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勞動觀察】
摘要: 演出的「唯一性」成為不少觀眾選擇到訪上海大劇院觀演的重要原因。
上海大劇院即將迎來26周歲生日。日前,針對新一代觀眾的消費習慣和需求,上海大劇院對3018位受訪者展開調查,並發佈「sgt觀眾文化消費及觀演趨勢調研」。調研發現,在上海大劇院現有觀眾中,女性佔比近7成,18-45歲中青年為主力人群,高頻次觀演人數佔比顯著提升。
追逐「唯一性」,跨城跨國看戲成潮流
通過調研「上海大劇院吸引觀眾觀演最主要的原因」分析發現,演出符合觀眾興趣、演出品質有保障和多元劇目滿足不同需求是對觀眾來說最具吸引力的三個方面。其中,演出的「唯一性」成為不少觀眾選擇到訪上海大劇院觀演的重要原因。
以今年夏天上海大劇院成為柏林愛樂樂團「駐演主戰場」為例,連續7天的頂級音樂盛宴刷新了古典樂多項演出紀錄,成為五湖四海熱議的文化現象。據統計,當時有超10%的境外觀眾和47%的外地觀眾打飛的、坐高鐵來聽音樂會。「柏林愛樂在上海」期間,上海大劇院附近的餐飲、酒店訂單量皆呈增長態勢,上海大劇院咖啡廳也創下年內單日銷售新高,銷售額大幅增長約65%。
上海大劇院成為柏林愛樂樂團在滬駐演「主戰場」。受訪者供圖
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023年到訪上海大劇院的觀眾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除上海本地居民外,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居民到訪比例較高,西南省市中來自四川省和雲南省的觀眾較多,北方地區則是北京市和遼寧省觀眾較多。為一場演出,去一座城,跨城跨國觀演日漸成為潮流,上海大劇院的影響力正輻射全國乃至世界。
跨代共融,高頻次觀演人數顯著增多
從觀眾年齡分佈情況來看,18-45歲的中青年群體是上海大劇院觀眾的主力人群。有趣的是,相較2017年的調查數據,36歲及以上觀眾的比例有所上升,尤其是36-45歲觀眾的比例提升了21.1%,呈現跨代共融的趨勢。
通過對觀眾休閑偏好和觀演消費投入分析來看,上海大劇院觀眾日常文化休閑生活比較豐富,對於現場觀演的偏愛使得他們在文化消費方面的投入較高。其中,「觀看現場演出」、「看藝術展覽」和「看電影」是觀眾日常休閑娛樂生活中佔比最高的選擇。
上海大劇院「別克大師系列」《梵高與我》分享會。受訪者供圖
在文化消費方面,74.1%的調查觀眾每年在觀演方面投入千元以上,其中56.5%的觀眾每年在演出方面的花費在1000-5000元區間內,5000元以上的觀演消費投入觀眾佔比達17.6%。與此同時,高頻次觀演的人數佔比顯著提高,平均每年進入大劇場觀演次數3次以上的觀眾,從2017年的68.4%上升至81.9%,觀演次數在10次以上的佔比達到15.3%。
內容仍是核心,更多「i人」觀眾湧現
調研在對觀演主要動因分析後發現,興趣和內容仍然是吸引觀眾走進劇場的核心,有61%的受訪觀眾在「喜歡的劇團或藝術家參演」的吸引下前往觀演,口碑傳播也成為重要因素,44.8%的受訪觀眾會因為社交媒體好評走進劇場,40.1%則是在周邊親友推薦下前往觀演。
上海大劇院「觀眾文化消費及觀演趨勢調研」部分內容。受訪者供圖
不過,在對觀演同行人的調研中,一個新型的「i人」觀眾群體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他們選擇獨自享受藝術的魅力,並樂於通過網絡平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演感受。對比2017年調查數據可以發現,獨自一人觀演的觀眾比例從4.5%增長至29.6%,上漲了25.1%,成為上漲幅度最大的組別。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關注自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獨自觀演的趨勢在當下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社會風尚下越來越明顯。
此外,本次調研還選取了部分上海大劇院忠實觀眾進行深度訪談,結合定量調查的情況,繪製了4類具有代表性的人群畫像,包括業餘充電派、趕潮追星派、狂熱享受派和沉浸觀演家,他們在年齡職業、偏好內容和文化消費觀念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差異。
頭圖為2024年3月,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攜《吉賽爾》亮相上海大劇院。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