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重磅發聲

重磅發聲!談產能過剩、光伏技術之爭——獨家對話光伏龍頭掌舵人劉漢元

中國基金報記者 馮堯

過去一年,光伏行業顯得有些「分裂」。

從宏觀產業角度來看,行業景氣度隨着雙碳目標的推進及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的提升,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143萬噸、622gw、545gw、499gw,分別同比增長66.9%、67.5%、64.9%、69.3%。

但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內卷和產能過剩也隨之出現。處於上游的硅料、硅片端最先吃到行業紅利,同時也最早感受到「寒意」。

2023年開年之後,硅料的價格經過短暫反彈,繼續加速下行。硅料價格在去年6月短暫見底後有一定回升,到了11月8日再度下跌,跌破6萬元/噸。同為上游的硅片也緊密跟隨硅料的價格走勢。

光伏上游環節,經歷了如同「過山車」一般的價格走勢。

在行業玩家方面,雖然整個產業仍處於上升通道,但部分環節的企業盈利狀況卻難言樂觀。近期,即使是部分頭部企業也延期或減少了電池片、多晶硅項目的投產,亦有「半路出家」的跨界玩家黯然離場。   

行業劇烈波動中,市場自然出現不少分歧,也產生了不少爭議。這一背景下,行業龍頭的研判往往會成為市場的「風向標」,為業界指明方向。

基於此,在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基金報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進行了獨家專訪。作為通威集團的掌舵人,劉漢元在專訪中談及多個市場廣泛關注的話題,其中包括光伏技術路線之爭、一體化模式與專業分工模式之間的權衡,以及市場廣泛關注的產能過剩問題。

對於技術路線之爭,劉漢元認為,topcon可能成為2024年、2025年的主流產品結構。同時,通威未來會對各種已有技術路線繼續提升,繼續對前瞻性的技術路線研究,「小試、中試,都會有所組織、有所參與。」

談及經營模式的權衡,他認為一體化也許有優勢,但在一體化和專業化分工之間,行業內更應該彼此理解,有所為、有所不為。用他的話說就是「我們想為大家當好『車間主任』」。

對於產能過剩問題,他認為,在市場條件下,產能過剩是常態,而短缺是非常態。「所有的投資和需求都是不斷地平衡、過剩、再平衡,周而復始地螺旋式運動。」

有意思的是,在卸下通威股份董事長職務、交出「指揮棒」後,劉漢元對通威股份年輕的管理團隊表示出高度認可。劉漢元坦言,在接下來的日子,或更多扮演「幕後者」角色:「我們更多是看大方向,以及約束哪些事情不能做。」

一、

如何從水產飼料產業轉向光伏行業?

中國基金報:您帶領的通威股份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的一面旗幟。回過頭來,在通威上市初期,為什麼突然將「船頭」調向光伏賽道,畢竟這與公司原有的水產飼料行業相去甚遠。

劉漢元:回顧通威發展歷程,社會需要什麼,能在其中貢獻什麼,做好什麼,這是我們選擇行業最終的一個落腳點。不同發展時期,有着不同的社會發展需求。

通威兩次的產業選擇,都是當時社會的最大需求之一,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周期里,也必然是不會衰減的需求。

早期解決「吃魚難」問題,深耕水產飼料產業。在環境惡化、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大力推動光伏產業布局,打造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並全球首創「漁光一體」模式,實現新農業和新能源高效協同。一個着眼於最基礎的食品安全,一個着眼於未來的能源安全。

2002年,我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就讀emba,畢業後連讀經濟學院dba工商管理博士,博士論文為《各種新能源比較研究與我國能源戰略選擇》。當時,中國的霧霾問題還未被重視,我們已經在思考未來中國能源的機會在哪裡。當把煤炭、石油、水能、風能、核能等研究了個遍之後,我們就發現,光伏發電這種最短路徑、最大儲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成本極其低廉的未來能源,幾乎是唯一選擇。   

經過理性的分析和科學判斷,最終於2006年進入光伏產業。而且,隨着產業規模逐漸上升、成本逐漸降低、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光伏已成為各類能源生產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沒有之一。

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產業對中國的一次能源轉型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是從產業角度有效地支撐中國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實現;二是在這一輪全世界生態低碳高質量發展過程當中,中國將牢牢成為牽引全人類能源轉型的第一大國,促使我們整個國家的產品走出去、產業走出去、資金走出去。         

中國基金報:回過頭看,通威轉型非常成功。在通威轉型之後,不乏上市公司成功轉型切入光伏行業,但更多企業並不太順利。作為轉型成功的先驅,您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

