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劇傳「新聲」,專場演出座無虛席

展楚劇之美,綻青春風采。6月8日、15日,「戲苑夏之曲」青春專場——武漢市青年藝術人才培養成果展示分別舉行陳曉檬、鄧雅倩專場。在武漢楚劇院楚樂戲苑,兩名青年楚劇演員為廣大戲迷送上經典折子戲。他們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一腔一調讓觀眾沉浸式享受楚劇之美。

陳曉檬。劇院供圖

楚腔雅韻,集中呈現楚劇青春風采

「雉尾生」呂布的雄姿英發,「官生」劉彥昌的莊重端正,「巾生」梁山伯的瀟洒儒雅……6月8日,在「三『生』有戲——武漢市青年藝術人才陳曉檬專場演出」中,陳曉檬給大家帶來《小宴》《寶蓮燈·華岳廟》《訪友》三出經典折子戲。演員運用多種表演形式,各不相同的眼神、身段、唱腔,分別演繹了三個特色鮮明的人物,呈現「官生」「雉尾生」「巾生」這三個京劇小生行當的獨特魅力。

陳曉檬。劇院供圖

陳曉檬是武漢楚劇院當家小生,國家二級演員,入選武漢市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計劃,曾獲湖北戲劇「牡丹花獎」、湖北省楚劇藝術節「表演一等獎」等獎項。陳曉檬主攻文小生,他扮相俊美,嗓音圓潤,表演細膩,樸實自然。當天的表演,他以精湛的技藝和充沛的感情,將劇中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經典唱段更是以全新的形式煥發出勃勃生機,演出現場觀眾的掌聲連連不斷。

6月15日下午,「清音之約——武漢市青年藝術人才鄧雅倩專場演出」現場座無虛席。隨着演出拉開帷幕,鄧雅倩一襲白衣,用如泣如訴的演唱和矯捷輕盈的身姿,演繹《李慧娘·鬼怨》女主人公李慧娘的傳奇愛情故事。《爛柯山·夜夢冠帶》中,鄧雅倩飾演的崔氏無論是唱腔、念白還是表演都情感充沛、張力十足,細膩而又誇張地達到了「一人在場,滿台是戲」的效果。

鄧雅倩飾演《爛柯山·夜夢冠帶》中的崔氏。葉飛艷 攝

鄧雅倩自11歲進入武漢藝術學校與楚劇結緣,至今已有20年。她於2008年進入武漢楚劇院,主攻閨門旦,為國家二級演員,入選武漢市藝術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曾獲湖北戲劇「牡丹花獎」、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優秀演員獎」、武漢藝術人才「江花獎」等。

當天,鄧雅倩為廣大戲迷送上經典折子戲《李慧娘·鬼怨》《爛柯山·夜夢冠帶》《荊釵記·雕窗投江》。她扮相端莊大方、嗓音圓潤、表演樸實,善於刻畫人物。演出中,通過楚劇高腔獨特的音樂張力,分別展示「李慧娘」「崔氏」「錢玉蓮」三個不同人物命運的女性,留有清新雅緻的餘音,展現其曼妙的舞姿倩影。

薪火相傳,青年演員接續傳承

兩場專場演出均由第三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余維剛擔任專場演出主持人,還有楚劇名家吳波、張一平,贛劇表演藝術家塗玲慧現場點評,說行當、說劇目、說演員,進行深度解讀,讓現場觀眾全方位立體感受到青年藝術人才風采。

楚劇是湖北的地方戲曲主要劇種之一,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藉助一代代演員的精湛表演、傳承與創造,楚劇得以穿越時空不斷煥發「新聲」。

吳波(左)現場點評。劇院供圖

「這是對我學習成果的一次展示。三個戲集中演,不同人物有不同風格,每個戲的『手眼身法步』都不一樣,很考驗我的表演和把控能力。」演出前,陳曉檬在楚劇前輩的指導下,進行了大量的排練,力求精益求精。其中,《小宴》特邀山東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葉(盛蘭)派小生第三代傳人王銘指導。《寶蓮燈·華岳廟》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楚劇代表性傳承人榮明祥親授,並在楚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吳波的精心指導下排演而成,陳曉檬在表演及唱腔上得到了老師們的真傳,博採眾長、勤學苦練,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張一平(左)點評,余維剛主持。葉飛艷 攝

著名楚劇表演藝術家張一平現場點評、分享鄧雅倩學習楚劇背後的故事。年近八旬的張一平在現場飽含深情地說:「專場演出只是對日常學習成果的部分展示,『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幕後還有着更多大家未曾見過的辛苦努力。」她透露,為了找到最恰如其分的舞台表現,鄧雅倩曾綁上沙袋邊跑邊唱,反覆練習,常常練得汗流浹背,才有了今天觀眾欣賞到的輕盈飄逸的身姿。鄧雅倩還向贛劇表演藝術家塗玲慧學習經典名劇《荊釵記·雕窗投江》。該劇為贛劇青陽腔劇目,而江西青陽腔與湖北清戲同屬高腔,在藝術上有着內在的關聯。

台上台下的青年才俊、青春面孔成為演出中亮眼的色彩。據透露,兩場演出的配演演員也以年輕人為主。「楚劇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年輕人才的培養。」武漢楚劇院負責人表示,秉持着「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要目標明確、計劃周密、內容豐富」的理念,楚劇院悉心培養出一批藝術造詣深厚、創新活力四溢、市場認可度極高的青年戲曲演員,為楚劇戲曲事業發展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

(葉飛艷)

【編輯:陳明】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