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墨雨雲間》導演馬詩歌:一次短劇思維做長劇的嘗試

電視劇《墨雨雲間》熱播,收視和討論度居高不下。該劇三位導演中,馬詩歌是最年輕的一位。他曾擔任過多部網絡短劇的編導工作,在《墨雨雲間》之前從沒拍過長劇。

《墨雨雲間》海報

三年前,他在機緣巧合下執導了歡娛影視的短劇《一紙寄風月》。拍完之後,於正向他推薦了一本小說,「我一開始以為他就是跟我『好書分享』,結果一周後他問我:『看完了嗎?我現在要把這本書改成電視劇,我想找一個懂短劇的人來做這個劇本』。」

這本小說正是《墨雨雲間》的原著,「我就這樣,成了接觸這個項目可能除於老師之外最早的人。」馬詩歌笑說。除了導演,他首先成為了這部劇的編劇,「從2021年底開始,第一稿劇本基本是我來做的。」

《墨雨雲間》導演馬詩歌

沒人比吳謹言更適合薛芳菲

從男女主的情感發展模式來說,馬詩歌認為,《墨雨雲間》也和目前同類型劇集比較主流的情感發展模式不太一樣。「這次創作有個很好的點,就是我們沒怎麼受到太多外界干擾。」馬詩歌說道,「比如,很多劇一上來會要求男女主要發糖,尤其是劇情前期,讓觀眾嗑起來才能留住觀眾之類的。但我們這次創作,沒怎麼考慮這個,想得更多是男女主如何完成各自的事業線。而他們的互動,也是建立在他們的人設和關係變化上,不是為了甜而甜。」

《墨雨雲間》劇照

「吳謹言和王星越因為年齡差比較大,一開始大家不會特別看好他們的cp感。」馬詩歌坦言。但王星越非常貼合角色,且善於「用眼睛演戲」。「他的眼神戲的價值很高,因為這個角色很多時候就是在觀察,通過他的眼神和微表情在傳遞那種腹黑邪魅,他的度把握得很好。」

而對吳謹言,他也是不吝讚揚,「我可以說,內娛沒人比吳謹言更適合薛芳菲。她本身就有那種很倔強不服輸的勁頭,同時,她雖然是在復仇,但沒有那種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戾氣,很多時候她還是柔軟脆弱的,破碎感的。」

在馬詩歌看來,吳謹言和王星越其實cp感很強,「因為他們首先符合他們的人物本身,然後劇本給人物設置了各種情感和場景,就順理成章。所以可能不是吳謹言和王星越有cp感,而是薛芳菲和蕭蘅有cp感。」馬詩歌笑說,「當然,他倆在片場關係也非常和諧,經常在片場都是用方言交流,就有點像他倆之間的一種密碼。」這種日常的默契,在馬詩歌看來,對演員很好,他們會不自覺地帶入到表演中。「而且他倆都是那種特別喜歡琢磨和設計角色的。只要拍他倆的戲,我就看他倆即興互動,碰撞出更多好的表演。」

《墨雨雲間》劇照

總導演自帶鼓風機

《墨雨雲間》的總導演侶皓吉吉,此前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太子妃升職記》,其個人風格十分強烈突出。「吉吉導演作為總導演,白導(白雲默)和我這次是統一在他的美學風格之下的。」馬詩歌說道。

在他看來,侶皓吉吉極其擅長拍攝情緒渲染和爆發的戲。「他的風格很貼合薛芳菲內心那種奔涌的情緒。而且這個戲裏很多角色,比如長公主,前夫哥,他們很多時候要呈現的情緒情感都是大開大合的,那這種時候除了靠演員的表演,視聽語言的氛圍烘托也很重要。」

《太子妃升職記》劇照

為了完成這種情感和氛圍的呈現,侶皓吉吉在工作中極其細緻。在馬詩歌的觀察中,比如演員躺在地上衣服怎麼擺,他都是親自上手;衣服被風吹起來,是哪些部分吹起來,吹到哪個角度,他也要讓人用魚線去拉到他理想的位置。

