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限制級戰爭大片,實際是「四人行」文藝片?網友:標題黨片子

好大一個噱頭。

海外上映以來就被網友熱炒,國內終於上映:

美國內戰

civil war

院線表現來看,不夠熱。

票房327萬,排名僅第8位。

原因大概是兩個:

一,已經提前流媒體上線;

二,口碑崩盤,不少人表示大失所望,「美國內戰」這片名就是個標題黨。

這或許也是這部電影註定的命運:

政治性壓倒故事性。

所以你能看到目前這部片兩極的評價:

罵的。

是因為在片名勾引下,想看美帝崩裂的心情達到了頂點,結果劇情小打小鬧,沒得到滿足。

贊的。

是因為在一個鏡頭裡,他們得到了滿足。

這是在主角團穿越火線時,遭到盤問:

-你從哪來

-香港

-哦,中國的(「嘭」一槍)

用一種白人至上、屠殺亞裔的方式,變相承認了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讓一部分觀眾看嗨了。

也讓這部極為分裂、挑釁意味十足的電影,在缺乏共識的當下,竟然在中國和美國兩邊實現了通吃。

你能看到。

圍繞這部電影的討論,無論好評差評,絕大部分都是政治,是立場,是投射在電影中的企圖心。

但今天,sir想從一個冷門的角度切入:

談談這部電影本身。

(今日份黑色笑話,就電影談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冷門了。)

01

要評價《美國內戰》,第一個關鍵詞是:

a24。

一個另類、小眾的電影廠牌。

當然,自從《瞬息全宇宙》拿下奧斯卡金像獎後,它已經不完全是小眾了。

a24出品的電影,給人的觀感總是:怪。

天馬行空的《瞬息全宇宙》。

黑白畫面、隱喻晦澀的《燈塔》。

風景美如畫、故事陰間的《仲夏夜驚魂》。

總之。

別用好萊塢的常規套路去預測故事發展,a24的出現,就是來顛覆套路的。

也難怪《美國內戰》口碑撲街。

這是a24首次登陸內地銀幕,雖然在資深影迷群體內部有一定知名度,但更廣大的觀眾根本還沒有做好心理預期。

還是當成一部常規好萊塢大片去期待:

應該要有戰爭大場面吧,應該要解釋清楚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吧,應該要有阿湯哥、威爾·史密斯那種形象正面的末世英雄吧。

△ 《世界之戰》《我是傳奇》

結果:

統。統。沒。有。

電影採用了一條相當邊(低)緣(成)化(本)的故事線:

從戰地記者的視角,側寫這場戰爭。

本以為的戰爭片。

啪,給你換成了公路片。

那心情可能就像是你下單了蘋果筆記本,結果發貨過來的是蘋果和筆記本。

所以sir要先打預防針,買票之前要搞清楚:

電影最大的場面,基本已經剪到預告片里了……

02

第二個關鍵詞:內戰。

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也來自於,現實里不爽美國,希望在電影中得到報復。

這也不能全怪觀眾。

畢竟電影的宣傳都在地突出這一點:

港台譯名,搞事能力穩定發揮。

預告片也說:帝國終有落幕時。

結果一看電影:就這?

既不夠慘,也不夠亂,美國也沒有終結,不解氣啊!

不過呢該說不說,這種期待一開始就錯位了。

因為,內戰可能會改變歷史進程,也勢必造成傷亡。

但內戰,未必代表着國家的衰落或者滅亡。

西班牙內戰之後。

西班牙這個國家還在。

△ 《潘神的迷宮》就以這段歷史為背景

而對美國來說,內戰也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

19世紀美國的南北戰爭,英文字面意思就是「美國內戰」(american civil war)。

這場內戰後,美國好像沒有衰落,更沒有毀滅。

倒是摧毀了南方的奴隸制。

△ 《亂世佳人》

所以說,期待在《美國內戰》中看到一場內戰就毀滅美國,有點不切實際。

就算是叛軍攻入華盛頓。

也不過是,推翻了一個政權,又豎起另一面旗幟:

