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夢現場」,看到電影與城市生活融匯的新可能

通過「電影+展覽」的創新嘗試,阿里影業不僅在電影藝術與城市生活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新的橋樑,也在電影宣發領域開創了新的模式,為電影和現場演出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創新思路和實踐路徑。

讀娛 | yiqiduyu
文 | 零壹

「電影是夢,並且你永遠不會忘記。」

這是斯皮爾伯格在自傳性質電影《造夢之家》中借角色之口說出的對電影的定義。從外星人et到恐龍復活、再到童話故事《圓夢巨人》與描繪未來虛擬現實世界的《頭號玩家》,這位大師用一生的作品對電影「造夢」本質進行了深刻詮釋——通過電影藝術家澎湃的情感投射、高超的表達手法以及無限的想像力,以視聽藝術構建了一個個讓觀眾不舍醒來的光影夢境。

近期的上海正處於電影節的火熱氛圍之中,其中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展覽也將目光對準了電影的「造夢」本質。6月14日,由淘票票、大麥藝展鴻圖聯合出品、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特別支持單位、pin studio主辦的「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在上海iag藝術院線正式開幕。此次藝術展將從6月15日持續至9月17日,以7大主題單元彙集30餘個國內外頂級電影ip,呈現了大量電影產業珍稀展品。據悉,本次展覽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影藝術群展。

以「造夢現場」為題,這場藝術展顯然並不願局限於呈現電影成片的美學,而是試圖回到「夢開始的地方」,為影迷和大眾將電影創作幕後的神秘面紗徐徐揭開。而從另一角度而言,作為一次電影+線下展覽的融匯創新探索,也為雙方產業的未來發展找到了新的可能。

1

造夢現場,聚焦「第七藝術」夢開始的地方

電影「造夢」的過程,是將無窮的想像力和靈感不斷解構重組,以綜合性的藝術手法一步步落地為影像的過程。此次「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通過幻視(vision)、切片(slices)、時間錨點(time anchor)、構築(construct)、角色(character)、關鍵幀(keyframes)、場域(field)管虎導演特別展區等7大主題單元的展區設置,將這一「造夢」過程進行了全景式的呈現。

從主題到展區設計來看,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就是具象化呈現了電影創意巧思的起點,讓觀眾直觀體驗電影經典的造夢過程。在進入展區後首先感受到的幻視(vision)單元里,觀眾將看到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創作《終結者》《阿凡達》《異形2》時的大量前期手稿、設計資料,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中魚人的早期設計理念,以直觀方式了解到這些斑斕幻想落地的過程。

本次展覽彙集了30多個頂級電影ip的幕後珍稀資料,其中不少內容都是首次得到披露。構築(construct)展區中披露了《封神第二部》中的部分關鍵幀概念設計,角色(character)展區中的《哆啦a夢》系列電影原稿 、《加菲貓家族》的人物設定圖、場景概念設定圖等幕後珍藏也是首次與觀眾見面。在這些珍貴的資料的呈現中,觀眾也得以清晰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電影創作細節與工業體系的差異。

展覽現場觀眾的另一大直觀感受則是電影藝術跨越時間的長度和厚度。從《火車進站》開始,電影的歷史不過百餘年歷史,但其異彩紛呈卻不遜於任何藝術類別,這也是電影被稱為「第七藝術」的原因之一。時間錨點(time anchor)通過匯聚國內外多位電影巨匠的珍貴手跡、照片、書信、原稿等,為觀眾搭建了一座通往過去的橋樑,使人們能夠直觀感受到電影史上重要事件的痕迹,以及這些事件如何與電影產業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緊密相連。
從場景、人物設計稿到故事板等等細節,本次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對電影藝術的產出過程進行了多元化展示,帶領觀眾往返穿梭於電影藝術的創意起點、歷史長河和產業幕後。不僅如此,展廳現場還有許多趣味布置也讓不少觀眾駐足拍照留念,在小紅書、微博等平台上颳起了一陣「打卡」熱潮。

自誕生至今,電影這一事物本身既是藝術內容,又具備明顯的工業化、現代化產業特徵。本次藝術展成功呈現了電影藝術與技術、傳統與現代、情感與理性交織的複雜多元屬性,既是一次對電影藝術幕後的呈現,也是一次打造全新城市藝術生活方式的創新嘗試。

開幕當天,剛剛在戛納電影節收穫「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的電影《狗陣》主創團隊導演管虎、出品人兼總製片人梁靜、領銜主演彭于晏、主演周遊也來到了藝術展現場分享觀展感想。「它不僅能夠喚起很多不了解電影的人們對電影的熱情和樂趣,對於創作者而言,也可以成為激勵我們堅持往下走的力量。」管虎導演認為,「造夢現場」的記錄和沉澱無論是對於觀眾、創作者還是電影行業來說都具有積極的價值意義。


2

電影與展覽藝術如何融匯共振?

