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成五一檔票房冠軍?但事實證明,「主旋律電影」已成了臭抹布

文|令狐伯光

五一檔正式開始了,伯光君一連看了兩部電影,另一部就不說了免得說捧一踩一。然後就是李達超導演,劉偉強監製,李達超導演,黃景瑜、王一博、鍾楚曦、歐豪、朱亞文、谷嘉誠、趙華為、木蘭、白那日蘇、余沛杉、劉學、南伏龍、魏沖等主演的《維和防暴隊》。

直接下結論,這片質量非常不行,比起《長空之王》還要爛上數倍。

雖然網友眼中有流量,現代戰爭片一律歸為一類主旋律電影,只對頂級導演作品可能有點期待(比如紅海2),但根據我看了那麼多同類片子真的有一個建議:能不能別再用香港導演拍主旋律了,看到香港導演內地主旋律電影一律別看。

自從2017年《戰狼2》爆火過後主旋律電影崛起,網友是不管青紅皂白都歸為一類的,但是實際上它大概能分為三類。

1、獻禮大片兩岸三地導演合作,代表作《長津湖》《金剛川》

這就是每年國慶檔都有這個獻禮的需求,中美貿易戰又加速這個趨勢,當時最頂級投資,兩岸三地大導演雲集拍了《長津湖》,結果因為疫情被打斷,工期來不及了,又因為那年戰爭片《八佰》爆火,於是上面就拉來了管虎監製,當紅內地青年導演郭帆,路陽組盤子搞結合拍了個臨時版《金剛川》。

這電影的工期很短,質量自然也和《長津湖》一樣割裂非常的嚴重。

這個之後頂級獻禮片就是《志願軍三部曲》,但是這個導演只有陳凱歌。陳凱歌是合作沒有拍爽,想整個宏觀敘事戰爭史詩三部曲,上面則是《長津湖》兩部曲大賣飄了,於是給了最頂級的投資和資源。

相反,像《萬里歸途》反而是一個正常的商業項目。

2,內地青年導演執導的主旋律電影,吳京《戰狼》系列,饒曉志《萬里歸途》,劉曉世的《長空之王》

沒錯,比較主流的就只有這三部(網大不算),我發現只有內地青年導演才真正懂內地主旋律的燃點、淚點、痛點、以及表達上的文化細節,像《戰狼2》不說是這些年國產商業片敘事節奏最佳的,開頭的強拆戲,于謙大爺的潤人形象,男主角通過對於美帝恰到好處的調侃(這兩年開始熱起來的迴旋鏢),以及如何讓混血女主愛上中國男性,再到對近現代中國民族氣節的展現都是無出其右的。

它票房高是實至名歸的,而且當時對於中國電影工業的突破貢獻也是很大的。

《萬里歸途》仍然是我認為這些年同類國產主旋律片子的巔峰,影視工業、敘事節奏、角色塑造、故事劇情,對於他國戰爭帶來毀滅悲劇,中國人對於家的執念等等文化細節都拍得很到位,很細膩,這絕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商業類型片。

要說缺點,一是網友談到就埋汰的流量明星,二是刪減捨棄一定內容導致內容角色有些遺憾。比如我不明白為啥最後反派頭子欺騙輸了,手下槍殺反派頭子那段為啥要刪掉,導致最後的賭槍戲份有點立不住(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臉了是全片政變的主要敘事線)

同樣讓我覺得刪掉可惜的《封神》最後姬發和基友的黃河決戰,現在結局有點立不住。

最後是《長空之王》,網友談到它都是罵的,其實除了流量批判,與所謂專業性嘲諷,我一直認為是流量問題,加上電影本身差了點,你看《壯志凌雲2》難道不批判專業性,電影都只是拍得好不好,專業不可能百分百過硬。

單獨從電影角度來看,這片前半段比較差,主要問題是敘事節奏,但是後半段圍繞試飛任務,還有胡軍的領導犧牲那幾場戲,雖然還是很套路的中國式軍人犧牲與奉獻,但是作為這類商業片我覺得還是不錯的。特別是胡軍角色犧牲那場戲,很多拍法挺在頂級大片質感。

說了你們可能不信,我覺得整個故事講得比《紅海行動》和香港導演拍的多數主旋律片子好些。

3,香港導演拍攝的主旋律電影,林超賢《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緊急救援》,劉偉強《中國機長》《中國醫生》,邱禮濤《莫斯科任務》《絕地追擊》等等

至於其它像警匪片《除暴》《非凡任務》,消防片《烈火英雄》《驚天救援》也是一樣配置,但我們不算在裏面了。

《維和防暴隊》導演是李達超,導演的前作是《皓鑭傳》《雪鷹領主》等古偶,只是在《烈火英雄》《血滴子》那些電影里做技術,他大概跟《明日戰記》導演一樣是技術工種轉正,這是他導演的首部大投資片子。

