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5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2》贏了,我們不能遺忘這群可愛的人

繼《志願軍:雄兵出擊》推出1年後,國慶檔又見第二部《志願軍:存亡之戰》。

上部8.68億的成績跟同類型的《長津湖》系列比只能算是一般。

想必主創們也憋着一口氣,希望在第二部有更大的追求。

影片上映5天,票房破5億,超過第一部的票房,只是時間問題。

導演陳凱歌為本片定下的基調是「文戲武拍,武戲爆拍」。

筆者在第一時間觀看後也認同陳導的這個說法。

電影里主角一家三口只在北京新建的家裡享受過片刻安寧。

甚至他們還沒享受過第一頓團圓飯,便先後奔赴戰場抗美援朝。

不同於第一部從中南海到朝鮮戰場,再到聯合國的全景化敘事。

優點固然是面面俱到,缺點則造成主線不夠明晰。

第二部則完全聚焦於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鐵原保衛戰。

這場戰爭堪稱志願軍歷史上最悲壯的一戰。

當時我63軍已經持續作戰一個多月,能參戰的人員算上後勤只有兩萬多人。

幾乎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即將要面對擁有飛機、坦克、火炮全副武裝的聯軍精銳四個師接近五萬的兵力。

但這一戰避無可避,退無可退。

63軍愛兵如子的軍長傅崇碧(吳京 飾)謹慎地在電話里問彭老總(王硯輝 飾):「守不住會怎樣(鐵原)?」

「守不住,這是要殺我這個司令員腦袋的!」

以下將在盡量減少劇透的情況下,介紹這部電影。

01、 為什麼說鐵原保衛戰是存亡之戰?

抗美援朝的前四次戰役,以志願軍解放漢城的同時將美帝為首的聯軍逼退回三八線以南。

標誌着我軍階段性的勝利。

不過從第五次戰役開始,戰局發生變化。

麥克阿瑟戎馬一生的榮譽在朝鮮6個月被消耗殆盡,他被更熟悉中國軍隊的指揮官李奇微接替。

本片不同於第一部塑造的臉譜化、傲慢的美軍,這部的美軍更強大、更狡猾。

李奇微在朝鮮戰場發明的「磁性戰術」就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他抓住我軍不畏戰、主動出擊的特點。

故意誘敵深入,然後再調轉槍頭並集結多倍兵力攻擊我方軍隊。

李奇微在「磁性戰術」的基礎上,有了一個更瘋狂的想法。

他想讓數十萬志願軍全部留在朝鮮並成為「孤軍」,然後全殲。

這一戰術類似於美式橄欖球中針對對手核心四分衛的「blitz」,簡稱前後夾擊。

影片為此特別穿插了一段聯軍在泥潭裡打美式橄欖球的畫面。

放到戰場上就是聯軍的前鋒部隊直接插進志願軍的後排,和我軍交火,然後敵人再以合圍之勢攻擊。

一旦讓聯軍的戰術發動成功,將會徹底打亂志願軍的戰略部署。

彭老總不愧身經百戰,他冷靜地運籌帷幄。

我軍前鋒部隊繼續前進痛擊敵人,不給敵人前插的精力和空間。

而不是亂了陣腳回援後方,這樣反而會落入圈套。

就算如此,還是有聯軍的精銳四個師插了進來。

他們打擊的目標是當時被稱為「鐵三角」的鐵原、金華和平康一線。

首當其衝便是鐵原,這是我軍大後方的後勤戰略要地,同時也是北朝鮮的交通樞紐。

鐵原背後是什麼?

是鴨綠江。

之後呢?

是中國。

若鐵原淪陷,朝鮮戰爭的天平將傾向聯軍。

而我數十萬志願軍也將淪為案板上的魚肉,徹底失去補給和祖國的支援。

無論從地理、政治、軍事、心理所有的層面看,鐵原的志願軍都不能退。

接着開篇的電話,彭老總問了傅崇碧的年齡。

正是跟燕人張翼德在長坂坡差不多的歲數,送詩激勵道:「當陽橋上膽氣生,嚇退曹操百萬兵!」

裝備、兵力皆跟聯軍天壤之別的63軍一步都沒有退。

他們用血肉之軀建成鋼鐵長城,他們人人都是「猛張飛」!

