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好的戲劇作品,要有才氣、有教育性

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又是一年大涼山戲劇節。11月12日,有着「老戲骨」之稱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現身四川西昌市的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活動現場。

作為發起人之一,濮存昕見證了大涼山戲劇節6年來的成長。今年的大涼山戲劇節,主題為「戲劇連接世界」。戲劇如何能夠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好的戲劇作品又有哪些特點?濮存昕向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他的觀點。

11月12日,濮存昕接受採訪。

作為大涼山戲劇節第一發起人、藝術總監,濮存昕對於每一屆大涼山戲劇節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在他看來,每年戲劇節都有很多亮點和特色,「其實每年都不同,每天的劇目也不同。相同的是每年都在立冬之後舉辦,全世界的藝術家都來到涼山,共享一場戲劇的盛會。」

在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下,戲劇如何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像今年戲劇節,我們就用國外導演製作的戲劇《星回》來做了開幕式的演出,他將自己對涼山的印象,通過語言、歌曲、舞蹈等戲劇形式進行呈現,這也是種連接。」濮存昕舉例說。

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開幕式現場

《星回》,是由國際戲劇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戲劇學院及涼山文旅集團聯合委約創作的首部作品。該劇由薩摩亞藝術家雷米·波尼法索導演,通過深入挖掘彝族古老文獻《起源之書》及畢摩的精神吟唱,呈現了對傳統吟唱、生命儀式、農耕舞蹈、畢摩的經典文本、火把節的熱烈舞步等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將彝族深邃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人文思想展現給全球觀眾。

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開幕大戲《星回》劇照

在今年的戲劇節上,國外戲劇名家的身影也處處可見。11月11日,在戲劇對話活動上,來自國內外的多位戲劇名家以「戲劇連接世界」為題,一起探討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戲劇對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11月10日,在中阿戲劇交流項目——中國及阿拉伯國家傳統藝術展示上,來自中國、摩洛哥、約旦、伊拉克、蘇丹、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的13位優秀藝術家,通過現場互動、音樂表演等多種方式,向現場觀眾展現了我國和阿拉伯國家傳統藝術和戲劇的魅力。

中阿戲劇交流項目上,約旦藝術家表演當地舞蹈。

「無論是戲劇人也好,還是國內外的觀眾,他們都因為大涼山戲劇節集聚到這裡。在這裡形成了我們祖國西部的一個戲劇家園。」此前,濮存昕曾表示,大涼山戲劇節以自己獨有的包容和開放,釋放戲劇對表演藝術的根源價值,倡導戲劇創作的社會化、戲劇欣賞的大眾化,表達戲劇的藝術性、自然性、社會性、民族性和國際性。

近年來,中國文藝作品頻現「出海熱」現象。比如,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山海情》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電影《你好,李煥英》吸引海外影業公司翻拍,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在海外主流劇集專業評分網站獲得高分,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吸引不少海外網友自發助力影片宣傳推廣……從電影到電視劇,從動漫到微短劇,越來越多文藝作品在海外實現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

作為資深文藝工作者,濮存昕從1991年開始,在三百多場話劇中扮演過「李白」。對於這股「出海熱」,他認為「不出海」的優質作品,也可以「自信」。他說,好的戲劇作品,不僅要有才氣、要有教育性,還要兼具藝術審美,完成思想和藝術的高度結合。

在濮存昕看來,文化自信是體現在生活方式上。此前,他針對「文化自信」的問題時坦言:「生活自信就是文化自信,本真地去生活,因為生活賦予了每一個人權利。文化也一樣,要始終堅持屬於自己最本真的東西,比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們一定要相信中國的傳統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