一個新的「美國」,取而代之。

△ 只剩兩顆星的星條旗

《美國內戰》的「戰」,屬實是小打小鬧。

而這,正是a24非常有效、取巧又省錢的操作方法。

它沒有交代內戰的起因。

沒有呈現政府軍和起義軍/叛軍的規模戰爭。

也完全沒有站邊。

這對類型片的普通受眾來說,觀感極不友好,但也恰恰就是a24一貫的操性,另類,反叛。

如果說好萊塢一貫的電影是英雄主義。

那麼《美國內戰》則擺出了截然相反的姿態。

03

電影完全放棄了救世或自救的心態,也不對交戰的雙方做道德判斷,區分所謂的正義和非正義。

內戰的起因還重要嗎?

片中的西部聯軍,由加州和德州組成。

要知道在現實中,這兩個州分別是美國左派和右派的大本營,你想不到,有什麼理由能讓他們攜手起來對抗華府。

但這也是導演故意而為之。

如果給出一個理由,就相當於給出了預測,究竟什麼會引發美國分裂。

但任何的預測,在複雜的現實面前,註定都顯得淺薄和可笑。

正因電影沒有一個明確的理由,它可以包含一切可能性。

△ 導演亞歷克斯·加蘭接受the daily show的採訪

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影有些類似於《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沒有拍正面戰場,也沒有交代這場戰爭是怎樣發生的,它只從一個很小的視角,觀察戰爭下人的生存狀態,人性異化後的面目。

《美國內戰》呈現出了幾種人的心態。

一種是,犬儒主義

主角團一路上見到的都是斷壁殘垣,殺人如麻。

來到一個小鎮,這裡竟然一切照常,感覺內戰從來沒有發生過。

男主感嘆彷彿來到了twilight zone。(「陰陽魔界」,一個美國著名的影視ip,講述一些異次元空間的怪事)

問:你們不知道美國打仗嗎?

答:懂,但我們置身事外。

這就如同是《鬼子來了》里掛甲台的村民。

他們活在自己小小的天地里,哪管外面的滔天巨浪。

另一種是,理想主義。

少女傑西,沒有防彈衣、媒體證、高清數碼相機。

但她想要記錄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一切。

追隨自己的偶像李·史密斯(克斯汀·鄧斯特 飾),前往最為兇險的華盛頓特區。

她當然是抱着滿腔熱忱的新聞理想。

還提到了自己的另一個偶像:

李·米勒。

二戰時期最富盛名的的女記者,她曾將集中營里的慘狀用相機拍攝下來,再一張一張附上文字解釋傳回雜誌社。

△ 李·米勒在希特拉的浴缸里洗澡

然而理想的傑西,也是天真幼稚的。

真到了第一現場分分鐘把她嚇尿。

而第三種,也是與電影風格最契合的:

虛無主義。

不少觀眾吐槽該片女主克斯汀·鄧斯特的表演獃滯空洞,讓人無法共情。

事實上sir認為她表演得正合適,並且這個角色也是全片最完整的一個角色。

很簡單。

她麻木的態度,來自於她的抑鬱。

插一嘴,克斯汀·鄧斯特不僅是大家熟知的「蜘蛛俠女友」,還曾憑藉《抑鬱症》拿下戛納影后,演技還是過硬的。

開頭她遇到傑西的第一場戲,在抗議現場,一顆炸彈被引爆,人群瞬間被炸出血肉模糊的殘肢。

第一次遭遇這陣仗的傑西已經魂飛魄散了。

她呢,炸彈爆炸後第一反應是,面不改色地掏出相機:

咔嚓。

這是個久經考驗的戰地記者的基本素養:對死亡脫敏。

但她的冷酷,僅僅是一種專業性嗎?

傑西將她視為偶像,因為她年紀輕輕就已經拍下重磅照片而成名,二十多年來不停奔波在各種戰場。

可是她一次次的新聞報道傳回美國,真的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嗎,真的達到了反戰的效果嗎?

