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仰萍出書,女兒助陣,「不敢相信這麼美麗的人居然是我媽媽」

單仰萍留給女兒最深的印象,「兒時,不管媽媽演出回家多晚,我都幫她卸掉假睫毛。我很小看媽媽表演,不敢相信這麼美麗的人居然是我媽媽。今天聽她的訪談,看她的書,我對媽媽的了解更立體了。」1月27日,《有美人兮——單仰萍越劇談藝錄》新書發佈會暨簽售會在宛平劇院舉辦。女兒一席話讓單仰萍感動不已,她不知道女兒會上台發言,「女兒和我一樣不擅長表達,我在她面前也不太溫柔。她一路成長,我因為忙於演出,關心得少,她很努力、很聽話,讓我放心。感謝你對媽媽的支持。」

單仰萍與女兒、主持人張民權 徐雯燁攝

《有美人兮:單仰萍越劇談藝錄》由上海越劇院著名王派花旦單仰萍口述,青年戲劇學者張檀記錄整理,創作歷時近三年。該書全面回顧單仰萍50年藝術生涯,由6個章節組成,從年少初識越劇、拜入王文娟門下開始,通過《紅樓夢》《孟麗君》《舞台姐妹》《家》《虞美人》等多部代表性作品串起單仰萍50年藝術人生。每一章以劇目為主線,其中融匯的人物與故事,都是單仰萍的體會與認識,由此引出她如何塑造角色、演繹劇情。大到對全劇背景的理解,小到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她最真實的藝術表現。附冊《唱段曲譜精選》收錄單仰萍主演的17個越劇劇目33首曲譜,由越劇作曲家金良審定,為首次面世。

《有美人兮:單仰萍越劇談藝錄》

「我從沒有想過出書,張檀一開始找我,被我拒絕了。我覺得沒有東西可寫,著書立傳有壓力。後來我通過與張檀的交談慢慢進入思考,我學戲50年了。舞台生涯離不開老師們的幫助,離不開一個個角色塑造。」談及書名《有美人兮》,單仰萍表示,美人又有「君子」之義,「從林黛玉、孟麗君到虞姬,舞台角色溫柔、有力量,不僅容貌美,而且品德高潔,從舞台藝術、王派藝術角度而言,都是見之不忘的美人。」

單仰萍為觀眾簽名

作為越劇宗師王文娟嫡傳弟子,單仰萍記得,自己剛來上海越劇院時,王文娟一針見血指出她的台步需要打磨,「王老師想解決我拘謹、不夠放開的問題,讓我演《孟麗君》打開戲路。孟麗君是官生台步,與一般小生還不太一樣。《孟麗君》陪伴着我,這兩年我才真正領悟到她身上的睿智。我們這一代人很榮幸,在宗師身邊學習成長。老師一直說,台下簡單做人,台上複雜演戲。時代給了我們很好的創作機會,我希望我和我的角色雙向奔赴。」

1972年,單仰萍入行之初學的是京劇。兩年後,她考進桐廬越劇團。團里派琴師許梅棠給她拉琴、吊嗓。單仰萍堅持苦練,漸漸熟悉了越劇發聲方式。1981年桐廬越劇團《萍娘》巡演,主角突然生病,無法上場。作為b角的單仰萍救場,贏得滿場喝彩。1983年單仰萍接手傳統劇目《春江月》,飾演為拯救忠良、忍辱負重的繡花女。她嘗試在表演中運用王派唱腔和身段來塑造人物。1984年上海大眾劇場,二十齣頭的單仰萍在台上表演,台下坐着她神往已久的越劇宗師王文娟。王文娟欣然收她為徒。同年,單仰萍參加上海電視台舉辦的江浙滬越劇青年演員大獎賽。一曲《黛玉葬花》,王文娟一句句教,一字字地摳,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幫助單仰萍摘得比賽銀獎。1986年,《春江月》改拍電影《繡花女傳奇》,王文娟乘着火車、汽車趕赴浙江,連夜給單仰萍說戲。1987年,單仰萍第一次在上海越劇院紅樓團主演徐玉蘭、王文娟創演的經典名劇《紅樓夢》,在上海打響名頭。

2011年7月,上海越劇院在台北公演四場經典名劇,單仰萍在記者會上表演《孟麗君》選段。 吳景騰攝

2011年7月,上海越劇院在台北公演四場經典名劇,單仰萍在記者會上表演《紅樓夢》選段。 吳景騰 攝

2006年5月,「今夜無人入睡——滬港之夜」大型文藝晚會在香港舉行,單仰萍演唱《紅樓夢》林黛玉唱段。 王小川攝

董梅娣(右)、吳鳳花(左)、單仰萍(中)分別在《虞美人》中飾演張良、項羽、虞姬。 金定根攝

單仰萍在《虞美人》中飾演虞姬。 金定根攝

越劇《家》,覺新(趙志剛飾)與梅表姐(單仰萍飾)在梅林傾訴衷情。   金定根攝

1998年9月,江西新建縣鐵河鄉遭遇特大洪水,中心小學校舍被洪水沖塌,學生只能在臨時帳篷里上課。單仰萍拿出個人專輯銷售收入資助鐵河鄉中心小學,還帶領江西小朋友參觀上海。   俞新寶攝

上海越劇院《家》劇組來到黃浦區老西門街道,把精心創排的《家》等節目送到小區、敬老院,零距離為居民群眾表演。單仰萍與社區越劇愛好者合作演唱《紅樓夢》片段。  金定根攝

史依弘、朱潔靜、單仰萍、許旭晴(左起)四位「虞姬」一起交流 金定根攝

上海越劇院院長吳巍表示,《有美人兮》對單仰萍的人生來說是回憶,也是展望,同時也是越劇藝術守正創新的重要一環,該書不僅為大眾認識越劇、理解越劇提供了參考,也為越劇藝術的傳承發展添磚加瓦。

評論家榮廣潤表示,單仰萍嫻靜優雅、溫潤如玉,她塑造的林黛玉、孟麗君、虞姬都是真正的美人,「從她創造的美麗角色,我看到她從藝路上的追求。」

金良記得,《春江月》改拍電影《繡花女傳奇》,王文娟邀請他一起去桐廬越劇團指導。「那時的單仰萍年輕靦腆,但是很成熟,學習能力強,稍加指點就理解創作意圖,而且她的節奏感好。掌握不好節奏的人,容易影響曲調發揮。我感覺她是人才,王老師也覺得找到了如意的學生,想想就開心。單仰萍不太說話,但是心很熱,書里除了感謝老師和同事,還向舞台監督等幕後工作人員致謝,人美心更美。」

為了創作,單仰萍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給張檀留下深刻印象,「她看完書稿,把意見整理成文字,就發微信。我常常驚訝,這麼晚了,她怎麼還不休息。」張檀還代表戲迷說,「單老師是我們的心心念念,也是我們的歲歲年年。」

發佈會暨簽售會由商務印書館、上海越劇院、上海宛平劇院共同主辦。

參會嘉賓

單仰萍向戲迷贈送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