劉漢元:企業發展要時刻保持認真、清醒,不能夠單憑想像去進入一個行業,要選擇和社會的需求、未來發展相協調的潛力行業。關鍵還要真正研判,自己能否在這個行業里像釘子一樣進得去、站得住,並思考能否持續處於前三。

此外,對於企業來講,要穿越各種發展迷霧、杜絕各種誘惑、應對各種質疑,戰略定力極為重要。   

中國光伏產業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來自全球的激烈競爭。十多年前,中國光伏產業處於市場、核心原材料和核心技術「三頭在外」的境地,發展過程中接連遭遇歐美雙反、全球金融危機等重大打擊,曾一度陷入發展瓶頸期。

光伏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研發投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技術研發方面,通威投入了大量資源。

今年上半年,通威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將建成使用,項目由實驗室、光伏檢測中心等十大模塊組成,新建研發車間面積超過70000平方米,主要開展新型電池和組件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中試,為下一代高效電池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持和專利儲備。         

二、

談一體化、專業化分工模式:

想為大家當好「車間主任」

中國基金報:我們看到,通威自從邁入光伏行業後,從多晶硅料環節向下游擴張,延伸到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完成了一體化的布局。在您看來,一體化布局是否就是通威未來的最佳經營模式?

劉漢元:曾經大家對分工和一體化有很多糾結。在目前的環境氛圍當中,大家認為一體化更有優勢。通威在2022年、2023年也基本完成了一體化的進程。從最早的多晶硅到拉棒切片、電池、組件,再到現在正在完善的工業硅環節,通威在行業里可能是一體化鏈條最長、各環節連得最通的企業之一。

通威有所延伸,是想在配套協同上形成一個規模成本、交易成本、組織成本領先的全球供應鏈。但通威仍然一直強調對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合作夥伴的重視,一直倡導行業有效分工協作,使客戶之間、友商之間能夠有所長、有所選擇,在自己所精所強的方面做大。   

所以,在別人所專所精的地方有效配合,理性地適當控制,營造「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為我好、我為你好」的商業生態。

一體化也許有優勢,但在一體化和專業化分工之間,大家如何能夠彼此理解,有所為、有所不為,把自己所專所精的做強、適當做大,支持別人也把所專所精的做強做大,行業里維持合理的競爭力度,相互有所分工和協作。這是2024年擺在所有行業同仁面前需要回答的命題。

如果這個命題答得好,中國光伏既能保持全球競爭力,又能有足夠的理性和良好的商業氛圍和生態,不僅在國內發展得更好,也會在走向全球市場的時候,在推進全球能源轉型的時候更理性、更高效。

中國基金報:最近幾年,通威也在部分環節積極與同行合作,包括2017年就與隆基合作投建多晶硅產能、2020年又與天合光能合作,後面又與晶科、京運通也在多晶硅產能方面實現合作。在多晶硅料環節已經具有較大市場份額的背景下,通威為什麼還會選擇這樣的合作?

劉漢元: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到,五六年前,甚至更長時間,我們一直倡導行業分工和互相協作。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我們參與國際和國內的競爭?什麼樣的態度能夠使協作合作得更好?值得行業同仁一起探討、一起推動,至少一起來嘗試。

在三四年、四五年前,我們在所專、所精、所長的高純晶硅環節,向前三、前五組件生產企業等行業主要的參與者,全面開放股權合作。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我們在某一段做得比較強,別人在某一段做得強,如果別人支持我們把這一段繼續做大做強,我們支持別人把拉棒切片、組件環節做得更大更強,事實上這是一種有效的合作和分工方式,能夠對行業生態產生很積極的影響。

所以,隆基、天合也參股了我們的高純晶硅環節,晶科、京運通也參股了我們的環節。我們想為大家當好「車間主任」,大家能夠背靠好的產品品質,有競爭力的成本和規模化的優勢,面向國際市場去施展拳腳。這樣大家有所為、有所不為,會讓合作真正產生有效的、積極的行業意義。

過去這樣做,大家也共同感受到了合作的意義、成果,以及投資的收益。現在,大家的看法是,這樣的分工合作仍然是正確的,它和一體化並不矛盾。甚至在一體化過程中,如果把分工合作做好做強做大,能夠有效支持、支撐後面的一體化,更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

三、

談技術路線之爭:

topcon或為近兩年主流結構

中國基金報:當前類似在電池片環節延伸出不少技術路線,除了topcon之外,還包括異質結的hjt和背板bc電池,尤其是bc電池,去年在市場中討論得也比較多。您怎麼看待電池片環節的技術路線選擇?通威未來會怎麼做選擇題?

