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上》《江河之上》齊上映, 環保劇火了嗎?

電視劇《江河日上》中,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組長在溶洞對污水取樣。 (受訪者供圖/圖)

《江河日上》《江河之上》,2024年3月,兩部名字僅一字之差的電視劇分別在湖南衛視、芒果tv和央視一套上映,不約而同關注起環保題材。

八家企業聯合暗管排污,它們貢獻了全市超過一半的稅收,隔壁市正虎視眈眈地想藉機挖角。這是個「瓷器店裡抓碩鼠」的棘手難題:處罰不到位是失職,一刀切嚴懲又是懶政。

村莊里的化工廠破壞青山綠水,危害人畜健康,村民投訴無門,企業囂張跋扈,被處罰了就改個名字繼續生產,司法有心無力,亟需改革。

雖然二者都講環保,但分別從行政和法治的角度提出解決思路。

《江河日上》的主題是環保與經濟的博弈,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督促下,鏡頭對準的主角多數來自市委、市政府大樓;《江河之上》則主要講述環境司法改革,總編導周亞平稱它本質上是一部司法劇,《江河日上》刻畫的副市長、環保局長正面角色,成了這部劇中不作為、亂作為的反派,主角則是法官和律師等。

電視劇《江河之上》中,主角是法官和律師等。 (受訪者供圖/圖)

「敏感、專業、說教、戲劇性弱等,都是以往人們對於環保題材的刻板印象。」劇評人李星文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江河日上》打破了這些刻板印象。環保劇要想好看,必須把環保理念巧妙融入戲劇故事中,符合電視劇的基本規律。在觸碰時事的嚴肅劇目衰微的背景下,這兩部劇的出現是驚喜。

朋友圈中難得有討論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小火了一把,特別是在環保和法院系統內部,電視劇涉及的兩個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和最高人民法院,都自發為兩部作品「打call」。

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發表了3條關於兩部劇的微博。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江河之上》的聯合出品方之一,已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4次提及,閱讀量最高的一篇有「10萬+」。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是「老環保人」,最近在朋友圈經常刷到關於兩部電視劇的內容。雖然總體上環保圈內的討論熱度並不算特別高,但他認為「環保題材本就小眾,加之現在電視看得少,朋友圈有所討論,已屬難得」。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名字相似實屬巧合。兩部劇都拍攝於疫情時期,並不知道其他劇組的消息。

《江河日上》編劇張挺說,劇作原本起名為《江流天地外》,但無法反映劇情,又改成現名;《江河之上》總編導周亞平表示,《江河之上》開機稍早,為了能在央視首播,劇組放棄了在省級衛視首播的安排,延後了上映時間。當《江河日上》播出後,劇組也曾考慮過是否改名,但覺得名字更恰如其分,最終還是沒改。

相似的名字帶來了「集聚效應」。「任意一部劇改個名字,可能結果就是各播各的,不會被拉在一起討論,沒有這麼高的關注。」周亞平說。

兩部劇的收視率數據不錯。據「酷雲數娛」統計,2024年第11周(3月11日-3月17日)在央視一套、八套和省級衛視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收視率排名,《江河之上》以1.49%位列榜首,《江河日上》位列第五(0.51%)。

截至發稿,播出時間較早、已經大結局的《江河日上》在豆瓣有2400餘條短評,尚在播出的《江河之上》的短評不到300條。

藍天增多,環保議題逐漸「脫敏」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熱映,讓環保劇第一次走進一些觀眾的視野。但電視劇選取環保作為題材,並非新鮮事。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了近二十年以來國產電視劇,聚焦環保題材的至少有13部。

早在2005年,蔣雯麗、李幼斌等人就主演了講述水污染的電視劇《深呼吸》。市支柱企業極風葯業偷排污水,致人患病去世,下崗女工肖秀萌(蔣雯麗飾)為受害者討回了公道。蔣雯麗拍完劇後,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稱「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擔任環保組織的形象代言人」。

