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級恐怖片,朋友圈都在看
分類:娛樂頭條
瀏覽數:9789
近期的北影節午夜場單元中,年度話題韓國恐怖片《破墓》成為一票難求的熱門。這是繼《咒》《靈媒》《祭屋出租》等亞洲民俗恐怖片後的又一代表,也是繼《哭聲》之後韓國影人在這一類型上的又一次新嘗試。影片於最近上線後,更多觀眾得以一窺陣容,今天就來聊一聊。《破墓》是韓國恐怖片專業戶、80後導演張在現繼《黑司祭們》(2015)、《娑婆訶》(2019)後的第三部長片,由金高銀、崔岷植、李到晛、柳海真主演。影片成本130億韓幣(約0.7億人民幣),上映7天後本土觀影人次便突破損益點,票房漲速超過《》,目前已逼近1200萬人次,成為韓國第一部破千萬人次的現象級恐怖電影。收割票房的同時,影片口碑也還算能打。韓網naver評分8.2,imdb7.4,豆瓣評分7.0,對恐怖片而言相當不錯。今年的百想藝術大賞(5月7日頒獎)電影類中,《破墓》拿下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崔岷植)、女主角(金高銀)、劇本等多項提名,獲得了專業認可。導演在片中延續了自己對靈異力量、經咒文化、巫術驅魔等元素的痴迷,並結合一段朝鮮半島的屈辱歷史,為觀眾提供了兼具娛樂性與歷史反思的奇異體驗。影片採用章回體敘事,共「陰陽五行」、「無名墓冢」、「魂靈」等6個章節。故事聚焦巫師華林(金高銀 飾)、奉吉(李到晛 飾)、風水師金尚德(崔岷植 飾)、葬儀師高榮根(柳海真 飾)這四人的一次聯手任務。美國洛杉磯,一個富裕的韓裔家庭中,剛出生的幼子一直啼哭,華林和奉吉受邀前往查看。華林斷定是這家人在韓國的祖墳出了問題,因此邀請金尚德和高榮根一起,為這家人遷墳,四人每人可得5億韓幣酬勞。四人同這家人一起,來到位於韓國江原道某山頂的祖墳所在。這裡林深樹密但又視野開闊,還有墳墓本應避開的狐狸不斷出沒(因狐狸會挖墳掘骨),金尚德越看越覺詭異。這塊陰宅之地令他不寒而慄,他堅持拒絕破墓,但華林還是說服了他。華麗的檜木棺槨被挖出後,僱主朴志勇要求四人不必開棺,立即合棺火化,彷彿棺中藏有秘密。陰雨的突然來襲令火化被推遲,移動至葬儀館的棺材竟意外被撬開,一股凶邪之力衝出棺材,朝朴家子孫飛去。朴家面臨滅門危機,主角團好不容易驅逐了邪靈,沒想到,那詭異的祖墳之下還有一個棺材,其中隱藏着一個更強大的惡鬼。因此,影片的6個章節將故事切為時長相似的前後兩段,兩段分別呈現兩種靈異力量。前一種靈異力量,是為了掩蓋後一種靈異力量的存在,足見編劇在結構上的用心。這兩種靈異力量,都與朝鮮日據時期(1910-1945)的屈辱歷史有關。前者揭示了朴家巨額財富的來源,也是朴志勇堅持要合棺火化的秘密所在。原來,朴家先祖是日據時期的親日派,生前依靠和日本侵略者合作積累了財富,死後卻被日本人利用,埋入了陰宅。後者從更宏大的角度,巡視了整個朝鮮半島被殖民的傷痛,並引出韓國著名都市傳說之一「鐵針」。據說在當年,為摧毀朝鮮半島根脈,日軍以測繪為幌子,在半島各地風水要害處插入300多根鐵針(其中13根插在朝鮮王宮中)。在不少韓國人的認知中,後來的「青瓦台魔咒」正是拜這些鐵針所賜。