看清是誰演的。群像海報「講究」更多。阿哲以大群像海報為例,如果從構圖考慮,所有人不能站得一邊齊,肯定要有前後錯落,有正面、側面才好看。但演員團隊審核時,番位靠前的人就可能提出,演員必須是正面,不能側身;一、二番還會額外提出演員必須更高、更大,或者站在最中間。海報設計師小白(化名)就曾遇到,甲方要求用PS軟件(圖像設計軟件)上下拉出一條線,明確告訴演員團隊一番、二番、三番的演員大小差多少,「尤其是雙男主或者雙女主,這種要求比較多,最後調來調去就只能變成『大排隊』了。」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偷偷藏不住》海報構圖被指和《餘生,請多指教》差不多。

【修改】

無數人「過一手」,改着改着就平庸了

實際上,拿到平面素材後,海報公司並不會着急「提前交稿」。業內人士總結的經驗是,太早,甲方沒工夫好好分析怎麼改,還會不斷提意見;反而按正常節奏,甲方推進效率更高,「他們還會自己催演員反饋。」

據悉,項目初期策劃是以草圖和圖片參考結合的形式給到甲方的,但當成稿出爐,很多甲方還是會認為和他們的理解有出入,海報公司就不得不多番修改。

第一輪要直面的是製片方。快的時候,一、二次調整就能定稿;慢的時候甚至要完全推翻,重新設計。阿哲坦言,過去部分製片方「拍板的人」並不專業,藝術審美、創作水平都有限,思路也和創作相背離。比如他們更推崇大數據時代,最簡單的概念就是「複製」——把已經被看好的創意複製,再複製。就像大部分電視劇都來源於網文IP,鮮少有原創劇本,「因為原創沒有數據支持,他們怕風險。海報也是一樣。他們修改意見的依據就是根據他們『看過』的海報,改着改着,就把一個挺有質感、挺有構圖的內容改平庸了。」

之前阿哲曾設計一款都市劇海報,特意把光線調「硬」了一些,整體具有明顯明暗區域,過渡突然卻令畫面更加戲劇化。但到了片方那裡卻直接被打回來了,「光還能這樣?有點太誇張了吧。」於是阿哲只能改回了一個常見的柔光,演員側身。

小白也被要求「槍不能對着前方」,「都市劇海報不能出現英文」。在他看來,很多都是沒有理由的「限制」令設計師的想法無法具備豐富性和多樣性。「不是大家沒創意,沒追求,只是不管如何嘗試不一樣的風格,最後還是會被改成『一樣』的。」

但實際上,甲方能給出「具體」修改意見,已經很值得乙方慶幸了——更多時候,甲方提出的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我覺得不太好看」「我感覺可以再柔和一些」……「也不看什麼創意,就看好不好看。但好不好看這事,每個人(標準)都不一樣。你要他們提(具體)意見,很多人也提不出來。」小智說,他們時常推理甲方的想法,有時還會請教對接的工作人員,一起分析老闆到底喜歡什麼,然後先找一些參考圖確認是否想改成這樣再下手調整。小智坦言,如果不如此努力解讀,只能陷入不斷修改的循環,直到甲方滿意為止。

最多的一次,阿哲僅為一個項目做創意就做了一年,全案策劃提了二、三十次才通過。絕大多數合作,阿哲都會努力摸清甲方想法,但如果真是到了推動不下去的階段,也不排除乾脆放棄項目。但即便艱難如此,製片方也只是「第一道坎」。一張海報還要先後給導演、平台進行多輪調整,演員還要選圖、修片……每一個階段,海報公司都可能收到創意被推翻的「壞消息」,只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近期播出的《長月燼明》《一念關山》《樂游原》都採用了面對面的構圖。而「雷同」則是大部分觀眾看到這些海報的第一觀感。

——揭秘項目利潤——

【競爭】

雖然有行規,「無償比稿」仍是常態

海報市場惡意競爭頻出,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也是導致電視劇海報難出創意的間接原因。

隨着「比稿」成為行業慣例,在提升海報質量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讓本就利潤微薄的海報公司增加了成本負擔。比如,「概念海報」一般是在項目官宣、平台招商大會,或者項目開機時就需要使用,且這類海報無需具象的方向,也沒有真人露臉,乙方只需根據片子類型、調性以及其所要傳達的核心理念設計即可,因此在比稿階段概念海報基本就可以完成成稿標準的60%-70%。相當於,乙方還沒拿到錢,就要先投入同樣的時間、人力、資金成本。阿哲坦言,往往公司連帶創意、設計、比稿,大概需要兩周時間,但若未被選中,這部分成本也只能自行負擔。

不僅要自負前期成本,有時海報公司還要面臨比稿中「暗箱操作」的風險。每次招投標不中,阿哲都會習慣性尋求甲方反饋,問創意差在哪裡。絕大多數甲方會具體分析,但也有公司說不出任何理由,或只是敷衍了事,「我感覺有可能就是被『陪標』了。」即便如此,只要遇到好項目,阿哲冒着「賠本賺吆喝」的風險也仍要極力爭取,「因為你不參與就沒機會啊。」

但「比稿制度」也正在隨着電視劇工業的成熟化日趨完善。據悉,各大視頻平台已陸續建立起「供應商入庫制度」,不定時在市場上公開招募海報公司,願意入庫的公司就可以報名選拔。入庫後,這些公司可優先被派發該平台項目,提升市場准入標準,降低惡劣競爭為甲、乙方所帶來的風險。