2007年,潘長江執導的《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敘述了村主任(潘長江飾)在兄弟情誼與環保問題上的掙扎,該劇反響不錯,兩年後還出了第二部,聚焦石材開發與環保的矛盾。2021年,黃軒、熱依扎等主演的《山海情》榮獲多個獎項,角色名字就叫「水花」「喊水」,凸顯了當地對水的渴望。

2005-2021年,環保劇數量大概兩三年推出一部,2022年以來,迎來「小爆發」,《運河邊的人們》《青山不墨》《春風又綠江南岸》《父輩的榮耀》《富春山居》等作品登上熒屏。這些劇里的環保問題包括企業排污、水污染、亂砍濫伐、農村環境污染等;主題融合了環境污染、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林業改革等;主角通常是國企工人、村支書、縣長、市長等「體制內」人物。

電視劇《江河日上》中,齊江市副市長和環保局局長檢查排污企業。 (受訪者供圖/圖)

生態環境問題由來已久,為何最近兩年環保劇才多了起來?

空氣、水、土壤乃至每天產生的垃圾,鏡頭下的環保問題與公眾息息相關。《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的主創,都對環境污染有諸多切身之感。

張挺的家鄉在黃河邊,見證了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十幾年前,他去太湖邊拍戲,臭氣熏天,人都沒法待;多年前到山西呂梁,空氣污染以至於不敢打開車窗。拍《江河日上》時,劇組專門安排了環保專員,負責收集礦泉水瓶、飯盒等垃圾,分類後再丟棄。

而周亞平自小長在長江旁,童年記憶中的長江美麗又開闊,難忘壯麗的晚霞,後來回到故地,他總要在橋上感嘆幾句:「怎麼成了這個樣子?」過去十幾年,他率團隊走南闖北拍攝人文紀錄片,發現所到之處,都曾有觸目驚心的污染。

近年來隨着藍天白雲增多,環保議題逐漸「脫敏」。

約十年前,自然紀錄片導演耿棟計劃拍攝一部垃圾污染問題的紀錄片,在申請經費時碰壁,理由是「話題敏感」。「十年後的今天,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社會共識,誰還會覺得這個話題敏感呢?」耿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據《京華時報》報道,2005年的《深呼吸》也曾因涉環保題材而被多家電視台「雪藏」3年。

甚至時至今日,仍然有一定阻力存在。《江河之上》的第一場戲是化工廠爆炸,劇組在拍攝時,曾有個別人堅決反對拍攝災難事件,甚至要求這部環保題材的電視劇連「化工污染」幾個字都不能提。

《江河日上》中,齊江市領導班子逐步重視生態環境,從環保「差生」變成「優等生」的過程,也是近年來社會共識轉變的縮影。「環保問題首先是認知問題。在gdp面前,一些官員不認同環保有那麼重要。他們覺得環保只是裝飾品,並非必需品。」張挺說。

「環保是牙口硬一點才能咬得動的題材,願意去品嘗的人不多。」李星文認為,未來應該讓環保題材進一步「脫敏」。

環保題材為何難出圈

雖然有了一定熱度,但《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離出圈尚有距離。豆瓣打分與評分數量和觀看人數有關,截至發稿,兩部劇的豆瓣條目都還沒有顯示評分。

環保題材,似乎天然少了幾分爆款的氣質。

周亞平選擇環保司法這個角度時,曾遇到不少勸說。人們覺得這個題材感興趣的人少、觀眾看不懂、拍起來太枯燥。劇中,當演員們談論「原告主體資格」「公益訴訟」「環境資源審判庭」等專業法律術語時,觀眾的確不易理解。

「名字像,題材像,播出時間還這麼近,這兩部好難分辨。看了一點點,感覺題材稍微有點嚴肅,不是太喜歡看,就棄劇了。」豆瓣一名網友點評。

周亞平說,《江河之上》是一部商業劇,本質是娛樂產品,「受眾最關注的是娛樂內容,為了科普一些必要的概念和理念,哪怕寓教於樂,也或多或少削弱了觀眾的接受度」。

電視劇《江河之上》中,工作人員在取水樣。 (受訪者供圖/圖)

