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與關詠荷相互講義氣:兩夫妻能走到最後都是義蓋雲天

一生愛着一個女人,多浪漫。

若她是你的妻子和摯友,也是你孩子的母親,那多完美。

張家輝在近日傳媒訪問中,罕有提及自己的家庭生活,與太太關詠荷,以及女兒張童的相處點滴。

很多年前,幸福已找上張家輝。

他跟關詠荷同年,初相識時大家只得20多歲,同樣性格倔強。他吵架會火爆到一手掀桌,關詠荷烈性子,後來學足他,吵起上來也會掀桌。

二人相愛相依逾31年,越走越有默契,這樣的畫面已絕跡很久,取而代之是體諒與溫柔。

張家輝成長於單親家庭,五、六歲時,有一天父親忽然沒再回家,他與媽媽、三個姐姐就這樣被拋棄了。

自幼家貧,幾歲做街童,與其他孩子一起在沙灘賣汽水。成長過程不易,留下了不少烙印。

被愛被接納,醫治了他的破碎心靈。

他在娛樂圈得到很多,但最大的收穫是關詠荷。

張家輝的性格又硬又倔又自卑,但卻認為關詠荷 :「雖然個性好硬,但畢竟是個好女仔。」

這份珍惜與信任讓他們越過一個又一個風暴,一起同哭同笑。最難過的眼淚是關詠荷第二次流產時,他不忍在她面前哭,借故走到後樓梯大哭;最快樂的眼淚是女兒張童出世時,他流下熱淚兩行。

「當我第一眼看到我女兒的時候,我就流下兩行眼淚出來,那兩行眼淚是為什麼呢?我都解釋不了!」

早前張家輝多次做同一個噩夢,夢見關詠荷向他提出分手,他哭着叫她別走。有一次他更哭到醒,張開眼還在哭。他很怕失去關詠荷。

「不可以,會死人!哈哈!」他說來沒半點猶豫。

是缺乏安全感嗎?「是,應該是。」

太太是他的安全感泉源,他解釋:「我和她最講義氣嘛,她對我是最講義氣的一個人,我對她也是最講義氣的一個人,變成安全感。雙方看到大家都夠義氣,其實夫婦更加需要講義氣,因為你們兩個,由一開始走到去最後的時候,如果你們兩個都不是義蓋雲天,怎麼可以大家走到最後啊?」

他跟關詠荷無所不談,他坦言:「太太是我最好的朋友。」

人生總有一別,他寧願誰先離去?「嘩,講這種問題啊,我覺得當然我先啦 !」

關詠荷豈不是很慘,那沒義氣啊?張家輝笑了笑,說:「是啊,沒什麼義氣,這件事沒義氣都要這樣。」

從前關詠荷在大陸拍劇,張家輝試過突擊探班,給她驚喜。她喜悅的笑容,現在仍留在他的腦中。現在老夫老妻,細水長流,他們享受平淡的快樂。

「我的兩個現在好悶的,不過我們有時會想哪裡可以去吃飯,平時她有她自己的活動,我有我自己活動,大家都好enjoy。天天大家在家裡吃飯,早晚都一起吃。不會說我出去蒲,或者她出去去打麻將,沒這種事。」

張家輝小時候很窮,在石硤尾的木屋區成長,後來「上樓」,先後住過白田邨和石硤尾邨。

6、70年代,石硤尾的街童成為外國遊客「景點」,張家輝拖着遊客手拍照,他們便給他五毫子。

每年平安夜,張家輝會將一隻襪子掛在床前,翌日早上醒來他便收到一份禮物,一直深信是聖誕老人送給他的。每年聖誕他都很期待,雖然沒有父親,但有聖誕節老人給他一點補足。

直至12歲時,大姐告訴他世上沒聖誕老人,每年聖誕禮物都是她儲錢買給他。他既失落又感動,那一刻忽然長大了。

讀中二時,他便做童工,在五金工場做學徒,只記得被較年長的同事欺負。中三畢業,他跟隨警察父親的腳蹤,投考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

因為媽媽和姐姐的疼愛,張家輝童年有不少溫暖片段,但一家人捱得苦,成長談不上快樂。現在他只想給女兒富裕的生活,這是他的個人投射:他的女兒是有父親的,有父親為她遮風擋雨。

女兒現年17歲,性格較像他還是關詠荷?「我不知道,我覺得應該大家都有些,因為你兩個人的dna來的嘛,人之初dna啊!但哪邊多點少點,我又沒什麼考究。」

張家輝是多料影帝,但女兒不看他的戲。「我和我太太的戲,她都沒看過,我們也不逼她看,從小就好casual,不需要覺得好特別咯。可能她私底下有看過,但我不會跟她談論這些事,你一定要看我的戲啊,你要知道我好厲害啊,我覺得沒這個需要。」

女兒不想談的東西,張家輝不會苦苦追問,他選擇諒解。「代溝肯定會有,成長裏面肯定會有,在她青少年這個年紀,當然有她自己的想法, 跟父母當然會有些想法不一樣,我想每個人成長都會有這些經歷。」

從前他會為女兒搬到有更佳學校網的區域,自己也每周抽三小時學英語,在家中和女兒講英文,希望她在優裕的環境長大。一切做足了,做夠了,現在他學習放手。

「她有自己的想法,她自己去選自己的路,我沒怎麼特別干預。」

年尾張家輝便轉字頭,將要「登陸(六)」了。他笑說:「是啊,準備啦!」

他不怕老,昂然面對這個巨人。

「沒得怕喎,老哪裡有得怕,老就老咯!應該慶幸可以老,die young你才不會老的,老是一件好正常和好幸福的事。」

他視演員為終身職業,「我想我自己在演員崗位上面的追求,依然是很高的,還在追逐一些自己想演的角色。」

他亦喜歡執導,「做導演,又有導演那種滿足感,你作為一個演員,好看不好看,你都是一個演員而已,你演好自己,你就可以『哦,那部戲不好看,但你都演得挺好的這樣。』如果你作為一個導演,這部戲不好看,那個演員如何好看,你都是失敗啦。」

昔日在石硤尾那個小男孩,從沒想過長大後有今天的成績,張家輝曾經活得沒盼望,他以過來人身份,寄語在軟弱中的年輕人,尤其新晉藝人——

「你們不用,其實個個成長都一樣,不過你現在正在過,覺得好像困難一點,其實個個都是這樣過得,你加油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