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忠:每一個角色我都還是小心謹慎

黃志忠在電影《三叉戟》中飾演經偵警察崔鐵軍。片方供圖

演員黃志忠會承認自己由於年歲漸長而帶來的身體脆弱。相較於他在熒屏中那些鐵骨錚錚的形象,戲外的黃志忠隨和、接地氣。

如果說每個演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股氣質,黃志忠總是和正直、鐵血、硬漢這類詞關聯。這取決於他過去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都是極為英雄、正面的人物。《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功勛》中的袁隆平,以及新作品《三叉戟》中的大背頭崔鐵軍,黃志忠都在多維度刻畫那些「厲害的人物」。

對於自己身上這股「凜然正氣」,黃志忠認為這跟自己曾經是職業籃球運動員有關。競技體育的衝鋒和拼搏塑造了他的精氣神。黃志忠不怒自威,見過他的人多少都會有這種感受。多年前參加綜藝《一年級》,黃志忠擔任台詞老師,對於遲到的學生他會怒斥,看不慣的行為他會直言。而這些,都為他飾演過的角色做了註解。

黃志忠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2007)中飾演「大明利劍」海瑞。資料圖

對於大背頭這個角色,導演高群書表示,一開始想到的就是黃志忠。《三叉戟》中的三個主角既有老警察的普遍性,又各具人物個性。三個人各有標籤,共有使命。在高群書看來,無論是黃志忠還是其他兩位主演姜武、郭濤,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戲骨,演技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重要的是如何成為片中這個人物,包括眼神、肌肉反應、心態都到位了,才能真正達到那種融會貫通,這需要一點點磨,一點點碰。

黃志忠也從未把自己的過往經驗當做「什麼都能來」的金剛鑽。他面對角色仍會緊張,幾乎每次都是打碎過去的自己重新塑造。在絕大多數人的理解中,到了他這個歲數,演員已經不畏懼演任何角色了,單憑豐富的經驗和沉澱的人生閱歷就能對角色遊刃有餘。

黃志忠覺得「不敢」:「每一個角色、每一次工作我覺得都得小心謹慎,尤其像這樣一個警察。那天我們給現役的公安幹警放了一場,那場我特別忐忑,說遇到真警察了,你們覺得合格嗎?能夠及格嗎?你們覺得要是像那麼回事,我心裏才踏實。」

永遠要做足準備

黃志忠在電影《三叉戟》中的造型。片方供圖

南方周末:常規的警匪片就是警察黑幫兩撥人,但《三叉戟》特別複雜?

黃志忠:我覺得這部戲從結構上跟我們看到的國外的警匪片,或者有些國內的警察題材影片還是不太一樣。因為作者寫的很多事件都是真實的,都是採訪身邊的戰友得來的。

南方周末:這部戲幾乎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史,而且很完整。

黃志忠:對,所以我覺得特別有抓手,他不光是給你職業身份上的濃墨重彩,生活中也給了你很多的筆墨。崔鐵軍大背頭這個人物,脫下制服之後,要回家陪伴得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要上街買菜、回家做飯,然後幫助老父親洗洗涮涮。他特別接地氣,有煙火氣。

南方周末:在你心裏想把這個警察做成怎樣的人物?

黃志忠:首先群書導演覺得可能是某些氣質上我比較契合崔鐵軍。演經偵警察我還是第一次,真的是不了解,但是得益於小說原作者呂錚先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文本,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土壤,這個角色作為種子能夠很順利地生長。當然,跟以往的創作一樣,我事先採訪了一些警察,做經偵工作的,了解這個工作的性質。

南方周末:你進入一個角色需要做什麼準備?

黃志忠:剛才說那個是不是得心應手?不不不,真的不是,每一次我覺得都是要充分地準備。這可能也是我的一個創作習慣,案頭工作做的時間特別長,心裏才有底。收錄劇本,採訪警察,然後更多的就是在房間里獨處,尋思,跟這個人物對話,反覆琢磨這些台詞。我覺得可能就是先從熟練做起,熟練之後慢慢地把裏面那個味道就能給它榨出來。

南方周末:你們三位演員(郭濤、姜武)怎麼磨合的?

