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網紅不好當
2018年,抖音把品牌口號改成了「記錄美好生活」,開始鼓勵「人人都成為創作者」,在這幾年裡,抖音上的素人網紅不斷湧現。
但在平台實現「光速造神」後,這些素人網紅殊途同歸,流量狂歡過後不斷跌下神壇慢慢淡出大眾的視野。
近日,曾在2021年因以連麥網紅主播的方式,宣傳反詐知識而迅速走紅的「反詐老陳」陳國平,在直播連麥時痛哭自述:家不成家,事業不成事業,再也回不去了。
在去年年初他還自曝2022年收入133萬,繳稅近40萬,今年卻開始求職,而距離他辭職也還沒有到兩年的時間。
2月26日,反詐老陳發佈視頻喊話求職競聘協警,「如果敢用我想用我能用我的,可以和我聯繫,去做協勤或者是返聘」,想繼續從事反詐宣傳。
據老陳所說,他當時辭職是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能力,提出辭職之後三天就給批了。
據了解,「反詐老陳」曾任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公安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民警,火的時候賬號單日漲粉達181萬,獲贊超億次。
在2022年4月8日,他發佈視頻稱自己決定辭去工作。此後,他在自己的個人賬號繼續發佈新內容、進行直播。
雖說反詐老陳在前期積累到了一定流量,辭職專註做賬號內容也無可厚非。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辭職後的反詐老陳直播間流量急速下滑,逐漸也變得無人問津。
在2023年11月10日,反詐老陳在訪談中自稱是「過氣網紅」,熱度下降很多,後來做吃播就是想維持熱度,但也是想以此植入反詐內容,探索反詐新形式,但效果不佳。
在大火後辭職的不止反詐老陳,還有因「挖呀挖呀挖」走紅的黃老師。黃老師再次受到關注是因為近日被造黃謠,有網友稱,黃老師疑似被人「造黃謠」,喊話她報警。
而黃老師所在幼兒園的同事稱,她年前已經離職,會將相關情況彙報給領導,看是否報警處理。
據了解,2023年下半年,「黃老師」逐漸從手機線上走向線下,先後與隨州網紅文旅局長出鏡推薦隨州旅遊、回到潛江老家出鏡推薦小龍蝦等,還參加了湖北衛視2024年的春晚。
目前,黃老師的賬號在2023年12月31日更新了一條年度回顧視頻,至今未再更新。
此前,大火的時候黃老師抖音賬號漲粉近500萬。幾個月後,黃老師開始直播帶貨,試圖流量變現,但直播五場累計gmv只有100萬元。從她帶貨開始,就有大量粉絲選擇了取關。
網紅為總是何曇花一現
安迪·沃霍爾認為,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 分鐘。
這句話強調的並不是名聲以及流量的轉瞬即逝,而是在當今的社會中,名聲以及流量對普通人來說門檻大大降低了,幾乎任何人都擁有成名的機會。這也解釋了抖音平台頻繁出現素人網紅的原因。
抖音作為一個內容平台,通過不斷打造「素人網紅」不斷拉近普通人和平台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也在不斷延長平台的壽命。
另外,不單單是抖音,小紅書、b站、快手都將「普通人」和「普通人的生活」寫進了品牌口號當中。
而在普通人成名過後,流量的可持續性卻是個未知數。關鍵在於,平台掌握着流量的決定權,調節着流量的走向。
對於大部分人素人網紅來說,快速躥紅、急速墜落似乎是他們最終的宿命。
在短短几天內漲粉千萬的素人網紅,此後能一直保持熱度的只有少數人。有超過90%的素人網紅僅僅只是曇花一現,無法將短期的流量轉化為長期的商業價值。
比如在去年10月,打出「普通人」身份的於文亮突然走紅,單月漲粉近400萬。於文亮走紅後,很快就開直播接受打賞。
在一次直播pk時,對面的主播說了句「我來直播就是圈錢的」,於文亮則是直接回答稱:「你把我心裏話都說出來了,那就一塊圈吧兄弟!」隨後於文亮的風評急轉直下,幾天內掉粉百萬。
還有去年在朋友圈刷屏的普通人「聞神」,在抖音一天漲粉360萬。他在抖音有三個賬號,每個賬號對應着不同的精神狀態,白天工作賺錢,中午發瘋蹦迪,晚上又秒切emo模式。
而爆火後,聞會軍的熱度只維持了三天。在去年12月18日到21日,聞會軍一共開了六場直播,前五場觀看人數都在兩千萬以上,21日的直播觀眾則下滑到了八百萬。
素人網紅如何抓住流量
對於大多數素人網紅來說,其實對於突如其來的熱度也是不知所措,大多數人接住巨大流量後的路徑就是開通直播、帶貨變現。
當然,網紅的盡頭是直播帶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遭到流量的反噬,在普通人身份轉變為帶貨的網紅時,輿論的攻擊也接踵而來。
比如,挖呀挖黃老師被人質疑並不是普通的創作者,而是機構作推手。還有關於兒歌歌曲版權的問題,被觀眾質疑抄襲。
要知道,網紅的演變模式主要分為品牌打造、推廣傳播、商業變現三個環節。但由於素人網紅在社交、金融和人力方面的積累有限,他們往往無法敏銳地察覺到粉絲結構的變化和社會潮流的演變。
同時,他們也缺乏自我驅動、自我控制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各種社交和短視頻應用中,短視頻不斷出現同質化內容讓用戶對素人網紅的熱情消失。
想要保持長期的聲量,素人網紅必須要生產出高質量內容,並與平台的調性相一致。
具體來說,需要不斷提升原創內容的生產能力和創作水準,加強內容特色,增加粉絲的黏性,並擴大不同粉絲群體的規模。
只有對視頻內容進行準確定位,並深入創作,才能獲得持久的流量。像papi醬和李子柒等人之所以走紅,更多是因為他們持續不斷地發佈有價值的視頻作品或直播內容,受到粉絲的認可和關注,從而逐漸積累了高人氣。
另一方面,在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里,想要長時間獲得關注,僅靠個人創作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網紅曇花一現的原因。
在直播行業,想要單打獨鬥成為直播網紅已然很難實現了。根據中新網的調查,「新入場的個人主播已經很難存活,多數都會抱團加入公會等組織求發展……通過公會的專業化包裝和運營,可以為主播帶來其他收益,例如產品推廣、植入廣告、電商推廣、甚至是各種綜藝節目、網絡劇和線下商業活動等。」
比如像無憂傳媒這樣的mcn機構,無憂傳媒孵化出了大批的「素人網紅」。其中,跟「多餘和毛毛姐」一起直播的保潔阿姨還一併簽約了無憂傳媒。
但目前來看,如何生存下去還是看素人網紅的個人選擇。在存量時代,短視頻時代的競爭已經從單純追求用戶增長轉向用戶粘性增加,就看網紅們如何突出重圍了。
作者 | 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