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70%短劇用戶是中低收入群體#引髮網友熱議。
微短劇,即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着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網絡影視作品。有調查機構數據顯示,70%的網絡短劇用戶群體是中低收入群體。
劉明便是其中之一,工資扣除房租還剩下不到2000元,卻拿出將近四分之一「餘糧」充值。
「比電影還貴」
少則一二十元,一般六七十元,多的超百元。劉明舉例說,一部100集的微短劇,每集時長一兩分鐘,前10集至15集免費,之後的劇集按照每集0.8元至1元的價格收費,則需要68元左右。「真的不便宜,比看一部電影還貴。」劉明感嘆道。
價格不菲,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追逐付費?用多位受訪者的話來說就是「真的很上頭」。
據了解,微短劇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由長視頻流媒體平台定製的短劇,它的特徵是單集時長不超過15分鐘,且集數比較少,購買會員就能完整觀看,收益歸平台,製作方只能拿製作費。
另一種是近兩年興起的小程序短劇,誕生於短視頻平台,收益來源為用戶充值解鎖集數,由小程序、製作方、推廣方瓜分。其單集時長往往只有一兩分鐘,而集數可以達到100集以上。
曾在短視頻代運營公司工作的劉女士直言——「量身定製」「付費卡點」目的之一,是要打造數據指標,「先讓用戶免費看,然後再『卡點』收費。有的寫劇本時就已經標記好了,告訴製作人到哪一集哪個部分可以『付費卡點』,因為這時觀眾情緒已經達到頂峰,只要掐斷,大概率會付費收看」。
此外,隨機對部分微短劇小程序進行查看時發現,一些小程序的充值頁面上,會自動勾選「默認開啟自動解鎖下一集」選項,且能夠自動扣款。
▲來源:央視新聞報道
同時,由於每次充值都是9.9元、39.9元等數額較小的訂單,不容易引起用戶的注意,從而讓人反覆落入這樣的付費陷阱中。
據相關單位於2023年12月對微短劇用戶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消費過程中五成用戶遭遇過虛假廣告,充值時告知的優惠與實際情況不符;有四成用戶在開通小程序全站會員後,觀看其他劇集仍然需要付費;還有超過30%的用戶為小程序充值後,該小程序隨即下架,再也無法使用。
對於付費短劇,有短劇愛好者表示,「這已經是最便宜的娛樂項目了」「看45集連續劇很浪費時間,短劇就不耽誤,一天看幾集也很解壓」。
還有網友對稱,「中低收入人群只會找免費資源,不可能花錢」「只看不充錢的算啥?」
微短劇收費套路涉嫌違反多項法律法規
其實,微短劇的這些收費套路並不新鮮。
業內人士指出,年輕人已經培養起為長視頻平台影視作品付費的習慣,並且擅長搜索網絡資源,很難為微短劇持續付費,而中老年人更願意為低門檻的線上娛樂付費。但對於很多剛剛習慣在手機上看短視頻的老年用戶來說,他們往往無法準確識別付費套路。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鬍鋼認為,很多微短劇相關的經營者在明碼標價方面並沒有做到足夠清晰明確。另一方面,還涉及收費合理性問題,對於微短劇來說,它在價格法裏面屬於市場調節價,價格必須是公平合理的,否則就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基本的民法典的準則。
此外,專家介紹,由於微短劇小程序依託於相關平台進行推廣,因此根據電子商務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平台經營者也需負起相關法律責任。
例如用戶投訴較多的部分微短劇經營者,經營一段時間突然消失不見的情況,平台經營者應當提供相關微短劇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有效聯繫方式,以便消費者維權。如果不能提供或者提供不準確的話,平台有可能要承擔先行賠付的責任。
此外,近期陸續有多部微短劇涉嫌違規被下架。
3月21日,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佈通報稱:近日,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在工作中發現,網絡微短劇《老師不要跑》存在劇情低俗,台詞、畫面、情節涉及嚴重軟色情等違規情況。針對該違規微短劇的播出問題,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第一時間提示相關播出平台予以處置。目前,該劇已全網下線。
2023年11月21日,微信和快手均發佈公告稱,下架微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公告稱,該劇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價值觀,混淆是非觀念,破壞平台良好生態。
▲來源:微信截圖
2023年11月10日,中央網信辦下發通知,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各大平台集體響應,出手整治違規、低質微短劇。短視頻平台加大了對第三方微短劇小程序廣告投放和跳轉的治理。快手切斷了第三方小程序跳轉的行為。去年年底,微信公眾平台則向短劇從業者發佈了保證金繳納通知。
2023年年底,國家廣電總局印發通知,提出要嚴肅、紮實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治理。國家廣電總局下一步還將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建立小程序「黑名單」機制、網絡微短劇推流統計機制等。
來源:中新經緯編輯:周薇、趙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