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笑鼠,正月都過半了,沒想到出自春晚的《春山學》,依然熱搜不斷,還有新的後續…
前兩天白敬亭直播,被問到春晚綵排時有沒有什麼趣事。他先欲言又止說趣事可太多了,但不好和大家分享。
而旁邊工作人員小聲提示「扇子、扇子」,小白接過話茬後,工作人員繼續「是魏大勛先把扇子甩出去的。」
小白急忙攔着:「這能說嗎?這不能說,這不好說…」
對此羊不好發表意見,請看網友辣評
咱們回到最初的起點。
作為宣傳貴州地方美的《上春山》,以青山綠水為背景色,伴舞服裝也是綠白配。
三位主唱中,開場就站在c位的白敬亭穿着黑色套裝,魏大勛和魏晨則以白色係為主。
很多人看直播時只覺得中間那一抹黑有些突兀。
和初春新綠的主題氛圍及淺色系基調的整體舞台不太搭。但也沒多想,以為就是這樣設計的。
直到網上吵起來了,才反應過來確實有些奇怪。
當把黑衣服p成白色,是不是畫面一下就和諧了不少?視覺感受也更舒服。
在《春山學》的最新教材里,有粉絲問白敬亭為什麼自個兒穿黑色。
小白:額…支支吾吾含糊不清,隨後轉移話題。
而對於白敬亭穿黑色,貴州的朋友表示不滿。稱一般只有上山祭祖才穿黑色,大過年的不吉利。
但也有網友反駁說,大多數地方上墳是穿白色。
不是等等,原本只是討論畫面舒適度,怎麼都上升到風俗習慣及審美偏好這個高度啦?
白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簡單的顏色之一,好看、高級又百搭。
但白色也很矛盾,它既代表光明、聖潔、純凈,又容易讓人想到病態、貧賤、奸詐…
作為中國傳統五方正色之一的白色,為什麼有人覺得高貴,有人覺得晦氣?有人追捧一度以白為美,有人忌諱唯恐避之不及?
白色在色彩體系和深層寓意上,又有多少是我們不曾認真了解、但深受其影響而不自知的?
今天羊就帶大家一起研究「白學」,
不是白姓藝人哈,是白色審美。
白之正向色
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淮南子》中所著:「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
古老的東方哲學中認為,白色為萬色之源,是化育天地萬物的基礎。
最簡單也最複雜,最純凈也最豐富,是以不變涵納萬變。
為啥這樣定義呢?因為白色是一種虛無的顏色,它只有亮度,沒有色度。
大多數辭書中,對白的釋義首先是「像霜雪一樣的顏色」,正是霜雪由陽光反射後呈現出來的視覺印象。
姐妹們可以將白色簡單理解為,光的顏色。
我們都知道,光是五彩斑斕、瞬息萬變的。
在古代色彩觀里,白並不是單一色彩,而是擁有無限色相,代表所有的亮色和淺色。
國色中的白色系(部分)
傳統中國色色卡中,白作為春秋時期就定下的五方正色(青赤黃白黑)之一,有着意蘊豐富的色系劃分:
凝脂、漢白玉、縑緗、二目魚、魚肚、明月璫、縞羽…名字風雅又別緻。
而「白」字早在甲骨文里就出現了,作為白米粒的象形。
甲骨文字典
在以白為部首的漢字里,有許多白的引申義。
「皎」形容月之白,「皙」描述人之白,「曄」表達草木開白花的樣貌 。
孟子辯論中提到的三種白,也分別對應特定的字:羽之白為「白雀」,雪之白為「皚」,玉之白則謂「皦」。
曹魏白玉杯 洛陽博物館藏
在古詩詞中,也對白進行了細緻表達。
蘇東坡的《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東方既白,一種東方黎明時分,太陽即將躍出地平線,天空呈現藍蒙蒙中透着一點白的顏色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陸遊的《夜汲》也寫道,「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月白,是一種白色在月下所呈現出泛青的顏色,《紅樓夢》里林黛玉最愛這款色號。
白色之美,不止在於千變萬化的色彩本身,更反映着中國人的審美偏好和東方哲學智慧。
在我國古代,白色最初擁有比較高的地位。像神話傳說里的上古神獸和仙氣飄飄的神仙,大都是白色系。
歷史上,商代紂王尤其崇尚白色。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湯乃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會以晝。」
殷商登上王位後新頒三項法規,其中一條是變更服飾,重要場合以白為主色調。
商代之所以將白定為國色,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按照老祖宗的「五行學說」,商朝的屬性為金,而金對應的星辰是太白金星,其色為白。
金星光色白,是最明亮的天體,也被古人稱為啟明星