除了題材不佔優勢,環保影視作品的商業回報也往往不盡理想。

耿棟稱,中國紀錄片市場尚不健全,創作者難以從作品中獲得商業回報,因此目前許多紀錄片都是由政府、電視台投資,出於宣傳需求而拍攝。

創立於2007年的「國際綠色電影周」致力於在國內推廣綠色題材電影作品,發起人素娃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電影周第一年僅收集到幾部紀錄片,到2023年,已經徵集了上千部紀錄片、故事片、動畫片等形式的綠色電影。

但即便已經積累起品牌聲譽,每年的拉贊助仍然艱難。環保活動距商業變現的路徑較遠,更多作用是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品牌形象。素娃需要反覆與贊助方溝通:投資放映一些不怎麼賺錢電影的電影周,能給對方帶來什麼好處。疫情時期,為了撐下去,素娃甚至賣掉了一套房子。

為了輻射更多受眾,《江河之上》選擇流量明星參演,他們此前靠仙俠、神話劇積累了一批粉絲。追星族誇讚愛豆的表現和這部劇的水準,視頻網站上滾動的彈幕,不少都由男主角的粉絲貢獻。

即便如此,雖然登頂收視率榜首,但周亞平坦言,《江河之上》的商業回報可能無法達到預期。

《江河日上》的情況不同,它是一款湖南衛視、芒果tv的「定製劇」,並非商業劇,沒有流量和商業表現等kpi,主創們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普及環保理念。

張挺從一開始就沒期盼這部劇能出圈。過去20年里,張挺創作的都是商業劇,他深知,反腐流量高,吸人眼球,已經成為電視劇的商業爆點之一。但有了不用追求商業化的底氣,張挺「任性」地沒有在劇本中添加反腐內容。

不過,李星文倒是認為,嚴肅的「正劇」和優良的商業回報並非無法兼容,《人民的名義》《狂飆》等都是成功的代表。只要給予創作者充分的表達空間,創作者扎紮實實地採風、寫作、拍攝、製作,當各個環節都一致做到高水平,環保題材電視劇也有望出現「爆款」佳作。

電視劇《江河日上》中,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組長收到群眾提供的死魚線索。 (受訪者供圖/圖)

擺脫說教感

雖然主角也是市長、局長等官員,環保劇和其他時政劇的一大差異還在於,有說教感的刻板印象。

保護野生動物、治理水污染、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的利他性帶來了這種說教感。「環保從宣傳教育起家。」馬軍記得,這是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常說的一句話。

實際上,環保題材的經典影視作品不勝枚舉。馬軍舉例:《難以忽視的真相》敲響了氣候變化的警鐘;《海洋》《海豚灣》等喚醒了人們保護海洋生物的意識;《可可西里》展現了保護藏羚羊等高原生物的反盜獵行動。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這段話更是廣泛流傳: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過去其他部門都在給經濟發展踩油門,而環保部門在踩剎車。」馬軍說,「環保工作需要能打動人心的文藝作品來動員公眾。環保部門為相對弱勢的部門,只有得到民意廣泛支持,才能以有限的資源推行強有力的措施。」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都試圖擺脫說教感,將理念融入戲劇中,刻畫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用精彩的故事打動觀眾。

有網友對它們的努力給予好評:「環保題材想要講得不說教還是有點難度,目前看故事還是有讓人追下去的興趣,有意思的同時又有真實性,算是這兩年不多見的劇。」

同時,一些批評的聲音也值得被正視。例如,有高贊評論稱,演員演得不像公務員;不少人覺得劇本仍有一些懸浮、不真實之處,與現實脫節;劇情節奏拖拉;還有人以環評從業者身份提出質疑,認為劇中存在一些本應可以避免的專業性錯誤等。

《江河日上》最後一集並沒有安排圓滿的大結局,一些棘手的環保難題仍然需要更多的決心和智慧。全劇始終沒有給環保和經濟的博弈下結論,還把關於生態文明如何區別於農業和工業文明的思考拋給觀眾。張挺覺得,環保題材有太多能講的內容,24集的體量太小,一部劇遠遠不夠,「生態環境治理永遠在路上」。

(梁淑怡/圖)

南方周末記者 林方舟 南方周末實習生 衛雅琪

責編 汪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