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丨見證下一個寧浩的誕生:大學生電影節原創之夜精彩回顧

文|未盈

很多著名導演在學生時代創作的短片就已經初露鋒芒,而學生時代不拘一格的探索更是為他們之後的導演生涯奠定了基礎。因此大學生作品一直都是很多青年電影人創作的起點,而大學生電影節每年推選優秀原創作品,也為中國電影節源源不斷地提供創造的種子。

這些優秀的原創作品,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當代青年電影人的創作理念、影像態度,和對當下時代的關切視角。

近日,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成功舉辦,歷時數月,第24屆國際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第十屆青年優秀劇本推選、2024年度大學生影評推選和國際青年舞蹈影像大賽共徵集到影片作品1600餘部、劇本作品近800部、影評作品600餘篇、舞蹈影像作品100餘件。經過近百位大學生推選人的初評,以及學界和業界專業評審的終評,共有28部影片、55篇影評、20部劇本、17件舞蹈影像作品獲得榮譽。

圖片來源:大學生電影節(下同)

4月28日下午,「大學生原創之夜」榮譽頒授及展映活動於銅牛電影產業園舉辦,120 位榮譽獲得者、眾多影視業界與學界嘉賓以及多位入圍選手、觀眾齊聚一堂,共同觀賞原創影片的精彩片花,這些影片或荒誕不經,或詩意留白,或充滿着人文關懷,每一種風格都詮釋着青年創作者們對電影的獨特理解。從這些優秀的作品中,我們彷彿看到了未來電影界的新星,他們或許將成為下一個寧浩、畢贛、文牧野,為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與創意。

孵化影視新秀的搖籃

大學生電影節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從1993年至今,大學生電影節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大學生拍」的特色,成為了孵化眾多影視新秀的搖籃。

而本屆大學生電影節的主題詞為「光生萬物,影繪新篇」。4月20日開幕之夜,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主題宣傳片精彩亮相,以一位現代青年的時空之旅為線索,帶觀眾穿越回到1933年的大觀園影戲園,再到1993年和過去的大學生共同目睹了黃建新導演的《站直嘍,別趴下》,最後重返現代的3d電影時代。這一系列的穿越與回溯,不僅生動展現了電影藝術百年來的發展歷程,也為本屆大學生電影節拉開了充滿活力的序幕。

大影節從4月21日起開始啟動光影青春影片展映,並接連舉辦了「影視文旅助力產業升級」論壇,「環保影像:從記錄到啟示」論壇,國際青年舞蹈影像論壇,並與北京國際電影節聯合舉辦了青年電影人論壇與青年影評人論壇等等,經過數日的論壇分享,本屆大影節也逐漸迎來了尾聲。

在4月28日「大學生原創之夜」上,原創短片評審會主席丁亞平作為評委代表致辭:「自2014年第15屆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以來,我參與評審工作已經有11年,在本屆原創作品推選過程中,我和評委們有幾個共同感受,一是當代大學生原創作品更有思想和內涵,我們既看到大家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也感受到了大家對新方法,新內容的創新想像;二是科技進步推動了作品水平的提升,今年入圍作品的整體水準都比較高,我們評委們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三是學生作品來源、形式、主旨、內容都更加多元,類型化更加豐富,國際化更加凸顯。」

本屆大學生電影節的「原創影像推薦官」單丹丹(《銀河寫手》導演)也致辭表示:「在這次電影節中我看到了年輕的創作者們以飽滿的熱情和豐沛的靈感創意,創作了一部又一部充滿想像力和深意的短片,涵蓋了多元的題材,展示了青年學生獨特的視角和對生活深刻的洞察。我看到了原創性、故事性和表現力的不斷碰撞與融合,見證了這個時代青年學子的思維活力和創造潛力。我期待着年輕創作者們的光芒能夠照亮電影的未來。最後將《銀河寫手》的寄語送給大家,那就是:身為寫手,仰望銀河。

本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同路人」由演員胡先煦擔任。胡先煦與大影節的緣分早在2021年就開始了,當時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2018級表演系的胡先煦,參與主持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8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而今年胡先煦主演的電影《穿過月亮的旅行》獲得本屆北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獎提名。

通過視頻,胡先煦也將自己的寄語送給青年電影人:「電影是青春之書,鐫刻着青春記憶,電影是時代之鏡,折射着人民的心聲。在大學生電影節,我們懷着對電影的無限熱愛與期許,將青春激情、學術品位和文化意識注入每一幀影像深處。我願與全國大學生朋友們同路並肩,共同見證中國電影的魅力,感受時代的光譜。

仰望銀河的青年電影人

在眾多電影界前輩的激勵下,青年電影人來到大學生電影節,通過這個平台來展示自己的心血之作,無論是青年編劇、導演、演員,還是幕後的剪輯、攝影和音像音效製作,都用自己的方式造就了一部部風格迥異的影片。有的深刻揭示了人與社會的關係,有的深情講述了人性故事,有的大膽探索了舞蹈和電影語言的邊界。