除了上文提到的「挖掘大眾未曾熟知的電影背面,讓大眾對電影產業有更深理解和情感鏈接」這一層意義外,「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所展現的魅力既不等同於電影本身,也與常規的插畫展、ip展體驗有所差別,從藝術感染力角度而言,這種獨特體驗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經過精心策劃而產生的融匯效應。

「造夢現場」讓行業發現,通過精心的主題策劃和展區布置,能夠打造出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和直達情感的震撼效果。例如在走進幻視(vision)單元時,首先看到的是喬治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這部歷史首部科幻片讓觀眾早在人類登月的67年前就「飛上月球」,電影堪比魔術的早期布景特效被投射在一百多年後的高清顯示屏上,屏前還有攝像頭對準屏幕進行拍攝,這種設計本身就構成了一種獨特、實質的科幻感。

還有「切片」和「場域」等展區單元,通過將影史標誌性作品的靈感瞬間與當代藝術手法結合,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沉浸式體驗。「切片」展區以《24幀》等作品為引子,結合影像裝置讓觀眾彷彿穿越時光隧道,直接感受到了電影藝術的純粹與創新精神;而「場域」單元則通過管虎導演的特別展區,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八佰》與《狗陣》的創作細節。

在此次「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中,互動性體驗的構建也是其核心亮點之一。在開展期間,淘票票會不定期地舉辦造夢論壇、黑屋放映、影像藝術交流專場、電影播客周、電影青年職場漫談等一系列特別活動,分別聚焦於電影藝術討論、產業發展以及電影人職場等多個領域;此外,展覽還邀請到孫陽、大鵬、陳永勝、楊潤澤、克里斯·帕拉特、史彭元、周遊等導覽星推官為觀眾做不同章節的語音導覽。

這些互動環節不僅豐富了內容的層次和深度,還極大地增強了展覽的吸引力和大眾參與度。藉助這些互動活動,藝術展不僅深入展現了電影藝術的魅力,也打破了傳統展覽的單向觀賞模式,建立起一個電影產業與大眾直接對話的開放平台,側面促進了藝術與大眾城市生活的融合。

"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以其獨特的策展理念和豐富內容,為影迷和展覽愛好者都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拓寬式」體驗——讓影迷親身體會到了展覽藝術帶來的獨特魅力,將展覽納入自己的城市生活方式之中,也通過拆解和展現電影這一造夢藝術的產出過程,讓電影的深層魅力走進了更多人的內心。


3

搭建銀幕與生活的橋樑
阿里影業雙向賦能宣發

此次淘票票「造夢現場」電影藝術展,已經是阿里影業第三次攜手上海國際電影節落地電影藝術類展覽。

2021年的電影海報藝術展精選近十年來百餘幅兼具藝術性與商業性的中國電影海報,燈塔專業版還在現場發佈了《中國電影海報數據分析報告》,從角色數量、情緒表達、主色調偏好等角度對電影海報進行了數字化「解碼」;2023年的「aigc海報創作單元」則聚焦了ai這一新興生產力在海報環節的運用,展現了aigc 推進影視工業化的最新成果。

從海報數據、aigc、再到本次的「造夢現場」,是從電影業的一個齒輪開始、到新生產力的聚焦、再到藝術美感和產業幕後的全景式呈現,阿里影業對於電影展的探索是層層遞進的。

數次「電影+展覽」的融合嘗試不僅帶來了新穎的藝術體驗,也是阿里影業運用其在電影產業和線下演出展覽產業宣發優勢的生動體現。近年來,無論是影視宣發還是演出宣發愈發「內卷」,這種現象從根本上而言是源自線上+線下娛樂消費內容量激增,用戶對海量宣發信息的敏感度降低,要在這種「內卷」中突出重圍,宣發模式的創新探索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路徑。

「電影+展覽」本質上構建了一種全新的宣發場景和模式,「造夢現場」不僅為電影作品提供了展示平台,還通過豐富的互動體驗和幕後揭秘增強了電影與觀眾的情感連接,進而通過「用戶打卡」產生的社交媒體效應催生更廣泛的傳播。例如在本次展覽中,正在熱映的電影《狗陣》中的重要道具摩托車也得到特別展出,觀眾得以通過實物深入理解《狗陣》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也能在心理層面上與電影產生更強的情感共鳴。

而在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上映期間,阿里影業便聯動大麥藝展鴻圖推動了吉卜力工作室物語沉浸式藝術展在上海全球首站落地,吸引了大量電影愛好者、藝術探索者以及吉卜力粉絲參與,成功帶動了熱映影片和展覽的雙向熱度,互推效應顯著。

電影行業與演出展覽領域跨界較大,落地難度不低。阿里影業作為同時覆蓋電影與演出雙重業務場景的互聯網娛樂公司,兼具淘票票與大麥的龐大用戶基礎和多元化業務布局,加之強大的市場推廣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數據產品能力,使其能夠在電影和演出內容投資製作、宣傳發行、票務運營、ip及衍生品服務等多個維度實現資源的有效協同,從而在行業競爭中構築起堅實的競爭壁壘。

通過「電影+展覽」的創新嘗試,阿里影業不僅在電影藝術與城市生活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新的橋樑,也在電影宣發領域開創了新的模式,為電影和現場演出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創新思路和實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