小白透露,像騰訊視頻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競標;像優酷,只要公司入了庫,就不會再被替換;而愛奇藝是從今年才開始正式建立供應商體系。「入庫難度不大,只要入了庫,基本就會源源不斷收到項目。」阿哲也認為,供應商制度本質一定是利好於海報公司的,但在落實過程中似乎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沒入庫的公司實際上也能通過單獨聯絡製片人的方式參與項目競爭,尤其對於平台不那麼重視,或評級不高的項目。另外,入庫公司和平台簽約時會提出一檔明確的簽約價格,按理說各項目可以根據過往案例和價格選擇最合適的公司,但目前還是存在項目方要求從供應商庫里再拎出幾家「比稿」。

「我覺得這就不太科學了。我已經是供應商了,我的創意風格你也知道,價格你也知道;比來比去,最後還要再砍價。」有一次阿哲就被要求和七八家公司一起比稿。在他看來,如果真的是大項目,想尋求更豐富的創意也很正常,但2—3家公司已經足夠,哪怕整個全案分給多家公司拼着做也行,「但七八家比,我覺得就有點不太尊重服務商。因為有時候比一張,有的時候比全案,比全案還沒一張通過,那我們的投入可太大了。」

【毛利率】

現在50萬已經是行業大單

「過去資金充沛的時候,一個項目可能會有20張海報左右,但現在少了,大概也就10—15張。」在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阿哲幾乎見證了海報公司的大浪淘沙。即便作為其中已在市場穩住腳跟的公司,他依然感慨大多都是在「為愛發電」,想要用電視劇海報賺錢變得越來越難。「之前一個大項目,一套下來的預算是100萬,但現在50萬已經是大單了。」

阿哲口中的50萬,看似是不小的數目,但實際上設計公司想拿到全款並不容易。

據悉,一般電視劇海報項目款會分三批支付,前期、中期、尾款的比例為3:4:3。進組拍完素材之後的1-2個月內,海報公司會拿到首筆款。但此時,他們至少已經投入近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了。到了項目中期,一大半海報已經確認完畢,很大可能性可以收到第二筆款,但打款時間根據合同約定並不固定。而等到項目上線直到播完,甚至片方收到投資方的尾款後,海報公司才有可能收到第三筆的尾款。整個回款周期少則一年,多則三四年。而中間每一個階段,只要遇到問題,付款就會被擱置。小智坦言,幾乎每個海報公司都曾遇到過項目上線時間一推再推,或由於不可抗力、藝人輿論等,突然就「黃」了,剩下的款就完全收不到了。

為了確保公司利益,在當下變數不斷的電視劇市場,也有不少海報公司對「損稿費」單獨約定。比如,甲方已確定初稿創意,乙方也做出第一版成稿,那甲方不能再以任何理由終止合作,或者提出「顛覆性修改」,不然就要適當賠償。

雖然一個項目50萬,對於海報公司已是「薄利」,但這對於競爭激烈的市場依舊「僧多肉少」。阿哲坦言,近些年不少設計師積累了業內資源就會自己『單飛』成立工作室,「50萬的單現在都不一定搶得到。」

其中還有不少海報公司打「價格戰」。小智說,甲方給到項目需求同時,也會標明「價格上限」,各方再自己報價。而甲方為了壓預算,除了比策劃案、設計風格,性價比也成為決定因素。「尤其是小項目。小成本項目或者評級不高的項目,他們往往會選擇一些性價比高的東西。」小智坦言,目前他們做的大部分電視劇項目基本沒利潤,甚至還要自己墊錢,他們只能靠同時做遊戲海報維持下去,「現在(電視劇海報市場)不是一個良性的發展方向。預算少,行業本來也不是十分專業,周期流程長,又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包括拍攝階段也會有條條框框……這幾乎都是無解的。現在可以說是從業人員『風險共擔』,相對來說海報還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板塊。」

【願景】

期待百花齊放的、專業的、受尊重的市場

當問及,這兩年是否看到過眼前一亮的海報,小智想了很久,他好像只能記得電影《影》和《草木人間》,還只是部分海報。現階段,小智已經把自己「升級」定義為「包裝營銷策劃公司」,因為一張海報真正的製作時間並不長,更多是交流與溝通的內耗。對於當下海報時常被詬病「沒創意」「不好看」,小智也早已感到麻木,畢竟每一關過完,一張海報的亮點和光芒都可能被磨滅掉一點。但問題本質究竟來源於何處?誰也搞不清楚。「就跟中國影視作品一樣,從前期劇本就要過很多人,拍完還要一輪輪修改。最後成片不好看,你能說這只是某一個人的問題嗎?」

揭秘明星拍國產劇海報的「條條框框」丨業內說 - 陸劇吧

《草木人間》海報。

然而,在當下觀眾對於海報「同質」「雷同」「毫無新意」的批判之下,是大眾對海報藝術性表達的重視,也是市場對於電視劇產業各端口嚴苛的高質量要求。日趨提升的審美需求,令電視劇行業已迫在眉睫,不能也不應再將海報僅作為商業化物料看待。在小智看來,健康的電視劇海報市場應是專業的、百花齊放的、受到各方尊重的。「我在這個行業做了十年,雖然會被不專業的情況磨滅掉一部分熱情,但我對這個行業還是很熱愛的。其實能被關注到的海報,可能只是宣傳渠道多的那一部分,還有一些海報觀眾沒有看到,我們也在一些能放入創意的海報中多做嘗試。我們希望以後條條框框能少一些吧,大家的積極性可能也會更高。」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陳荻雁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