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檔脫口秀節目,你投誰一票?

自2022年《脫口秀大會5》後,沉寂快兩年的脫口秀節目總算回來了,一次還來了倆。分別是愛奇藝的《喜劇之王·單口季》(下文簡稱《單口季》)和騰訊視頻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下文簡稱《脫友們》)。

對於很多喜歡脫口秀的觀眾而言,暫且不論節目怎麼樣,重點是脫口秀又回來了。

《喜劇之王·單口季》和《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海報

《脫友們》這一季的主題「生活的煩惱,用脫口秀說說」,言簡意賅道出脫口秀之於觀眾的意義。生活中的煩惱和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脫口秀通過幽默的方式將這些問題呈現出來,讓觀眾在笑聲中暫時忘卻煩惱,達到情緒上的釋放。同時,脫口秀可以幫助觀眾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煩惱,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煩惱可能就不再是煩惱了。

所以,觀眾需要脫口秀,需要它帶來即時的快樂和放鬆,也需要它陪伴我們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通過幽默來釋放情緒、減輕壓力和增進理解。

兩檔節目的陣容,可以看作是《脫口秀大會》的一分為二。

《脫友們》延續着《脫口秀大會》的基因。《脫友們》的幕後團隊很大一部分來自《脫口秀大會》;張紹剛、大張偉、張雨綺和魯豫也是《脫口秀大會》的老朋友了;《脫口秀大會》的一些老選手,比如呼蘭、徐志勝、何廣智、顏怡顏悅、童漠男、程璐、鳥鳥也都還在,雖然童漠男、程璐和鳥鳥的身份完全變成編劇;整個節目的錄製氛圍、色調和花字,也是《脫口秀大會》的味道。

《脫友們》的「笑友團」成員

愛奇藝的《單口季》雖然是以周星馳為召集人,但周星馳目前並沒有參與節目的錄製,事實上,周星馳與脫口秀關係也不那麼大,關係上有點「生拉硬扯」。《單口季》主要還是靠《脫口秀大會》走出來的一幫幕後主創和老選手支撐,比如節目中的「喜劇老友」王建國、周奇墨、龐博、楊笠(他們的另一身份是不會被淘汰的「四大魔王」,竟然都成「魔王」了);參加《單口季》的不少選手,此前也參加過《脫口秀大會》,包括小鹿、黑燈、唐香玉等。

他們在另一檔節目里,終於不會被淘汰了

兩檔節目同期競爭是好事,雖然「散」本身多少還是有點讓人唏噓。言歸正傳,同檔期競爭免不了對比,你投誰一票?

從賽制上看,《脫友們》是有爭議的。

參賽的脫口秀選手們,首先需要根據自我定位選擇進入不同的「笑圈」,具體分為「哈哈哈大笑圈」、「哈哈好笑圈」和「哈微笑圈」。三個笑圈分別對應了不同的晉級難度和晉級率。

大笑圈,晉級率大於等於50%,適合自信且實力強勁的選手,呼蘭、徐志勝等老選手基本選擇這個圈;好笑圈晉級率為50%,適合自覺水平不上不下的;微笑圈晉級率僅30%,主要匯聚了初出茅廬的新人。

三個圈淘汰率不同

大笑圈和好笑圈,都有1v1的搶麥賽,沒有搶麥自動晉級,pk落敗直接淘汰;如果還有多組選手未比賽,最後一個晉級名額開啟車輪戰模式。

殘酷的賽制,固然可以增加比賽的激烈性,但直接造成兩個負面效應。其一,大笑圈有可能導致選手的「階層固化」——老選手更容易留下來,新選手更有可能被淘汰。如果老選手高水準發揮,觀眾沒什麼意見,一旦老選手不及預期,觀眾一定不會放過吐槽的機會——ta明明講得一般,為什麼沒人挑戰?

有的選手175票淘汰了,有的選手166票無人挑戰

此外,車輪戰對於後上場選手很不公平。顏怡顏悅直接被淘汰了。

其二,1v1淘汰,太容易造成強者pk強者,最終有一個強者被淘汰,弱者pk弱者,最終有一個弱者得以晉級的局面。果不其然,好笑圈就上演了不少這樣的慘劇。比如外國人哈瑞明明講得很好,但沒辦法,對手更強,也只能把他淘汰。

強者pk,就得淘汰一個強者

《單口季》雖然開篇的流程比較無聊,但從賽制上說,它對新人要更友好一些。

第一賽段採用陣營火拚賽制,選手們分別與自己想要組隊的喜劇老友組成四大陣營。選手們可以選擇陣營間的1v1v1v1激烈對決,前兩名晉級,後兩名進入危險區;選手也可以直接挑戰「四大魔王」,挑戰成功直接晉級,挑戰失敗也進入危險區。

相較於1v1,1v1v1v1四進二,大概率可以避免強者pk強者、強者不幸淘汰,弱者pk弱者、弱者僥倖晉級的局面,更有可能是強者攜手晉級,弱者一併淘汰;並且,失利的選手進入危險區,也就意味着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這樣,既可避免誤傷強者,也有利於新人出頭。