他們把鐵原城外的戰壕當成護衛祖國門前的最後一道牆,也順便讓聯軍感受一下,什麼tm是嘆息之牆。

鐵原,是志願軍的存亡之戰,「一步也不能退」。

02、 憑什麼打贏這場仗?唯有抵近攻擊

還記得第一部我軍的武器專家吳文正(朱亞文 飾)么?

他是海歸的武器專家,他比誰都明白武器裝備差距對戰爭的影響。

他早在志願軍決定參戰之前便懷疑,我們的軍隊憑什麼打贏這場戰爭?

於是他來到了鐵原的63軍,親自收集志願軍戰士對他監造武器的反饋。

有個年僅19歲的小戰士,向他建議反坦克手雷的準頭不好,說超過10米就扔不準,不過他們自己克服了。

吳文正好奇,你怎麼克服?

小戰士一臉驕傲,我們就在10米左右炸毀過一輛坦克。

你一定在吹牛,我設計的反坦克手雷有效殺傷距離是20米,你如果不是吹牛,你已經犧牲了。

是啊,我們班長就犧牲了。

吳文正頓時明白了小戰士說的「自己克服」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裝備差、炮彈少、物資匱乏,於是一顆炮彈在戰士心裏比自己的命都重要。

只能抵近進攻!用命換差距。

通過兩部電影,吳文正的人物弧光也算立住了。

從懷疑到堅信不疑,也是對我們最可愛的人由衷讚美。

63軍正是用這樣慘烈的一場場以命相搏,硬是沒讓號稱精銳的聯軍四個師佔到半點便宜。

志願軍之所以能打贏這場仗,憑藉的就是無數最可愛的人悍不畏死,他們抵近進攻。

就如一個美國老兵回憶的那樣,「他們(志願軍)沒想着打贏,他們要的是跟我們同歸於盡。」

03、 送你一朵小紅花、一把家的鑰匙和一顆糖

李想(朱一龍 飾)是63軍1營的指導員。

才剛和因戰火失散的妹妹李曉(張子楓 飾)團聚,就要跟着父親李默尹(辛柏青 飾)的腳步前往朝鮮戰場。

面對剛建成的小家,就這樣被拆散。

妹妹哭着追趕父親,沒有了哥哥,沒有了爸爸,這算什麼家?

李曉在跟着伍修權完成聯合國的翻譯任務後,也義無反顧地選擇跟隨父親和哥哥參加志願軍。

臨行前,妹妹把一朵小紅花插在哥哥的水壺上。

花幹了李想也不忍心扔,小心翼翼地夾在筆記本里。

李默尹作為部隊的軍事參謀,為了給彭老總提供一手的戰爭信息,經常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作戰。

他每次執行任務,都隨身攜帶一把北京家裡的鑰匙。

家是他參戰的理由,保家衛國在他心裏從來就是一回事。

當彭德懷老總得知老戰友李默尹的兒子也來了朝鮮。

他摸遍全身口袋只局促地掏出一顆糖遞了過去,這可是從美軍那裡繳獲的。

這顆糖輾轉兩次,被哥哥李想餵給了妹妹李曉,這可是彭老總給的。

無論是小紅花,還是家裡的鑰匙,以及升華主題的那顆來自彭老總的糖。

這可能就是一個志願軍所追求的全部,家國一體也一直是中國人最極致的浪漫和情懷。

後記

第五次戰役是抗美援朝中發生的雙方投入兵力最大的戰役。

基本決定了未來戰爭的走向,那就是把高傲的美國人打到談判桌上。

鐵原保衛戰是抗美援朝中我軍打得最悲壯且最偉大的一戰。

志願軍63軍以慘烈的代價守住了我們的大後方,他們排打散了就地重組,打到全部犧牲就吹熄燈號。

用血肉之軀捍衛了祖國門前的最後一道牆。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

最後,希望那些還在朝鮮的烈士遺體能早日回歸故里。(撰文:木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