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霉霉」成大選「關鍵角色」,美「名人政治」遭質疑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孟翰 鄭可 環球時報記者 徐嘉彤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14座格萊美獎、全球銷量最高的音樂人、instagram擁有約2.8億粉絲……自2006年正式出道以來,34歲的泰勒·斯威夫特(昵稱「霉霉」)早已從當年那個抱着吉他自彈自唱的鄉村音樂女歌手,成為全球音樂界的「天后」級人物。而在其他領域,她的影響力也早已超越歌手的身份。「斯威夫特經濟學」展現了其影響力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她去年發佈一條帖子便帶來3.5萬名新選民註冊也足以體現其影響政治天平的魅力。3月5日,斯威夫特呼籲粉絲參與總統大選投票,也讓美國媒體關於「名人政治」的討論越發熱烈。事實上,美國「名人政治」是長期存在的現象,也是該國特有的政治文化傳統。不過,已有美國輿論開始質疑這種傳統,認為「美國需要政治家來治理國家,需要演員去表演,而不是讓演員去治理國家,讓政治家去表演」。

拜登、特朗普都拉「霉霉」助選

成名之初的斯威夫特曾被視為「美國甜心」,隨着她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有評論文章將她形容為「音樂行業先驅和文化偶像」。2014年,她因版權糾紛宣布從流媒體平台刪除自己的所有歌曲,最終以更優厚的條件重返流媒體平台,開創藝術家與流媒體服務談判的先例。2019年,斯威夫特又因與前東家陷入專輯母帶版權糾紛選擇與資本「硬剛」,自己重新錄製舊專輯,引發公眾關於藝術家權利的討論。

此外,斯威夫特也是性別平等、lgbtq+群體權利的倡導者,並直言不諱地批評種族主義、白人至上、警察暴行、性別歧視和同性戀恐懼症等。去年,斯威夫特的「時代巡迴演唱會」在美國西雅圖造成了巨大的轟動,粉絲們與斯威夫特的互動引發了「相當於2.3級地震的效果」。作為創造這一紀錄的一員,24歲的大廠程序員凱莉感到非常驕傲,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為泰勒歡呼,不僅因為她有具備感染力的作品,也因為她為女性群體、為自由主義代言。」凱莉支持斯威夫特表達政治立場的做法,「我希望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年輕人更關心政治和社會問題。」

泰勒·斯威夫特,資料圖,圖自美媒

而住在華盛頓州東部的農民馬特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不怎麼了解年輕人的東西,但我的孫子們總是談論泰勒,她的名字也總出現在新聞里。」華州東部的政治傾向比較接近愛達荷州、蒙大拿州等以農業為主的共和黨州,有不少居民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不過比起政治,馬特更關心自己的農田收成如何。對於選舉,他更願意去聽候選人怎麼說,而不是有影響力的明星怎麼呼籲。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多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當選「年度人物」的斯威夫特,曾因不關心政治而受到批評。一些左翼媒體曾刊文攻擊她沒有加入那些他們認為的「直言不諱的自由派名人」行列,而2018年她在選舉問題上的公開表態讓批評者感到「震驚」。當時她支持的民主党參議員候選人菲爾·布雷德森敗給了共和党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斯威夫特在一段視頻中激動地說道:「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算布雷德森沒有獲勝,至少我嘗試過了!」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稱,斯威夫特的超高人氣以及她對談論政治問題的意願,可能使她成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角色」,這場「可能在兩位老男人之間展開的競選」也許會被這位全美最著名的34歲女星所影響。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的競選團隊正積極尋求斯威夫特的支持,以提高年輕選民對拜登的熱情。而保守派對斯威夫特的不滿情緒正在上升,因為她被認為是自由主義者,過去對特朗普批評有加。

