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項目估值也「打骨折」,被併購後投資方2年回報翻倍

「一家毫米波雷達芯片公司,去年融資時估值叫到了10億元,今年再出來融資時,整體估值縮水到6億元。」作為一名一級市場fa(一級市場財務顧問),高桌資本創始人盧丹對股權融資市場「水溫」變化的感受尤為強烈。

她告訴第一財經,「明星項目打折」是近一段時間普遍發生的故事。記者梳理髮現,包括明星物流公司菜鳥網絡、明星芯片公司星思半導體、甚至巨頭位元組跳動,項目估值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大幅下挫。

星思半導體投資方認為,「融資環境惡化」是導致估值下跌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一些項目開始尋求被併購機會,投資方也由此收穫了超一倍回報。

位元組跳動、菜鳥網絡估值縮水

第三方平台信息顯示,4月3日,某機構買家發佈的一則位元組跳動股份求購信息,對後者給出的預期估值為2100億美元。

而在2022年9月21日,機構買家求購位元組跳動老股時,給出的整體估值是3000億美元。

雖然機構購股價格不能完全準確反映企業估值,但還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位元組跳動估值下調。

和位元組跳動不同,菜鳥網絡估值卻實打實縮水近60%。

阿里巴巴3月26日公告決定撤回菜鳥網絡上市申請,並要約收購少數股東的股權和員工已歸屬的股權。本次收購涉及金額達到37.5億美元。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於當日晚間在電話會議中稱,此次要約收購價格反映的菜鳥網絡最新估值為103億美元,擁有菜鳥少數股權的股東,有權選擇是否繼續持股或者售出所持股份。

而在不久前,還有機構以超200億美元估值求購菜鳥網絡老股。

2023年11月末,有機構在網絡平台發佈了「求購菜鳥網絡老股」的公告,彼時買家給出的預期估值是210億美元。

在一級市場中,老股通常指的是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之前,由早期投資者、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創始團隊或其他股東持有的股份。

某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合伙人告訴記者,由於基金到期需要退出,疊加資本市場ipo趨嚴等因素影響,目前市場上的老股交易價格普遍在五到八折。

因此,當時菜鳥網絡估值甚至要高於210億美元,也符合時主流機構對菜鳥網絡的估值。2023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菜鳥的估值高達1850億元人民幣(以最新匯率換算估值約為255.58億美元)。

蔡崇信也在上述電話會議中提到,「考慮到菜鳥在集團內的戰略角色和未來規劃,以及目前充滿挑戰的ipo市場環境,菜鳥在當前或可預見將來進行ipo並不符合集團的發展策略,而ipo可實現的任何估值都無法反映我們當前認為的菜鳥的真正戰略價值。

阿里最初於2023年5月宣布了一項全面的資產重組計劃,其中包括菜鳥的ipo。當時阿里認為單獨上市更能體現菜鳥作為阿里重要業務的價值,但到目前情況已發生變化。

明星半導體企業投前估值「打了六折」

巨頭估值縮水同時,明星半導體項目估值也在縮水。

星思半導體近日宣布完成b輪融資,藍盾光電(300862.sz)也是其投資方之一。根據此前公告,藍盾光電擬以自有資金1.8億元參與星思半導體的融資事項,融資完成後,公司預計直接持有星思半導體約5%股權

由於與a輪融資相比估值大幅縮水,這筆投資遭到了監管問詢。

在2022年6月完成的a輪融資中,星思半導體投前估值為48.82億元。而在此次b輪融資中,星思半導體投前估值僅為30億元,估值相當於「打了六折」。

深交所要求藍盾光電說明本輪投資的估值確定依據、評估方式及合理性。

藍盾光電則將估值下調歸因於「一級市場變動及半導體市場需求波動等因素」,並稱近來芯片企業的融資環境普遍有所惡化。星思半導體綜合融資環境和自身資金需求,決定快速完成本輪融資,因此將投前估值回退至30億元。

2020年10月,星思半導體在上海註冊成立,專註於5g/6g通信技術的基帶芯片研發,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全場景空天地一體化芯片及解決方案,包括5g/6g embb、redcap及ntn的終端/手機基帶芯片平台和解決方案。

作為國內少數從事基帶芯片設計的企業,星思半導體於2022年11月首款自研5g基帶芯片一版流片成功,並於2023年8月成功打通衛星試驗電話。

與此同時,星思半導體的融資火力全開,成立兩個月後便完成了1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直至最近剛官宣的5億元b輪融資,創立僅三年半的星思半導體已累計融資超17億元人民幣。

「投資機構手裡沒錢了,所以對項目估值要求較為嚴苛。20億元至50億元估值之間的項目出去融資,降估值現象挺普遍的。」一名fa機構合伙人告訴第一財經。

據她介紹,如果上市作為戰略投資方,對於項目的估值會「砍的更狠」。因為上市公司本身可能自帶資源,給企業的幫助相比純財務投資者會更多一些。

通過併購股東獲取超一倍回報

在項目估值紛紛「打骨折」的背景下,部分公司開始尋求併購機構,反倒收穫了不錯的賬面回報。

捷捷微電(300623.sz)4月3日發佈公告稱,將以10.16億元的現金加股票方式,向蘇通基金、南通投資、科創基金、蘇通控股、峰澤一號、南通摯琦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捷捷南通科技 30.24%股權,其中以發行股份、現金方式支付對價的比例,占交易對價的比例分別為 65.00%、35.00%。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持有捷捷南通科技91.55%股權。

2021年,捷捷微電在江蘇南通設立全資子公司捷捷南通。次年3月,捷捷南通的mosfet芯片晶圓廠開工建設。

為了解決晶圓廠建設的龐大資金需求,捷捷南通開啟了一輪外部融資。2021年9月,捷捷南通成功融資5.1億元,投資方包括南通投資、南通摯琦等機構。該輪融資中,捷捷南通估值(投後)為13.1億元。

2022年1月,捷捷南通新一輪增資,投資方為上海利恬(深圳中民資本旗下基金),投資額1.4億元,估值與上一輪一致。

此次併購中,捷捷南通總估值33.6億元,與2022年融資時的估值相比增長了132%多。對於在本輪退出的南通投資等股東,用2年時間獲取了超一倍回報,在當下時點算是一筆相當划算的買賣。

不過,捷捷南通的股東並沒有全部退出,中民資本沒有參與這次併購。捷捷微電解釋道,中民資本是基於自身對半導體行業短期內市場行情等因素判斷,主動放棄參與本次交易。

在ipo等退出渠道受阻的情況下,通過併購退出成為了部分vc/pe的共同選擇,創合匯資本管理合伙人、總經理於紅梅在年初舉辦的某次會議中表示,(自己所在機構)今年會加大併購以及轉讓退出。她認為,在ipo節奏放緩的大背景下,大家要在併購、甚至s基金上加強布局。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3年度中企參與的併購交易活躍度穩步提升,併購案例數總量2654起,同比增長4.7%;涉及交易總金額近萬億,受上年大額案例波動影響同比略有下滑。從併購特點來看,以國央企資產優化整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中企國際化發展等為目的的併購交易是市場主要構成。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