黃志忠:本來就是生活中的老友,認識很多年。戲拍了三個月,但是真沒覺得長,捨不得離開。就很難得能遇到這麼紮實的一個題材,雖然這事已經過去四年多了,2019年拍的,但是現在每每提起來都記憶猶新,有很感動的東西在裡頭。

南方周末:聽導演說,你們第一場戲是哥仨在海邊喝酒,那個過程還記得有些什麼調整嗎?

黃志忠:那場戲我們拍了三天。這三天不是連着拍,可能隔一段隔一段地拍。一是開機不久就拍這場戲,然後大家對人物關係還是有一些陌生感,私底下的狀態跟人物的狀態還是有區別的。第一次算熱身綵排。第二次拍,高老師(指導演)說喝點酒,找找狀態,結果都喝多了,以至於就拍不成了,收工。但人物這種子越來越紮實了,人物關係越來越清晰了。第三次拍就很順利,幾遍就過去了,這也是一個正常的創作規律吧。有時我也會跟導演提出,開機有的戲可能不太理想,有時間的話重拍一下,可能現在的感受力、感悟力又不太一樣。

南方周末:回頭看,整部戲裏頭你自己拍得比較「嗨」的段落是什麼?

黃志忠:我覺得就是老哥仨出現的這幾次。一個是開場這個海邊喝酒,還有一次就是出海,在船上,哥仨覺得要亮劍了,要跟犯罪分子奮力一搏。那場也是很熱血,有很多好玩的事。那天風浪巨大,船上機位拍完之後,得拍全景,攝影師從別的船上拍。顛簸地過了一會兒,導演就說,唉,這鏡頭跑哪去了?人呢?攝影師(像)瘋了那麼吐,然後錄音師咣當一下舉着桿也摔倒了,確實也是挺辛苦的。拍完之後,回去的過程當中不斷有人吐,有暈船的,這時候就先把這些有反應的工作人員往回送。

還有一場戲我們哥仨也是在海邊,大棍子(姜武飾)戳穿了我內心的那些小九九,說你藉著破這個大案,你報私仇,當時就是因為你弟弟那個事兒,我直接給擼起來干刑警去了,你就壞透了,年輕人我看你就不順眼。大概就這意思,然後就把大背頭揍了一頓。那一段台詞我感受特別深,(我說,)是,我不厚道了,我把你給坑了,我害你了,是我不對,以後這事完了我當面給你磕頭認罪我都認。但是咱們面對着犯罪團伙,那麼多老百姓被割了韭菜,三百個億的那種非法集資貸款,這麼多人受傷害。我說咱們臨退休了,咱哥仨出來就是為這些受傷害的人一戰,不值得嗎?台詞挺給勁的,也是情緒很上頭的感覺。

和觀眾共謀角色

黃志忠在電視劇《家常菜》(2011)中飾演的角色(左)跟他以往的大多數角色差別很大。資料圖

南方周末:舞台劇的經驗或者訓練會給你的表演帶來什麼東西嗎?

黃志忠:我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我們就是受舞台訓練的,現在有時候創作我其實也有一種舞台感。比如現在這個場景,我們倆坐的地方可能就是台口,兩邊有側幕條,可能有一個全景(機位),有一個中近景機位。所以我總有一個下意識,您把機位一架,我覺得這就是這第四堵牆,就是觀眾。我們怎麼通過人物關係把這牆給打透,把觀眾給帶進來。所以是個習慣,一架機位,我知道景別大概是多少,我的表演尺度是多少,這場戲要哪個機位的東西,這都是下意識的。

南方周末:你自己挑戲有些什麼標準?你演過的這些戲好像共性很大。

黃志忠:我覺得還是情感濃度要高,人物命運起伏要大,我是比較喜歡這樣的類型。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現代戲他們也不找我演,也比較少,實際上我也想嘗試一下,演一下天天在寫字樓里的這種感覺的。演過《突圍》的林滿江,包括最早的《家常菜》都挺接地氣的。所以導演們找我都是偏向於鐵血直男、有力量的這種角色。麻木重複,說實話也有,但是就努力想在這裡找到一些變化。

南方周末:《刀尖》里你演了個大反派,是你自己的選擇嗎?