保守派的憤怒甚至助長了陰謀論的產生。一些極右人士聲稱「超級碗」橄欖球賽是被操縱的,斯威夫特正在拜登的支持下通過「超級碗」獲得更高知名度。目前,斯威夫特正與「超級碗」參賽球隊堪薩斯城酋長隊的球員特拉維斯·凱爾斯談戀愛。還有陰謀論者認為,斯威夫特進入橄欖球圈子是「政府布局的結果」,目的是吸引選民加入民主黨,從而幫助拜登贏得大選。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刊文稱,找「霉霉」助選對拜登來說是步險棋。據美國《滾石》雜誌網站報道,特朗普曾私下表示,再多當紅名人捧場也救不了拜登,他相信自己比斯威夫特「更受歡迎」。然而就在此表態後不久,特朗普2月1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詳細列出「霉霉」應該支持他的理由,稱他2018年為音樂藝術家們簽署了《音樂現代化法案》,而拜登「什麼都沒有為泰勒做」,他還稱自己很喜歡斯威夫特的男友。不過,「霉霉」3月5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呼籲粉絲參與總統初選投票時,帖文中並未提到任何政黨。

在美國,對於「霉霉」究竟能在大選中發揮多大作用,有不同觀點。耶魯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德盧卡認為,她對選民的影響力有限。一是因為民眾已對拜登和特朗普很了解,斯威夫特很難給這些人帶來新信息量,以改變他們的想法。二是目前公眾在該問題上極度兩極分化,能被說服的人很少。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青年研究所執行主任斯萬貝克和政策主任海斯則認為,斯威夫特在年輕人中影響力不容小覷,而千禧一代和z世代佔美國選民的近一半之多。

名人、魅力和政治之間的「共生關係」

「名人政治」是指名人利用自己的名氣在政治問題或意識形態上影響他人的行為。事實上,美國人對待名人政治的青睞是有傳統的,美國名人也熱衷於參與政治,無論是音樂、影視、體育明星或是著名主持人,都有機會成為政治名人。比如里根在先後擔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美國總統之前,曾參與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其帥氣的外表和個人魅力也吸引了眾多支持者。2003年當上加州州長的施瓦辛格此前也是著名演員、導演、製片人、運動員,拍攝了包括《終結者》在內的多部影片。特朗普在當選總統前除了是房地產大亨,在美國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真人秀明星。

著有《名人統治:後現代民主中名人政治的誤導議程》一書的作者兼美國記者庫珀·勞倫斯表示,在美國的名人政治歷史上,共和黨名人通常更願意自己直接參政,而民主黨名人更願意為自己黨派的參選人助選拉票。如2008年民主黨初選之爭,由於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力挺奧巴馬,為奧巴馬贏得約100萬額外選票,在黨內初選中擊敗了希拉里·克林頓。

美國《好萊塢報道》雜誌網站援引去年的民調數據稱,與5年前相比,更多美國人認為名人能夠有效地影響公眾,這一比例達到41%,較2018年增加了17個百分點。2021年的民調顯示,在美國眾多著名演員中,58%的美國人表示支持 「巨石」道恩·強森作為總統候選人,30%的人希望看到安吉麗娜·朱莉競選總統,22%的人則支持湯姆·漢克斯。而2020年的民調數據顯示,z世代美國人認為影星贊達亞、歌星碧昂斯最值得信賴。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瀋陽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隨着互聯網發展,智能推薦算法、社交媒體趨勢等會使話題分佈更加集中,對於人物也是如此,體現為有名的人會越來越有名。加之美國互聯網禁忌較少,「嗓門大」的人說的話會被迅速炒作、放大,而名人又會為了保持熱度不斷迎合大眾的喜好,這是個相互推動的過程。

美國《時尚》雜誌網站刊文分析稱:「在美國,名人、魅力和政治長期以來一直是共生的:政客需要選票,選民需要名字,而名人有的是名氣……在這場大戰中,知名度才是至關重要的。」202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63%的美國人相信名人「只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支持人員」就能成為優秀的政治家。

