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李玲 近日有外媒報道,美國科技巨頭meta正在與多位好萊塢明星洽談ai語音項目,計劃支付數百萬美元,以獲得他們的錄音和在ai項目中使用其聲音的權利。
參與談判的明星包括朱迪・丹奇(judi dench)、奧卡菲娜(awkwafina)和凱根・邁克爾・基(keegan-michael key)等人。meta計劃在今年9月的connect大會上推出一系列ai工具,為爭取更多研發時間,目前正在抓緊與這些明星談判。
有消息人士透露,meta希望利用這些明星的聲音數據來訓練ai模型,開發聊天機械人,提供諸如數字助理或虛擬好友的服務,讓用戶可與擁有好萊塢明星音色的機械人進行對話。
目前尚不清楚meta與這些明星的談判細節。不過由於語音使用條款存在分歧,meta與一些明星代表的談判幾次中斷。報道稱,meta希望在固定期限內獲得廣泛使用權,而明星代表要求更嚴格的限制。
此番meta如此積極尋求好萊塢明星的聲音授權,無疑是為了避免侵權糾紛。畢竟幾個月前,openai才因此捲入風波。
今年5月,openai發佈大模型gpt-4o,聲稱在語音生成方面取得了突破。這一新版本里共配有5個語音,其中一個名為sky的聲音,被指與知名影星斯嘉麗·約翰遜「高度相似」。
隨後斯嘉麗發文表示,去年9月已明確拒絕openai的配音邀請,對仍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感到震驚、憤怒和難以置信。為維護自身權益,斯嘉麗向openai發送律師函,要求說明sky確切的創造過程。
openai則回應稱,使用的是ai合成語音,屬合理使用範疇,但出於對斯嘉麗·約翰遜的尊重,宣布暫停使用sky語音。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諸多討論。隨着ai語音合成技術的廣泛應用,聲音被收集、合成、製作、模仿甚至篡改的現象越來越普遍。ai技術創新的同時,如何保護包括聲音、肖像和隱私權等在內的個人權利?
南都記者關注到,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送了一起有關ai生成聲音的案件。該案由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理,明確認定在具備可識別性的前提下,自然人聲音權益的保護範圍可及於ai生成聲音。
這是全國首例「ai生成聲音人格侵權案」。本案原告殷女士是一名配音演員,因發現自己的聲音被ai化後,向法院主張五被告侵犯自己的聲音權益。
殷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從未授權過任何人或公司將自己的聲音ai化,但一些電影解說和遊戲解說短視頻使用的卻是基於她的聲音製作的ai配音。
原來,殷女士曾與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合作,錄製了幾部有聲讀物。之後,這家公司又把錄音製品提供給了相關軟件公司用於ai化處理,生成了一款文本轉語音產品出售。而本案被告某智能科技公司採購了這款產品,在未經任何技術處理的情況下,直接對外出售。
今年4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作出一審宣判。法院認為,對錄音製品的授權並不意味着對聲音ai化的授權,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錄音製品中的聲音構成侵權。
最終,法院判決某智能科技公司、某軟件公司向原告賠禮道歉,某文化傳媒公司、某軟件公司向原告賠償損失共計25萬元。此案一審宣判後,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目前已生效。
隨着ai合成技術的廣泛應用,從好萊塢明星到配音師再到每個普通用戶,其實都有可能面臨被ai擬聲、換臉的煩惱,對此該怎麼辦?
斯嘉麗在那份怒斥openai的聲明中寫道:「當我們都在努力應對深度偽造和保護我們自己的肖像、作品、身份的時候,我認為這些問題必須予以明確。我期待以更透明的方式解決問題,並通過適當的立法來確保個人權益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