說到底,這導演擱香港都不是一流導演,連《反貪風暴》系列的導演都不如那種。

我給你們說這電影成品,它像啥呢,超級超級低配邱禮濤,它有一條若隱若現的主線串聯故事,大概就是某外國有邪惡軍閥屠殺無辜村民,國際法庭要審判他,但是一直找不到證人。中國維和部隊開始只是執行任務,結果意外遇到了證人,然後開始幫助證人,打反派,最終送證人到法庭審判了那邪惡軍閥。

這兩個兩條線一條是隊伍內部戰友情,另一條就是從證人講戰爭殘酷維和部隊是正義之師。

這電影劇情的講法就很像是劉偉強的《中國醫生》,大概就是先出現一個緊張動作戲份,主角團各種吃癟和委屈(讓你揪心)。戲份結束後,上背景音樂,演員痛苦流淚(煽情),再喊喊主旋律口號,正義多麼難得;再一個緊張動作戲份,主角衝突和犧牲,結束後上背景音樂,演員痛苦流淚,角色覺醒,再喊喊主旋律口號。

中間大概還有維和部隊和當地人打成一片的歡樂,證人回憶哭泣的悲慘,主角回憶家庭的難得,整得跟八股文似的,反正所有敘事反覆這麼弄,敘事節奏控制得分毫不差,全片它就是各種噠噠噠噠,砰砰砰砰槍戰戲,動作戲,爆炸戲,一次比一次陣仗大,結局就像邱禮濤的《莫斯科任務》+《絕地追擊》一樣,到處狂轟濫炸還給你弄來了風暴(《絕地追擊》是暴雨洪水),最後打完收工。

《莫斯科任務》《掃毒2》結局上戰鬥機,這片最後又上武裝直升機。

你真當自己是邱禮濤二號了,香港導演對於戰鬥機狂轟濫炸是有執念是不是?

其實林超賢除了《湄公河》,《紅海》和《緊急救援》也是這麼拍的,敘事也是用各種片段在湊,它就不是完整的電影敘事,區別在於林超賢達到世界頂級的電影工業(內地同題材還真沒有對應林超賢的導演),其他其實故事劇情、角色塑造,文化細節啥的也沒有。

觀眾對於《紅海行動》評價高,主要是中國頂尖的影視工業帥爆了,燃爆了,太精彩了,反而對於零星角色的刻畫產生比較深刻的印象,你看《緊急救援》它票房就崩了,影視工業再強也沒有什麼用。

邱禮濤已經成行活兒導演了,同類敘事稀爛的有《掃毒3》(香港的系兄弟都拍爛了),另外兩部《絕地追擊》《莫斯科》其實差不多,但邱禮濤好歹是那一代香港大導演代表之一,影視工業好點,敘事節奏好點,它偏偏不用流量明星,用黃軒,劉德華和張涵予啥的,勉強還能看的下去。

這部《維和防暴隊》就是超級低配的邱禮濤,各方面真的稀爛。

又一部主旋律爛片?和主旋律無關,和流量明星也無關

最後,國內自從改制以來,這個體制內導演創作者流失的流失,退隱的退隱,又沒有扶持出啥新人出頭(和戲曲,作家等圈子一樣固化得很),現在遇到這種主旋律片子和獻禮片,體制內導演拍拍《守島人》和《古田軍號》那種革命片還行。

但是拍投資高些商業大片,主要還是面向市場招募的,而且往往下發給了電影公司。他們似乎又真的迷信港台導演,但港台導演早就是干行活兒了,只能說工期快,但是這麼多片子證明結果並不好。

網友是遇到流量和主旋律電影一律歸在一起罵,從上面列舉的那些電影,你都能看得出來電影最重要的是導演團隊,內地三部主旋律片都有流量,《戰狼2》的張翰,《萬里歸途》的王俊凱,《長空之王》的王一博。

哪怕最差的《長空之王》還是看得下去的。

對了,還有一部救援片《峰爆》也算,當時的朱一龍也是流量首轉型,能看得下去。

那些香港導演拍的這類主旋律片子除了林超賢(徐克也不大行),其他導演真的不行,劉偉強、邱禮濤我覺得也不行(好點的就和《長空之王》一個水平,只是流量明星拉升批判的閾值)。

他們就是拿錢辦事,打打打,煽情哭,噠噠噠噠,上價值觀了啊,最後結局狂風暴雨毀天滅地,戰鬥機重武器狂轟濫炸,打完收工了。

兄弟們,又在內地賺到錢了。

這都形成商業爛片流水線了,我情願多拍點《長空之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