如果真的有一點點作用。

那麼眼前的這副景象又怎麼解釋。

她的同胞還是這麼狂熱、偏執、無知,人性根本是一頭開水澆不透的死豬。

這才是她抑鬱的根源。

換句話說,她的抑鬱症是一種政治性抑鬱。

她當然不是一個貪生怕死、追名逐利的人,如果是,她有一百種賺錢的方式可以選擇,而不是進入到風險與回報極度不成正比的戰地記者行列。

最初,她肯定和傑西一樣懷揣着新聞理想。

但理想總要建立在一種願景之上:

你相信你做的事有意義。

你相信正義是可以實現的。

但如果這一切都是徒勞,意義變成了荒誕,人面對的是不可改變的非人的現實。

那麼就如同她的上司對她說:現在構成你的就是existential(存在主義)。

所以。

她為什麼決定前往華盛頓?

搶頭條?新聞自由?歷史使命?

都不如這個原因更直接:

她就是為了「自殺」。

她已經感知不到新聞的意義,但理念坍塌之後,她也無法為另一種意義而活。

於是只有在原來的軌道上無能地發泄:死磕新聞,至死方休。

電影的調子便是和女主的心態一樣。

既迫切,又抽離,又戲謔。

有一場戲,子彈從耳朵邊嗖嗖地飛過,女主正在士兵旁邊抓拍。

但突然,她的注意力轉移到小小的野花上。

這真是非常抑鬱症的一種表現,那麼接近死亡,卻又覺得那麼平靜美好。

電影中,導演還採用了特別跳脫的手法。

比如一邊是屠殺,一邊放着歡快的音樂。

比如正在最激烈地交火,卻不停插入黑白靜止的抓拍照片,對「正在發生」造成一種離間效果。

一個有意思的鏡頭。

有位士兵染着頭髮,塗著彩色的指甲油。(盲猜是加州來的,不像是德州)

你知道,這色彩背後,很可能代表着某種性向、主張和意識形態。

但如果只看照片,這一信息被完全地隱去了。

所以,哪怕在客觀記錄之中,也不存在絕對的客觀。

當你看到:

士兵全副武裝,記者也戴着印有「press」的頭盔;

士兵換彈夾,記者的相機也要換膠捲;

士兵開槍,和記者按下快門拍照,都叫「shoot」……

導演不再賦予新聞報道正義、熱血、「記錄的力量」這些價值。

而是以一種虛無的態度。

將記者與士兵並置,彷彿他們都是這場戰爭中無情的機器。

那麼。

導演是在「黑」新聞媒體嗎?

倒也不是。

甚至電影真正要說的,根本也不是戰爭,而就是像女主那樣莫名的虛無感。

與其說《美國內戰》是對未來的預測。

不如說是,過去幾年來,創傷心態的投射。

電影的一幕幕,對美國觀眾來說或許就像情景再現:

總統不再服眾。

就像川普上台以來,給美國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撕裂,各地打出標語#not my president

叛軍攻入白宮的場面。

讓人想起2021年的國會山騷亂事件。

民粹日益興盛,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過去想都不敢想的魔幻正在現實里發生……

面對這樣的秩序失控,美國人,尤其是自由派精英們,感到了無能為力,好像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逆轉逐漸割裂和極化的政治氛圍。

就像片中一群手持相機穿過交戰區的記者,只能落入「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境地。

這種創傷的經歷,才是《美國內戰》情緒的來源:

必須切割原有的那部分熱情、敏銳和關切。

以一種更麻木的心態,才能應對此起彼伏的衝擊。

這是中國觀眾在看《美國內戰》難以共情的原因。

但話說回來。

這也不太難理解。

只要回想一下,當你隔離在家中的那段日子,面對手機里不斷傳來的,令人擔憂和憤怒的信息。

是否也感覺到了心理過載?想切斷對現實的共情力?尤其是當你知道,其實自己什麼也做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的時候。

或許當今的世界就是個巨大的ptsd。

遲滯,是我們經歷創傷後,活下去的方式。

可現實,從不停留,從不等候。

它又在加速向更危險的深處滑去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