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胡玫:我想把紅樓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踏上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的紅地毯,導演胡玫用「終於見到光了」來形容當時的心情。她執導的新片《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從2006年開始啟動,中間經受了無數考驗和困難,最終迎來即將在全國公映的消息。「18年了,別提它了!」她幽默地笑道。

胡玫此前來過幾次北影節,但帶着新作參加,這還是第一次。當天下午,北京春光明媚,洋溢着勃勃生機。胡玫和劇組的14個年輕演員以及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一起出席,當他們踏上紅地毯時,胡玫聽到有觀眾驚呼:這些女孩真漂亮,怎麼一個都不認識!當得知這是《紅樓夢》劇組,不由得感嘆,難怪一個個都這麼水靈!

胡玫聽到這些議論心裏美滋滋的。「拍攝時,這些孩子都在12歲到15歲之間,現在他們中最小的都已18歲。6年過去了,他們都已經長大,我很想借這次機會把這些優秀的年輕演員介紹給全世界觀眾。」

胡玫十歲時就開始讀小說《紅樓夢》,「因為那時候沒書看,也沒電影電視,聽個收音機都費勁。」書籍的缺乏讓她將《紅樓夢》反覆咀嚼,書都翻爛了,書中大觀園的橋段至今都在她的腦海里歷歷在目。後來經過少女時期、青年時期直至步入中老年,每一次重讀胡玫都有新的體會,「《紅樓夢》帶給我的精神享受是任何別的書都代替不了的。」

《紅樓夢》影視劇已經有很多版本,胡玫這次別出心裁地採用了「陰謀與愛情」的主題,這在之前從來沒有過。她和團隊在前期查了很多歷史資料,請教過很多權威專家,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故事版本。她認為,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傳承歷史文化責無旁貸,但藝術創作不能跪倒在前人面前,「我們要秉持創新的精神,既要忠實於原著,又要用現代的電影語言打通跟年輕觀眾交流的屏障,只有這樣作品才能刻下時代的印記,讓傳統文化吐故納新,生生不息。」

今年北影節的主題是「光影互鑒,同道相益」,在胡玫看來,這跟自己拍攝《紅樓夢之金玉良緣》的初衷不謀而合。國際性是北影節重要的特點之一,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招攬四海賓朋,助力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讓中國電影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北影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胡玫上一部電影《進京城》講述了清朝徽班進京,開源中國京劇史的故事。該片在2019年獲得第35屆中美電影節的年度最佳導演以及同年第4屆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製作人和最佳女配角三項大獎。影片在國外放映時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歡,這讓胡玫對通過電影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充滿了信心。她認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為一名導演,除了要有越來越豐富的人生經驗和越來越開闊的視野外,更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鑒的激情,這樣出來的作品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在內部放映時,多位從國外趕回來的專家看後均給予了很高評價,這讓胡玫感到很欣慰。

胡玫很感謝今年北影節對劇組的支持。她說:「北影節對中國傳統文化題材電影是情有獨鐘的,他們不是關注我,也不是關注我們劇組,而是關注怎樣去弘揚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在這點上,北影節非常開放,非常有前瞻性。」胡玫說,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觀眾在享受完電影《紅樓夢》之外,還有衝動坐到書桌前,靜靜地重讀小說《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