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付108元、票麵價僅55元?看電影要多少錢不能是筆「糊塗賬」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最近,有上海網友稱,線上購票108元一張的電影票,到影院取票機取出來,票面僅顯示為55元,讓他不禁疑惑,中間消失的53元去哪兒了?

為了求證這一說法,記者來到了該影院,並提前通過三種渠道在線上購入了同天、同電影院、同場次、同排位置的三張電影票,分別花費了56元、58元,49元。三張電影票票面明細均標註了票價、服務費和影廳服務費,其中,通過正常渠道購買的兩張電影票票面總價與線上實付的價格沒有出現網友所說的差異,而非正常渠道購買的電影票,票麵價格的確便宜了不少,服務費僅有3元,影廳服務費更是為0元。(據3月15日看看新聞)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這種實付價格與票麵價格不一致的情況,並不罕見。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都曬出圖片,對於票麵價格和購買價格的差異表示困惑。據統計,這種價差最小為2.9元,最大則達到了66元。據記者探訪分析,電影票價格的組成大多為平台與影城的結算價+服務費(平台收取),也有可能還存在特殊影廳服務費、跨平台取票服務費等,而價格差異主要就是出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服務費上。

根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2015年發佈的《電影票務營銷銷售規範》規定,電商所售出的電影票,應在票面上分別明示電影票和服務費的價格。4d影廳、vip影廳的票價、服務費需經發行方與放映方通過合同確定,合理定價,並向觀眾明示。其它服務費、小賣等費用需單獨出據票證。但很多網友曬出的電影票上,並沒有服務費這一項,有的雖然列出了這一品類,顯示的卻是0元,這就產生了「消失的差價」,讓消費者雲里霧裡,十分困擾。

此前,沒有太多人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服務費大多收得比較少,一般在2元-5元,很少有消費者會去計較,但是上海這位網友,票面上未顯示的服務費高達53元,幾乎跟票價相等了,這就有點太離譜了。試問,平台和影院是提供了多麼高級的服務,所以要一張票要收這麼貴的服務費呢?收取這一費用事先有經過消費者認可嗎?為什麼不能將收費明細標註出來,是怕收得太多把消費者嚇到嗎?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曬齣電影票「差價」

根據平台客服的說法,或許是因為線下取票機不同而導致了無法顯示出本應存在的服務費,且不說這個回應有多麼不確定,既然是規定,行業內就應該普遍遵守,也就是說,所有的取票機都應該至少滿足票面上明示電影票價和各項服務費的功能,否則,這機器就不應該投入使用,否則,一出了問題都推給機器,實在說不過去。

電影票價隨市場波動本是正常現象,服務費根據提供服務內容的不同,有一些差異,也無可厚非。但既然是通過正規平台購票,票面總價就應該和所付價格一致,否則就涉嫌違反「明碼標價」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而且,服務費雖然是影院、平台自行收取,但也需要合理合法,向觀眾明示,不能藏在電影票價後面,偷偷摸摸,肆意上漲,讓消費者花錢花得稀里糊塗。

看電影是消費行為,不管經營者是哪一方,都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實行明碼標價,否則就是違法行為。電影服務費不能是一筆糊塗賬,各個平台怎麼收,什麼規格的影院、

影廳按什麼標準收取,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規範,並且在影院大廳、取票處的顯著位置公示,票面上也應該將所有價格標註清楚,杜絕利用「服務費」亂漲價的行為,有力維護觀影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