《破墓》中的民間組織「鐵血團」,曾在半島各地拔除鐵針,這也給了金尚德最關鍵的啟示,令他認識到後一種靈異力量的形成根源。片中提及的已逝僧人(真身為日本狐狸陰陽師村山淳二),便是在堪輿過半島風水後,以邪靈煉成了最恐怖的一根鐵針。附身在鐵針上的魂靈,是豐臣秀吉時代之後,在「關原合戰」中被斬首的大名(日本封建時代領主稱謂)。這段戰史,在剛完結的熱門美劇《幕府將軍》中有詳盡呈現。因此,主角團的破墓遷墳、驅魔誅邪,本質上是在鬥法日本陰陽師,再升華下,是韓國人對日本侵略的對抗,這也是為何《破墓》被戲稱為一部主旋律抗日神劇。在這樣題材的創作中,擅長驚悚恐怖題材的張在現展現了非常嫻熟的導演功力。畫面上,《破墓》以不乏藝術感的構圖勾勒出陰森、邪氣的氛圍,這一點尤其表現在華林偽裝成樹神欺騙惡鬼之時。運鏡上,畫面從倒懸的老人轉場至公路隧道、從奉吉身上的經文推至祖墳所在的山林……都體現了匠心與巧思。更重要的是,張在現利用豐富細節,讓《破墓》在怪談文化、歷史景象等各方面都具有了更多解讀空間。比如那條被工人用鐵鏟斬殺的人頭蛇,應是源自日本怪談中的水妖濡女形象(記載於江戶時代的百鬼夜行圖)。陰陽師將之置於墓中,或許是想利用五行相剋中的「水克火」,對屬火的惡鬼進行掣肘,防止它逃離墳墓,失去「鐵針」的身份與效力。而華林在意識閃回中看見的頭為掃把、身為少女的怪物,是她在日本使用巫術時遇見的掃把精靈。這段回憶,映照她對「惡鬼擁有實體」的理解,即惡靈若附身在實物上,可進化為更恐怖的「精靈」。又如,朴志勇被先祖惡靈控制後,朝酒店窗外行了納粹禮。這是因為他的先祖是親日派,其行禮方向恰好是過去朝鮮總督府(日本殖民機構,1995年拆除)的方向,隱喻日據時期的影響尚未從這片土地完全消逝。這樣的細節還有不少,證明張在現對恐怖片的駕馭已頗見水準。今年恰好是張在現入行10周年,10年來,他只拍過1部短片、3部長片,堅持慢工出細活。從2014年的短片首作《第12任助理司祭》(韓國mise-en-scene短片電影節噩夢單元獲獎作),到由它擴展出的長片首作《黑司祭們》,再到《娑婆訶》《破墓》,張在現保持了相當統一的創作風格。比如四部影片都利用「蛇」的意象來寓意人心可怖。蛇之外,張在現也痴迷山羊(《娑婆訶》)、豬(《黑司祭們》《破墓》)、狐狸、雞(《破墓》)等諸多動物形象。 《破墓地》《黑司祭們》中的豬《娑婆訶》中,他在《降魔經》中隱藏81個女孩的身份證號,並將之命名為81魔軍;《破墓》中,他以精確的經緯度數設計邪墓所在,也以車牌號暗示韓國獨立日及光復節。場景及構圖上,張在現熱衷在鬧市與陰村之間打轉,並喜歡通過森冷的全景自然風光突出一種未知的壓迫感。 《娑婆訶》&《破墓》最核心的主題表達上,張在現則始終保持對「創傷」的高度關注。《第12任助理司祭》關注的是軍隊霸凌,《黑司祭們》轉為個體情感之痛,《娑婆訶》聚焦社會信仰的失衡,《破墓》則更進一步探進朝鮮半島的過往,揭開這塊土地上深深的民族傷痛。從個人到社會再到歷史,可以明顯感受到導演對創傷的刻畫,有一種視角上的創新和深度上的進階表達。那麼,在拿出《破墓》這樣一部風靡亞洲的爆款作品後,他的下一部電影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