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副院長廣州預言:虛擬演員將佔未來電影半壁江山

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資助、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主辦、香港文聯協辦的首期「新光影-內地市場焦點拓展計劃」近日在廣州開班。3月24日,學員們來到廣東省文聯、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參加由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中國動畫研究院院長孫立軍教授主講的專題講座《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電影》。

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成立於2018年,創會成員包括會長成龍、執行會長曾志偉、副會長汪明荃、譚詠麟等,通過成員的資源和影響力,幫助香港業界銜接內地資源,加強兩地業界的溝通和合作。該會秘書長王祖藍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首期「新光影-內地市場焦點拓展計劃」招募了30位香港演藝界的幕後從業者參加,目標是「多讀多看多做」。他說:「多讀,就是每天參加課程,讓我們對內地的市場有更多了解和分析;多看,比如我們來廣東省文聯、南沙、珠影參觀,看看香港和內地的幕後交流究竟是怎樣的;多做,我們會每期補貼10名學員到內地來『實習』。」

王祖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非常有潛力」,「特別是粵語電影,很多觀眾都特別喜歡」。他預言,粵語電影在接下來的幾年會有一個「大爆發」。

這天,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中國動畫研究院院長孫立軍帶來了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電影》的主題講座。孫立軍曾導演動畫作品《小兵張嘎》《快樂奔跑》《兔俠傳奇》《秋實》《新三岔口》《飛向月球》等,曾多次斬獲華表獎、金雞獎等國內外獎項。他圍繞人工智能對影視業的影響,從「ai輔助劇本生成與視覺概念設計」「ai智能角色與數字演員」「交互式電影:電影遊戲化的技術趨勢」「沉浸式電影:元宇宙技術賦能」等方面進行闡述,展望人工智能時代電影的發展方向。

孫立軍指出:「未來的電影,數字虛擬演員將佔半壁江山。」他認為,虛擬演員跟真人演員相比,有多種優勢,「後者會老,片酬會漲,但虛擬演員不會」。一位從事導演工作的香港學員提問,當演員都變成虛擬的,導演還有什麼用處?孫立軍回答:「你可以想像,你在面對一個任你擺布的專業演員。他不會ng,能迅速領悟並做到你的所有要求。」但他也提醒:「在未來,導演一定要更有創新精神,洞察受眾需求,適應市場變化,這樣才不會被淘汰。」

對近年紅火的虛擬拍攝,孫立軍則持謹慎態度:「我的個人觀點是,虛擬拍攝不會成為主流。」他解釋,在實際操作中,虛擬拍攝在很多時候並不能帶來節約成本的效果,因此對普通劇組來說並不適用。他建議:「虛擬拍攝可以在『速拍』方面多研究——以中近景為主,能快速轉換任意場景,以適應短視頻拍攝的要求。我認為,小而精才是虛擬拍攝的發展方向,不要一味追求led屏的巨大和昂貴。」

至於ai生成動畫技術,孫立軍指出:「我們在研究和實踐中發現,ai能輕易地做到寫實,但卻很難識別真正的文化特徵。」他得出結論,目前該技術仍然很難生成真正擁有「中國審美」的動畫作品。

文|記者 李麗

圖|劉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