其二,白色在商代被看作吉祥的顏色,認為其代表純潔與高貴。常用於朝拜、祭祀等重要場合。
商王通常穿着用絲綢製作的白色長袍,刺繡精美龍、鳳、鳥等神話動物圖案。
不光是服飾,殷人的旗幟、器物,駕車的馬,祭祀用的牛、羊、豬、狗也以白色為主。
這件商代流傳的白陶,就是殷商貴族祭祀所用的聖潔之器,比肩青銅器。
白陶刻饕餮紋雙系壺 故宮博物館藏
而以白色為貴的殷人,還會把一些罕見的白色獸類視為吉祥的象徵。
電影《封神》里,九尾白狐就被當作是祥瑞。
(自動腦補費翔老師的商務英語:你們都說白狐是妖孽,她明明是祥ray)。
不過到了周朝,白色成了禁忌色,多用於喪葬之上(後面再展開說)。
再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流行過白色,被引申為賢明、清正。
西晉張敞撰《東宮舊事》載,「太子納妃,有白縠白紗白絹衫,系紫結纓。」
當時的皇帝常戴白紗帽,官員流行配白色衣帶,太子大婚也穿白色絲質喜服。
西晉壁畫
不僅如此,白色與儒家思想中的正直、誠實,道家哲學中的無欲無求、返璞歸真亦相契合。
儒家士人常常選擇白色衣物,希望以此顯示自己的清正高尚品質。
電影《英雄》里,白色象徵對刺秦大業的忠誠和執着,也彰顯着哀悼的肅穆
白之負面色
與孝關聯帶上凶喪之意
本義是明亮、潔凈,且地位高至正統的正色白,為啥會和凶喪產生關聯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封神》提到的史實。周滅殷商後,白色成為朝代更迭確立正統性的犧牲品。
擅長卜卦之術的西周信奉五行更迭,相生相剋。商主金,崇尚白,而周主火,專克金,所以周朝崇尚赤色。
西周紅瑪瑙項飾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藏
要體現紅色的崇高地位,白色自然就被放到了對立面,被視為不祥之色。
慢慢被形容到各種平凡之物上,甚至成為凶煞之物的代名詞,例如喪葬的禮服,又例如某些讓人忌諱的事情。
同時,建立在禮法制度之上的周代,在當時喪葬禮儀形成規模,對喪葬服裝也有嚴格的規定。
其冠、衣、裳履皆取白色,按服喪重輕、做工粗細(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細白布)、周期長短分為五等。
周代五服制度
那時候條件有限,一切都以最簡便的方式進行,便用不需要任何染色處理的葛、麻來降低成本。
慢慢地白色作為喪葬禮儀過程中的典型代表色,世代流傳成為一種約定俗成。
而白色的貧賤之意,也取自中國傳統服裝顏色的等級。
古代由於染色技術限制,只需漂洗即可獲得的白色,成本最為低廉,成為下層百姓常服的顏色。
姐妹們都會背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白丁就是指代沒有學問的普通百姓。
白色向負面方向轉變,在漢語中也所有體現。許多和白色有關的詞彙,逐漸帶上了消極色彩。
例如一窮二白、白日做夢;也有表示奸詐和狡猾的:唱白臉、白眼狼…
在京劇中,奸詐陰險的角色都是白色臉譜
以白為美
追求白皙膚色的當代審美觀
我們總說,如今盛行的白瘦幼審美是畸形、不健康的。
然而追求膚色白皙,已經是中國流傳幾千年的審美觀了。
傳統文化中對於膚色的偏好,在文學、戲劇中有着充分的體現。
古語有云「一白遮百丑」。白皙的肌膚作為衡量女性美的標準,並且彷彿是一種上層社會的特權。
早在商代,就有女性往臉上敷鉛粉來增白提亮,效果不錯但是有毒。
《詩經》里也提及「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追求白嫩細膩的皮膚質感。
中國傳統仕女畫中也體現出,當時的女性刻意在額頭、鼻樑、下頜擦白粉,以此提亮膚色。
白色也作為顯貴的身份象徵。
因為白色很容易臟,需要花費時間精力打理,所以古代只有上層社會才能肆意穿白色、用白色。
與此同時,貴族往往不需要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因此皮膚也相對比較白皙滑嫩。
如今流行的「白富美」一詞,也是將白色與富貴色進行捆綁。
德化白瓷適合燒制聖潔的白衣觀音 最美中國白
長此以往,這些以白為美的標準,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影響着如今對白皙膚色的審美偏好。
不過的確,膚白常意味着貌美。白凈的膚色可以掩蓋其他容貌上的不足,彌補不夠精緻的五官。
整體來看,白色既簡單又複雜,既正向又負面,色彩萬千寓意多變。
但其實,顏色本無意,全憑人定義。是我們人,賦予了它們吉凶、富貧、美醜。
作為最純粹的顏色,白色展現着它作為萬色之源的包容性和獨特美學,可以任由我們釋放無限想像力,去肆意展示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