第24屆國際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共包含四個主題單元: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短片、實驗短片,經過來自全國高校 100 名學生評委初評後,共有 115 部作品入圍。最終,經過著名專家學者和青年導演公平、公正、認真地評選後,共評出最佳劇情片、最佳動畫片、最佳紀錄片等 7 個榮譽。

劇情片單元最佳影片的桂冠由《儂到河裡去》摘得,《夢繞塵埃中》榮獲最佳導演獎,《神秘的她》榮獲最佳編劇獎,《海上來客》榮獲最佳攝影獎,《四牲六道》榮獲最佳剪輯獎。

在動畫短片單元,最佳動畫短片《olympia》以獨特的創意和製作水準拔得頭籌。實驗短片單元如《螞蟻》《dust》《記憶之海》《蛋》《黃昏馬戲團》均入圍獲得認可。紀錄片單元最佳榮譽則花落《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和《大藝術家》,這兩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題和出色的製作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好評。

在原創之夜上,《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的導演徐志壘表示:「這部影片是一部非常樸素的影片,拍攝的是我們家庭的一場私密的對話,整個拍攝過程極大程度地治癒了我。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堅持在真實的影像中找到力量,在真實的影像中找到自我。

大學生電影節除了推選出已經製作完成的影片作品,還推選了以文字形式呈現的青年優秀劇本。本屆青年優秀劇本推選收到作品近 800 部,其中有 32 部作品入選決賽推選。經過專家老師的終審,最終有20部作品獲得最佳榮譽作品、最具潛力劇本、優秀創意劇本、創意鼓勵等榮譽,其中獲得最佳劇本榮譽的是《深夜搬家公司》和《一把手》。

2024年度大學生影評推選突出「大學生評」的特色,致力於激勵大學生群體對中國電影的關注和熱愛。本屆影評推選收到作品 600 余篇,共有 79 篇作品入選,其中本科生組入選 39 篇,研究生組入選 40 篇。不少青年學子都對國內青年導演的作品展開了自己的分析和闡釋,比如《現代工人階級的啟蒙辯證法——論電影〈年會不能停!〉的批判性維度》,以及《符號學視點下的〈宇宙探索編輯部〉:述真、像似、詩性與無限衍義》等作品。

當代大學生並沒有因為年紀限制思考的廣度,而是對於當下的電影作品展開了多維度的藝術闡釋和哲學解讀。這種精神正如大學生電影節聯合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的中所傳達的主題——影評生態的繁榮,將反哺電影生態的創作,推動電影行業的持續進步。

用影像傳達環保理念和舞蹈藝術

本屆大影節還設置了環保和舞蹈的特別單元,鼓勵青年學子用影像的力量,傳播環保理念和表達舞蹈藝術,提升大眾對這兩個領域的認知與參與度。

4月22日下午,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環保影像:從記錄到啟示」論壇在北京隆福文化藝術中心舉辦,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王素平介紹了大學生電影節「重新發現計劃」環保影像特別單元,呼籲通過青年人的鏡頭傳遞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懷,用生動鮮活的影像語言講述環保故事,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諦。

如果說自然與影像的結合是一種理念的傳達,那麼舞蹈和影像的結合就是一種視聽的享受。在4月28日的原創之夜「國際青年舞蹈影像」特別單元上,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肖向榮致辭時表示:「我們希望為電影與舞蹈青年創作者提供更廣闊的舞台,特別期待原創作品中所呈現的那種青春洋溢的新思想、新力量和新事業,讓舞蹈和影像兩種藝術融合創新成為一種生命感。

本屆「國際舞蹈影像」特別單元收到作品 100 余件,共有 51 件作品入選最終輪推選,其中舞蹈vlog 10 件、實驗舞蹈影像 20 件、舞蹈電影與紀實影像 4 件、舞蹈攝影 17 件入圍最終評審。終審過後,共推選出最佳國際影像、最佳影像、大學生最喜愛舞蹈vlog等相關榮譽,獲獎作品包括《破立》《她.她》《娃子低語》《螞蟻》等等。

在原創之夜的最後,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副所長孫承健致辭時表示:「我想對所有的青年創作者說,電影是光影的藝術,是情感與夢幻的藝術,它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觸動人心,傳遞情感。希望你們保持對電影的熱愛,捕捉生活的每一個瞬間,用鏡頭記錄時代,用影像表達自我,期待你們始終保持初心和青春的動力,用舞蹈影像去表達時代精神 ,傳遞真善美。

這番勉勵既是對青年創作者的鼓舞,也是大學生電影節秉持三十年的精神。期待更多的青年創作者能在這個舞台上大放異彩,讓中國的電影行業湧現出更多寧浩、文牧野、畢贛這樣的優秀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