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贏在了哪裡?孫楠、凡希亞唱自己的歌都輸了,汪蘇瀧更沒晉級

那英到底贏在了哪裡?《歌手》這個比賽本就沒有一個投票標準,沒有任何人能夠說出來到底什麼樣的歌手才能成為本屆的歌王。

當那英最終拿到這一季的歌王之後,我們似乎也發現了歌王的評判標準。

保證不淘汰,堅持去比賽。那英的排名就像過山車,有過高峰,也有過低谷,舞台上偶有失誤,但她就像一個學霸,很會控分,很知道每一場什麼排名不被淘汰,雖也遊走在懸崖邊上,其實也是為了想休息休息而已。哪怕是中間因為患病想過退賽,但她依舊堅持了下來。這種堅持的勇氣,真的值得學習。

足夠的曝光,佔據話題熱度。從第一期到最後一期,那樣無論發揮怎樣,關於她的話題詞總是能夠佔據熱搜榜,人們在關心那英唱的如何和排名的同時,也更加關注《歌手》這個節目。可以說,唱得好的歌手有很多,但是一個歌手能憑藉自己的熱度,帶動起對其他歌手的關注度,帶動節目的收視,這才更為寶貴,也是這個節目想要達到的效果。

懂得賽制,唱歌用腦也用心。那英能拿歌王實至名歸,如果賽制是累計票數或者按累計排名得分,那麼那英的這個歌王確實很難拿到,就是因為那英懂得賽制規則,所以她才在最後一場開始放大招。只能說前面很多歌手經驗不足,把很多驚艷的歌曲唱過了,一次次高光過後,也造成了投票觀眾的審美疲勞,同時也對他們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才有了最終這樣的結果。

孫楠、凡希亞、汪蘇瀧都輸在同一件事上。每個人對《歌手》的這個舞台有不同的理解,孫楠用自己未發表的作品《滴水一生》、凡希亞唱了自己的歌曲《rip,love》、汪蘇瀧也唱了自己的新歌《放逐》,他們似乎對歌王有不一樣的評判標準,更希望一個歌手拿到歌王應該唱自己的歌曲,做自己應該是他們對歌王的理解。拿自己的歌贏得比賽,應該沒有人會拒絕,這是一種榮譽,也是想在舞台上去證明自己的實力。

而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做自己,所以很難和投票的觀眾產生共情。就像是我們平時參加校園歌手比賽投票一樣,別管其他人唱的如何,我們往往就喜歡投自己熟悉的人,或者自己院的人。

人們更喜歡聽自己熟悉的歌曲,很多經典的歌曲第一次聽都沒有什麼感覺,往往就是需要時間的沉澱和歲月的洗禮,而這個舞台沒有時間讓人回味。

孫楠、凡希亞、汪蘇瀧無論唱得多麼好,觀眾投票的時候都有點不記得,印象也更模糊。而那英則選擇了一首觀眾耳熟能詳的《像夢一樣自由》,只要那英穩定發揮,票數絕對不低。本身前幾期那英的發揮並不是那麼好,更有幾場那英還頻繁出錯,觀眾對那英的評判標準在心裏也開始降低了很多,只要這一場她不出錯,那麼歌王必定就是那英的。

對於這樣的結果,那英值得這個冠軍,畢竟這是比賽,能夠研究好賽制,與觀眾產生共情,還能增加節目的曝光度,這個冠軍不給她給誰呢。

最終譚維維的排名比凡希亞還有孫楠還高,這有點不可思議,可能也是《川江號子》也是投票觀眾熟悉的歌,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實在想不出來到底還贏在了哪裡。

每個人對歌王的定義其實不一樣,有人認為歌王應該是會很多種樂器才叫歌王,有人認為飆高音才是歌王,有人認為唱的深入人心才是歌王,也有人認為用好幾種語言把歌唱好才是歌王。

那麼你認為歌王的定義是什麼?這期歌手你覺得什麼樣的排名最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