黃志忠:也是導演的選擇。這個角色九曲迴腸,他是一個腳踩幾隻船的一個八爪魚,很多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其實啊,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演員,就是在過往的創作中都經歷了,我現在的心態是首先得保證身體健康。工作量你得根據身體的情況來調整,有些很重的戲,很大的戲,現在說實話支撐下來很費勁,我基本也是不太選擇這樣一個工作量的。因為你傷人物,對製作方也是不負責任的。

黃志忠在高群書執導的電影《刀尖》(2023)中飾演反派——汪偽安保局局長盧敬瑜。資料圖

南方周末:你在電影和電視劇之間會有傾向嗎?

黃志忠:電影的這種工作形式好像更適合我目前身體的狀況,電視劇就是這個人物別太滿。或者要是滿的話,周期可以拉得長一點,我覺得可能還會勝任。

南方周末:這部戲裏打戲還挺多的,身體能扛住嗎?

黃志忠:非常吃力。其實姜武打得最多,你想大棍子他刑警出身,衝鋒陷陣有什麼他先上。我們最後一戰的時候,那一場戲,我是打了一個星期。每天回去也是吱哇亂叫,渾身疼,青一塊紫一塊的。我們這種打戲都是實打的,就是現場你看見什麼抄起來就是武器,然後都是貼身肉搏,又得滾,又得反應。當然了,自己的護具都得帶好了。也確實,你跟歐豪他們演反派那撥小夥子一個個反應又快,動作機敏,那一下來給你的力量也大,確實是挺大挑戰的,這部分姜武最辛苦。

南方周末:男人戲裏的女性角色其實尤為重要。你挑戲的時候會在意有多少男女言情戲份嗎?

黃志忠:這個年齡段不太接觸到這樣的情感線路,你說我現在這個年齡,要跟一個二十多歲的去談戀愛,我是接受不了,覺得太尷尬了,視覺上不舒服。但是作為影視創作,它是支撐一個劇的重要線路,所以我覺得就是適可為止,有效地選擇。

南方周末:你演過新版《亮劍》,拍這種大經典你會有什麼忌諱嗎?

黃志忠:李幼斌老師的李雲龍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創造,也是無法超越的。但是我又非常愛這樣一個軍人形象,那麼有這一機會,他們選擇我來演,我其實也鬥爭了很長時間,但還是沒法割捨心裏對這個人物的熱愛,所以還是試了一下。

黃志忠在電視劇《亮劍:鐵血軍魂》(2011)中飾演李雲龍。資料圖

南方周末:你怎麼看待演員和觀眾的關係?

黃志忠:我覺得觀眾也是一代一代地在更替,表演形式和表演觀念也是要與時俱進。我二十年前拍的戲,那時候這些小孩都還小,《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的,這閉眼一算,快二十年了,那一代觀眾也是跟着我們一塊成長的。但是現在新的一代觀眾起來了,隨着社會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他們的視野越來越寬,信息的收集越來越多,那麼你能不能跟他們同頻?所以我覺得,以前共情力是一個角度,就是說我給你的這個東西你接受。那麼共謀呢?是另外一個角度,就說你看黃志忠演的戲跟我想的一樣,你看他這話就得這麼說,這個呈現就是得這樣。所以我覺得也是得不斷地調整,得不斷地進步。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何豆豆 佟金揚

責編 劉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