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紅裙唱《卡門》,嘉蘭莎驚艷了上海

次女高音艾琳娜·嘉蘭莎以演繹比才的歌劇《卡門》而聞名,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後,《紐約時報》稱她為「25年來最出色的卡門」。

11月1日在上海音樂廳,嘉蘭莎首秀上海,帶來成名作《卡門》中的多個精彩唱段。英國指揮家卡雷爾·馬克·奇瓊執棒澳門樂團,坐鎮現場。這也是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演項目。

艾琳娜·嘉蘭莎。本文現場圖均由董天曄拍攝。

一襲紅色禮服,點綴數朵大紅玫瑰,嘉蘭莎出現在舞台上,美得讓人挪不開眼。

音樂會上半場具有強烈的民族氣息和戲劇性。《奧爾良少女》《參孫與達麗拉》《薩巴女王》……嘉蘭莎連續帶來柴科夫斯基、聖-桑、古諾等三位作曲家的歌劇選段,歌聲婉轉動人,充滿戲劇張力。

音樂會下半場,三首西班牙鬥牛士舞曲,讓人彷彿置身鬥牛場,充滿西班牙的熱情與活力。隨後,嘉蘭莎華麗唱響成名作《卡門》中的「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塞維利亞老城牆邊」「厄運無法避免」「波西米亞之歌」等唱段,將人迅速帶入那複雜而迷人的世界。

現場全程高燃。達麗拉、薩巴女王、卡門……在刻畫這些角色時,嘉蘭莎沒有過多的肢體語言,完全靠聲音塑形。

「她的表演舉重若輕、收放自如,沒有刻意去做什麼,沒有技巧痕迹,卻讓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她走進人物內心。」樂評人李長纓被音樂打動,聽着聽着,彷彿有千萬朵玫瑰在心中盛開。

「星光閃耀,聲情並茂。」樂評人李嚴歡同樣被嘉蘭莎高貴的氣質和音色折服,感嘆自己有幸在上海音樂廳的舞台見證了她最好的年華,「無與倫比的美妙歌聲,這是真正的diva。」

艾琳娜·嘉蘭莎出生於拉脫維亞里加的一個音樂世家,曾隨母親就讀於拉脫維亞音樂學院。作為德意志留聲機唱片(dg)的獨家簽約歌唱家,嘉蘭莎發行了多張專輯,並多次獲得「回聲古典獎」獎項。

「我喜歡把節目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更古典、更嚴肅,可以展示聲音的能力、作為歌手的藝術性。第二部分,通常會加入更多活力和派對的元素,更容易讓人放鬆。」嘉蘭莎如此介紹音樂會上的曲目規劃。

來上海之前,嘉蘭莎已經被觀眾的熱情包圍。「在facebook和instagram,很多粉絲涌過來說:你終於來了!我感受到自己被愛,非常受歡迎。」嘉蘭莎觀察到,中國年輕人對古典音樂充滿好奇、充滿熱愛,「他們熱情、多彩,喜歡鮮艷的顏色,也喜歡充滿力量的音樂。」

「即便有人宣稱古典音樂已經過時,但只要人們還熱愛古典音樂,還對它感興趣,它就會繼續存在。」嘉蘭莎認為,有些時候,亞洲樂團更加開放,而西方樂團則稍顯固執,「他們會說:我們就按這種方式演奏,我們已經演了100年、200年了,所以要繼續下去。」

這是嘉蘭莎第一次來上海,也是第一次帶着孩子來上海。颱風天氣,雨水不斷,演出前的她在雨中漫步,在有限時間裏打量着這座城市。上海音樂廳悠久的歷史、出色的音效,讓她心醉神迷。而她所住的和平飯店,華麗炫目,讓她穿越時空,好像走進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電影場景。

獲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已經辦了二十多年時,嘉蘭莎連連感嘆,「如果能挺過前五年,已經很了不起;十年,更讓人驚嘆;二十年,則是一個嚴肅的里程碑。」她祝願藝術節,能順利邁向30年、40年乃至50年的輝煌。

「觀眾大聲喝彩,現場有着無與倫比的氛圍,這種舞台就是我期待再次登台的地方。」演出結束後,嘉蘭莎對上海觀眾一頓猛誇。48歲的她笑說,她一定會回來,「我還年輕,還在唱歌,所以在接下來的10到15年里,我希望還能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