為什麼名人政治在美國如此盛行?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美國「名人政治」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文化層面來說,美國文化內核是個人主義,有着「崇尚能人」的氛圍,這使得有才能的人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充分發揮其能力、放大其聲音。從政治層面來說,美國嘉年華式的選舉政治具有很強的娛樂性,美國選舉政治娛樂化是該國政治文化的固有特徵。不少美國名人通過其文藝作品,既能滿足普通大眾的觀賞和娛樂訴求,也能滿足政界人士對其娛樂功能的需求,還能滿足自己對於政界聲望的追求。在該過程中,娛樂化政治催生的不僅僅是政界人士利用娛樂,也推動娛樂人物本身轉型成為政治人物。

美國axios新聞網報道稱,特朗普2016年的勝選代表了一種「範式轉變」,他從紐約小報的報道對象直接登上總統寶座,之前沒有任何從政經驗,這無疑為通往總統位置開闢了新路線。一方面,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教授林德斯塔德分析稱,「局外人身份」通常被視為名人與傳統政治的突破。「現在你會看到(潛在競選者)吹噓自己沒有任何專業知識,這對選民來說很有吸引力,他們能夠與此產生共鳴。」另一方面,也有媒體評論道:「決定總統大選結果的關鍵因素不是誰更懂政治,而是誰更懂網絡。」社交媒體在美國選舉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通過使用社交媒體,政治人物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獲得更多選票」。

美國《紐約時報》前記者、知名政治與流行文化評論人弗蘭克·布魯尼認為,在一個交叉點越來越少、很難找到共同點的世界裏,名人是少有的公共或共同敘事中的角色。英國索爾福德大學媒體心理學講師莎朗·科恩也表示,反覆與人接觸會讓我們對他們產生認同感,以至於我們覺得自己真的了解他們。因此,名人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大家的」,「儘管這可能並不是真實情況」。《時尚》雜誌網站刊文稱,選民們正對選舉出的官員失去信心,政界人士近年來的行為也低於人們的期望值。因此,為沒有從政背景的人投票看上去似乎很荒謬,但選民們的邏輯是「他們(名人)真的會比我們看到的(選舉官員)更糟糕嗎」。

「美國政治衰落的標誌」

談到「霉霉」助選,在美國有不少聲音認為,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是需要在一些政治議題上進行表態的,「娛樂政治化」很有必要。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校報網站刊文稱,名人不僅是普通公民,他們在社會上佔據稀有地位,名人的言行可以影響其他公民的言行,名人的表態也能提升民眾參與政治的積極性。

不過,美國「保守者」網站刊文稱,自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與美國社會幾乎所有事情一樣,好萊塢正變得政治化。明星們穿着印有總統競選口號的禮服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名人的社交媒體變成對社會正義的訴求。「美國需要政治家來治理國家,需要演員去表演,而不是讓演員去治理國家,讓政治家去表演。」文章認為,如今電視節目已變為「左派」通過名人推動議程的一種形式。

美國佐治亞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卡思·穆德認為,名人政治是「美國政治衰落的標誌」。他認為,隨着美國政黨日益兩極分化,兩黨幾乎完全迎合其支持者中最激進的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媒體充當最激進政客的擴音器,忽視了剩下的越來越少的溫和派。媒體想要「對立陣營」的大聲疾呼和直言不諱的政客,並與此同時譴責這種兩極分化,煽動民眾對能夠「拯救」體系的政治局外人的興趣,而這就是名人介入的地方。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分析稱,名人政治現象折射出美國民主政治正在加速衰敗。政治選舉娛樂化、競選動員極端化、價值觀對立尖銳化和陰謀論盛行帶來的「後真相」化,將進一步動搖美國民眾乃至國際社會對美式民主政治的信心。《泰晤士報》評論版特約編輯傑西卡·貝內特認為,在社交媒體興起的早期,人們能夠成名是民主化的體現。但美國現在追逐影響力的文化已經失控,而真相在此過程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