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黑馬電影,僅2小時讓觀眾淚如雨下,究竟為何如此觸動人心?

在東亞家庭中,親情往往無聲勝有聲。《姥姥的外孫》便以最簡單的日常生活為背景,描繪出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從一蔬一飯的小事中,能感受到最尖銳的家庭痛點。短短兩小時的電影讓整個觀眾廳淚如雨下。究竟是怎樣的故事,能夠如此觸動人心?

一、 平鋪直敘,真情動人

《姥姥的外孫》講的就是一個住在泰國的華人家庭的故事。阿安是個遊戲主播,看到堂妹因為照顧爺爺得到了遺產,於是決定搬去跟得了癌症的姥姥住,希望能分到房子。

這部電影厲害就在這兒,導演處理這麼複雜的話題,卻用最簡單的方法,從日常生活中展現人物。不追求戲劇衝突,只關注生活中的小細節。

電影前面部分,主要描繪了姥姥勤快、樂觀又有點毒舌的個性,還有她一個人的生活。她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賣了一輩子的早飯,把賺的錢放在一個小罐子里,覺得很安心。因為一個人住,鄰居反而更親近,姥姥對同樣得癌症、無兒無女的鄰居阿玉還能用自己的病痛去安慰她。姥姥看不慣阿安毛手毛腳的樣子,總是忍不住嘮叨一些做人的道理。

阿安是移民四代,已經不會說潮汕話,大兒子阿強的女兒甚至只會說英語,家鄉觀念越來越淡薄。他不懂姥姥為什麼非要吃那家排隊才能買到的炸魚?為什麼不能用微波爐熱茶給菩薩喝?為什麼那麼認真地存錢,是以為買了好墓地,孩子們就會來看她嗎?阿安帶着疑問,在生活的摩擦和碰撞,重新與姥姥建立了親情。

隨着姥姥病情加重,阿安開始明白姥姥的孤獨。姥姥說,她最害怕過年後的第一天,因為那天冰箱里都是剩菜,她一個人根本吃不完。生病以後,她經常夢見父母,醒來時像小孩子一樣哭着喊爸媽帶她走。

姥姥的遭遇,正是許多孤獨老人的縮影。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兒子們,由於種種原因,無法給姥姥足夠的陪伴和支持。到了晚年,姥姥只能獨自面對疾病和內心的孤獨。

電影里,祖孫倆的相處模式特別有意思,姥姥放下了堅強的外殼,露出了脆弱和恐懼。而阿安看到了這一面,成了陪伴姥姥走到最後的朋友。

最後,姥姥把房子給了最沒用的小兒子。阿安本來以為沒戲了,結果卻發現姥姥其實給他留了一筆錢,他沒有留下這筆錢,反而給姥姥買了一塊豪華墓地。故事的結尾,阿安似乎什麼也沒得到,但他其實也在這段時光里收穫了很多。

這故事裏雖然有很多衝突、誤解,但是從頭到尾都沒出現那種尖叫、痛罵或者打架之類的激烈衝突或者戲劇化巧合。相反的,《姥姥的外孫》故事非常克制,做到了不用直接講述就可以讓人感到悲傷和孤獨。

二、真實的東亞家庭

這部電影的原型人物是編劇的家人,因為立足於真實故事所以電影里探討的很多問題都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演姥姥演員烏薩是個徹頭徹尾的素人,她拿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已經76歲了。可能正因為不是演員,烏薩用真心演活了姥姥的樣子,讓我們都想起了自家的姥姥。

烏薩是華人和馬來西亞混血兒。她代表的這類亞洲女性堅守傳統,她們的堅韌和家庭責任感是天生的。

電影里姥姥年輕時過得很苦,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連她自己也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外人」。阿安的媽媽阿秀也是個苦命的女人。不管阿秀怎麼努力,姥姥還是更疼愛兩個兒子。姥姥既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電影通過家庭遺產衝突這個切入口,主要探討了一些日常中常見的話題:比如老人和孩子間的代溝、老人的臨終關懷、個人身份、男女不平等這些問題。真是因為真實,所以這些平淡無奇的劇情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