劉漢元:近兩年,特別是2023年,n型產品的比例從年初很少一點到年中明顯上升,到年底基本上可能2/3、3/4已經是n型的topcon。大家也看到異質結技術也在2023年獲得了10個gw、20個gw、30個gw可能的投資和投入,產品的轉換效率也有所提升。   

在這個背景下,2024年初topcon成為電池主流的n型產品結構,2024年銷售佔比可能還會明顯上升,產品的轉換效率也有可能會明顯上升。在這個過程中,topcon可能成為2024年、2025年的主流產品結構。

異質結、ibc等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10個gw、20個gw以上的投入量、投資量。如果產品效率跟上,成本、良率能夠兼顧,也會參與到這個過程中。

2022年和2023年,鈣鈦礦的複合應用研究也是如火如荼,轉換效率有的達到甚至超過30%,帶給行業很多轉換效率、未來發展空間的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使電池面臨不斷的設備、技術的迭代,也可能使投資過程的風險,尤其是產線沉默的風險、成本沉默的風險、被淘汰迭代的風險加大。

所以,行業同仁也好,新老參與者也好,都要注意這部分可能導致的風險,謹慎參與技術路線的選擇,投資規模力度的確定,才能夠使我們抓得住機會,又能夠迴避風險。

對我們而言,目前正在抓緊擴建和完善創新研發中心,該項目已於去年11月30日在成都雙流開工建設。建成後的創新研發中心,將會形成國內和全世界晶硅電池研究最集中的領域,並對各種已有技術路線繼續提升。對未來前瞻性的技術路線的概念研究、小試、中試,都會有所組織、有所參與,更好布局技術路線的走向、前瞻的路徑、商業化應用技術的落地。

四、

談產能過剩:

市場條件下,產能過剩是常態

中國基金報:去年光伏各環節的產品價格都出現劇烈波動,最初也是由多晶硅料和硅片環節向下傳遞,市場中「產能過剩」的聲音也比較多,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例如,在多晶硅料環節,您覺得當前市場價格是否已經處在合理範圍之內?

劉漢元:現在業內普遍認為,光伏產業在新一輪的熱潮過後出現了產能過剩。也許理想的狀態是偏非理性的,但用市場的規律去看,它卻是非常正常的。

市場條件下,產能過剩是常態,而短缺是非常態。所有的投資和需求都是不斷地平衡、過剩、再平衡,周而復始地螺旋式運動。市場的事情儘可能交給市場辦,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發現需求和平衡需求,以及投資、減少投資、擴大投資的反反覆復的過程,所以我們認為當下的情況很正常。

面對這樣的情況,對於企業而言,一是練好內功,我們的多晶硅生產環節,要思考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消耗水平再降低、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產品的質量再提高、什麼樣的速度加快轉型,能夠更好地適應後端對產品質量和結構的需求,使我們能夠參與行業裏面更多的機會。

對市場而言,什麼樣的方式能夠使行業更加理性地面對階段性衝擊,在這個過程當中彼此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強行業的協作合作,使這個過程可能更好更溫和,能夠順利度過,內外都值得我們共同思考。

而且,與一個未來還具有足夠成長空間的新興行業相比,今天的過剩和新的平衡,僅僅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波浪而已。   

如果大家稍微理性地再去做一些計算就可以發現,30年的時間要實現人類的主要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標,光伏行業需要的規模可能是今天的10倍以上,而且10倍以上的空間不是100年、1000年實現的規模,而是30年以內要大量應用並完成的能源轉型。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今天所謂的過剩和平衡都是短暫的,從長遠來講,能夠有效地推動能源轉型才是本質需求。無論從政府、行業、產業的方方面面去看,都應該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客觀事實。         

五、

談接班:

原本計劃在45歲完成這件事

中國基金報:早在2018年,您就卸任通威股份董事長職務,通威的管理層實際上已經實現「交棒」。從運行的數年來看,您覺得效果如何?是否符合當初預期?在交棒之後,對於您個人而言,後續還有什麼打算?

劉漢元:原本我的計劃是在45歲完成這件事,但已超期9~10年才完成。人員的年輕化、團隊的梯級化,是公司長治久安,也是人才適當搭配的合理需要。

現在,通威的核心管理人員大部分是70後、80後甚至90後,他們年輕人幹事情,幹得比我想像的還好,幹得比行業預期的還好。他們也有信心和興趣繼續干好,公司團隊煥發了生機和活力,整個團隊的融合能力很好。

所以,只要他們能幹好,我就百分之百地支持,創造條件讓他們幹得更好。未來,我們更多的是看大方向,以及約束哪些事情不能做。

編輯:喬伊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