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非常善良、可愛的朋友,兩周後她25歲。一周前,她被查出早期肺腺癌,昨天她做了切除肺葉的手術,給我發了四個字,『早安,很痛』。」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學生觀劇觀展團沙龍活動中,一位女生站起來對瑞士女演員烏斯娜·拉蒂傾述,「我覺得,在她面前哭泣的我非常虛偽,因為我永遠沒有辦法感同身受她的痛苦。老師,可不可以對她說一些話?」
11月8日至10日,烏斯娜·拉蒂攜《每一個女人》在young劇場中國首演,這是一部講述癌症患者的戲。面對現實中的病魔,烏斯娜·拉蒂鼓勵女孩,「我真的希望你和你愛的人在一起,他們愛你,你不是一個人,不要失去希望,你永遠不會孤單。」
德國邵賓納劇院製作、導演米洛·勞與烏斯娜·拉蒂共同編創的《每一個女人》,用一個小而親密的敘事創造了戲劇場域的「溫柔時刻」。劇中,成功的女演員遇到患有癌症的婦女,後者最後的願望是表演最後一次。
《每一個女人》創排之初,劇組訪問臨終關懷醫院,與瀕臨死亡的人交談,「我們遇到了海爾加·貝道,她患胰腺癌三個月了,已經超過原先預估的剩餘壽命。我們問她是否願意參演我們的作品。」
烏斯娜·拉蒂是《每一個女人》編劇也是主演,海爾加·貝道通過視頻參演。舞台大屏留住了她最後的影像、最後的表演。「她非常普通,但就像每個人一樣,她是獨一無二的。看戲時,你會注意到這一點,並愛上她。」
《每一個女人》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敘事手法,觀眾時而忍俊不禁,時而陷入思考,比如以下發生在舞台上的這段對話——
烏斯娜·拉蒂:你看,這是你參加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節目冊。
海爾加·貝道:真有趣,我看到死亡那場戲笑了。導演說:「如果你再笑,你就別演了。」
烏斯娜·拉蒂:你的家人看到你這樣在舞台上表演,會感到驕傲嗎?
海爾加·貝道:我媽媽說:「我女兒,她馬上就要進好萊塢了。」
烏斯娜·拉蒂:你現在覺得這裡怎麼樣?
海爾加·貝道:很不一樣的感覺。特別是因為我不知道首演時,我還在不在這個世上。
2012年,烏斯娜·拉蒂成為邵賓納劇院成員,她曾主演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白絲帶》以及《少女洛荷》《無名之日》等。回憶《白絲帶》,她告訴中國觀眾,「這是我的第一部電影大片,導演非常有才華,其他演員都是明星。沒有人認識我,我幾乎不會演戲,很僵硬。」
《白絲帶》中的一個小場景,烏斯娜·拉蒂反覆拍了近20遍,「簡直是地獄。一整天都在重複拍攝。我驚慌失措,導演會把我趕齣劇組嗎?接着輪到我拍攝大場面,我整晚失眠。最後我說,好吧,我試試,我們拍了一次,突然我再也不害怕。在《白絲帶》,我學會了克服恐懼,這就是電影對我演技的啟發。拍完《白絲帶》,我再也沒有害怕過,無論在舞台還是在鏡頭前。」
不管在哪個國家,演員都面臨激烈競爭,被選中或者被淘汰。烏斯娜·拉蒂對中國同行說,「即便飾演小角色,如果你真的很擅長,就會被看到,這是我的經歷。如果你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小角色也可能非常成功。放鬆很重要,除了演戲,生活中還有其他重要的事。」
如果演員狀態不好,演出又迫在眉睫,該怎麼辦?烏斯娜·拉蒂回答,「無論我處於什麼狀態,都有可能真正地表演,不需要假裝過得很好。演出還有10分鐘就要開始了,我學會了接受各種情緒,這是我的一部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心情不好,但我還是要表演,接受現在的心情,我就是這麼想的。」
作為雙棲演員,烏斯娜·拉蒂直言,選擇舞台角色時挑剔得多,「舞台角色陪伴我很多年,一部戲劇作品、一個好角色,我可能演10年、12年,演一百多場。演電影收入高得多,只需要五六周或者八周就完成了。如果我不想看成品,我甚至都不用去電影院。我非常清楚戲劇對我生活的影響,必須有一個好角色,最重要的是我和誰一起做這件事,誰是我的同事,誰在執導這部戲。戲劇創作沒有等級制度,這是我喜歡的工作方式,我是合伙人,我是導演的搭檔。」
《每一個女人》巡演,讓烏斯娜·拉蒂環遊了世界,「從巴西到印度,從莫斯科到西班牙。我哪兒都去過了,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我去的大多數歐洲國家,我從這個國家的語言入手開啟《每一個女人》。我們在法國用法語,在西班牙用西班牙語,在意大利用意大利語開始《每一個女人》第一部分表演。在我無法掌握語言的國家,我總有點緊張,但仍然有趣,這也和我的搭檔海加爾·貝道小姐的故事有關,不幸的是,她已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