1v1v1v1四進二是比較合理的pk方法

當然,脫口秀節目最終還是得靠脫口秀表演的質量說話。

兩檔節目都有那種氛圍型選手,《單口季》的付航和《脫友們》中的哈哈曹,現場都特別炸,分數都特別高。但從微博廣場一看,get不到的人一大堆。

哈哈曹

付航

純粹從文本看,確實看不出什麼太出奇的地方,但一些脫口秀表演就是現場型的,依賴於演員的即興發揮、與觀眾的互動以及現場氛圍的獨特魅力。現場觀看時,觀眾之間的笑聲和反應會互相感染,形成一種集體體驗,增強觀看的樂趣,屏幕前觀看很難有這種體驗。所以,是否喜歡這種現場型表演,見仁見智吧。

對於絕大多數脫口秀表演來說,文本才是最關鍵的。

好的脫口秀文本是什麼樣的?其實還是可以回到「生活的煩惱,用脫口秀說說」這個主題句來,或者用徐崢的話說,它是「現實主義」的。

好的脫口秀通常會圍繞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煩惱展開,比如背井離鄉、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家庭瑣事等。脫口秀演員往往是從自己的經歷或者觀察到的現象出發,講述真實的故事和感受,貼近大眾生活,容易引起共鳴。

有些脫口秀不僅限於個人經歷,還能夠對社會現象進行觀察和評論,通過幽默的語言提出對現狀的看法,引發觀眾對某些社會問題的思考。

雖然討論的是生活中的煩惱,但脫口秀通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僅讓觀眾在歡笑中找到共鳴,還巧妙地提供看待問題的新視角,讓人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和釋放。

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文本質量,《單口季》和《脫友們》那些已成名的、線下演出一票難求、各類綜藝活動不少的老選手們,總體表現要低於預期。

《脫友們》第一期(上),主要是大笑圈的老選手們。既有情懷分,又有話題度,老選手的實力也擺在那裡——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稍稍遺憾的是,好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一個是老選手們「內部梗」(inside jokes)的使用——這個弊病《單口季》的老選手也有。內部梗基於演員之間的共同經歷或特定圈子內的流行語,創作上相對簡單,有時甚至不需要真正的創作,只需提及某個關鍵詞或事件即可引發特定聽眾的笑聲。這種創作是偷懶的。

何廣智

所以,《脫友們》的漫才選手看到何廣智又說起與徐志勝的內部梗,用的是「憤怒」一詞。

更致命的問題是,老選手們的「生活煩惱」,多數已經不是普通人的煩惱了。或者他們的文本里,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已經很稀缺了。

雖然去年脫口秀沒活兒,但徐志勝、龐博等人綜藝也沒少上。成名後的他們會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參與各種活動和社交場合,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捕捉到普通人的生活細節和情感體驗,寫的段子「高處不勝寒」,也不那麼好笑。

老選手還有路徑依賴的問題,依賴於以往的成功經驗和模式,而不是探索新的視角和主題,這也會限制他們的創作氛圍。《脫友們》的老選手至少三個講到健身(這難道是他們接觸生活的少數渠道了?)。像賈耗(雖是老選手、但不算成名)這樣突破舒適區,深耕線下,超越自我的老選手,還是比較少。

賈耗有進步

兩檔節目的老選手還有一個共同表達,就是去年脫口秀節目的境遇。是的,去年大家都很難,成名的老選手覺得自己難,但還沒混出頭的選手不是更難嗎?成名選手們至少可以通過各種副業活得不錯,未成名的基層脫口秀選手遭遇的則是實打實的衝擊,江梓浩的「零活兒就業」道盡心酸。

基層脫口秀演員的生存是真困難

觀眾願意共情脫口秀的處境,但如果老選手的文本大量依託於這種「劫後餘生」的表達,會不會也是一種單一,一種討巧的「勇敢」?那些形而下的生活煩惱,是不是也被屏蔽掉了?

《脫友們》第一期(上),大笑圈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人是大國手;第一期(下),當好笑圈的新人登場後,多了一些普通人的煩惱,可看性才有所提升,鴨絨(也是老選手)、山河、張慧等女性脫口秀演員的整體浮現讓人驚喜。

大國手

《單口季》首期節目有更多新人選手亮相。優秀新人選手的表達,倒頗為契合「生活的煩惱,用脫口秀說說」的理念,都是一些具體的、貼近生活的觀察與體驗,他們以獨特的視角和幽默的方式,將日常瑣事、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等普遍存在的煩惱轉化為輕鬆詼諧的段子,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共鳴與釋放。

比如大老王的大城床還是小城房難題,漆漆的女性吃飯自由,小羅的乙方社畜困境,劉仁鋮為夢想背井離鄉的小人物成長曆程……有的文本不是那麼圓滿,技術不是那麼純熟,但說的是小人物的煩惱,很接地氣,讓人心有戚戚也能開懷大笑。

劉仁鋮

任何喜劇綜藝,都很怕出現「階層固化」和「人才斷層」的現象。希望老選手們不要嘴上說著「終於回來了」,但精力根本沒回來;老選手們也麻煩少點抱團和互捧,這比內部梗還尬,並不是誰線下演出多誰就牛,生活才是脫口秀的源泉;而《脫友們》淘汰了不少不該淘汰了——希望有復活的機會吧,不要讓本就人才流失的節目雪上加霜了。

最後要說一句,雖然對兩檔節目有吐槽,但追是一定要追的,還是很開心脫口秀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