《墨雨雲間》劇照

連鼓風機都是侶皓吉吉自帶的,馬詩歌透露,「我第一次見導演自帶鼓風機進組,因為他覺得劇組的鼓風機都不行,衣服吹起來飄動的感覺不夠柔,達不到他的要求。」侶皓吉吉以前做時尚攝影,用的鼓風機是時尚攝影現場用的,「那個牌子的風機就是比較神奇,比如說把衣服吹到懸停在半空,但卻沒有那種很猛很硬的感覺。」馬詩歌感慨,「在沒有接觸吉吉導演之前,可能別人會覺得,不就是拿鼓風機吹嗎?誰不會?你接觸了他就知道,真不一樣。」

採訪最後,他提到在網上討論度頗高的「琴試」一場戲,基本整個呈現都是侶皓吉吉的智慧。「比如彈琴的過程中,出現了飛天女神、惡魔、蝴蝶、草原,一開始這些是劇本里沒寫的,劇本有一些薛芳菲和沈玉容過往的閃回穿插其中,就相當於在彈琴過程當中把那些前史講給大家。但吉吉導演看劇本的時候,覺得情緒還不夠,需要用視覺的方式來更好地展現人物內心的掙扎。所以現在的呈現,是吉吉導演自己親手寫的,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墨雨雲間》劇照

短劇思維做長劇

在《墨雨雲間》的創作中,馬詩歌很清楚,這個故事本身是被納入一個成熟的類型中的,「類型成熟好處是,受眾明確;壞處是,競品多,這類作品太多了。」如何破題,就要在完成一個類型的規定動作之外,在經典橋段里找創新點。

他以劇中姜若瑤給自己下藥陷害薛芳菲的情節舉例,「按常規寫法,應該是女主叫來一家老小,在眾人面前舌戰群儒,洗清嫌疑的戲。但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確實覺得這種戲太多了,觀眾都能猜到,且敘事效率不高。所以我們把它改成了薛芳菲和姜若瑤閉門推演。」在不丟失劇情信息量的同時,通過「推演」這個情節,加快敘事節奏,完成該完成的戲劇任務,但情節又相對新穎一些。

除此之外,另一個劇本創作難點是反派人物塑造。「反派是很難寫的,我們不希望把他們塑造成紙片人,希望能呈現反派背後的人生和邏輯。我們在怎麼寫好沈玉容、長公主、季淑然等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不管拍還是寫,都要把人物做到極致。這是於老師一直在跟我們講的。」

《墨雨雲間》劇照

以長公主這個人物為例,在編劇團隊最早的設定中,她是個行事張揚又讓人捉摸不透的人,「捉摸不透才有迷惑性,才能製造足夠的壓力。甚至公主到底是愛沈玉容還是把他當作一個玩物,也讓人猜不透,這是我們想呈現給觀眾的感覺。公主這個角色你越往後看,越會發現她殘忍背後的苦楚,看到她的複雜性。瘋是她的保護色,隨着劇情進展,她隱藏在瘋背後的東西,會慢慢被揭示出來。」

現在回頭看,馬詩歌佩服於正的前瞻性。「很早之前,歡娛影視就看到短劇市場的上升勢頭,並開始製作短劇。於正老師還預感到,未來長劇觀眾的口味會變,所以才嘗試着在長劇的創作中,加入短劇思維。」在創作《墨雨雲間》劇本時,馬詩歌坦言他運用了不少做短劇的思維。

「短劇一般一集十幾二十分鐘,整部劇大概兩百分鐘。受篇幅所限,要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講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這會訓練短劇的創作者必須在短時間內給出足夠精彩有效的情節。」馬詩歌說,「短劇一般沒有明星卡司,製作成本也相對低廉,那靠什麼吸引觀眾?只有劇情。劇情是短劇唯一的武器。」

但馬詩歌也強調,劇情足夠吸引人,故事節奏足夠快,不是短劇的專屬。「美劇的信息量很大,敘事節奏很快,但沒人會說,美劇像短劇吧?」他指出,以前觀眾對長劇寬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明星演員陣容。但現在,觀眾對劇情的精彩和敘事效率要求更高了。「所以在我看來,並不是機械地把短劇方法論放到長劇創作中,而是長劇在回歸靠劇情吸引觀眾的正確創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