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姿颯爽英歌舞 00後接棒

    左圖:逢年過節的英歌舞表演具有深厚群眾基礎。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攝  中圖:英歌舞角色取材於《水滸傳》梁山好漢英雄人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攝  右圖:又美又颯的00後女子英歌隊。汕頭市潮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臨近,在滾滾返鄉潮里,有這麼一群年輕人歸心似箭,目的地潮汕,目標是排練節目,他們早已在線上約起,趕着回家穿戲服畫臉譜,準備在浩浩蕩蕩的英歌隊伍中唱主角。

    舞槌在手中上下翻飛,鼓點吼聲響徹雲霄。5歲的小時遷帶領梁山好漢下山打探,在「興師出戰」「急水渡泊」「凱旋歸山」等情節中隨着節奏不斷變換隊形。在廣東的潮汕地區,逢年過節便有英歌隊走街串巷。許多孩子就是在這種熱鬧的文化氛圍中,對英歌舞產生了憧憬與熱愛。

    作為傳統民俗活動,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於一體,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深受海內外民眾喜愛,是「年味」最濃的活動之一。在潮汕人眼裡,英歌舞就是英雄的化身,能祛邪扶正、趨吉避凶。英歌舞以「舞」與「武」相結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逐步從古老文化走向現代廣場,成為名副其實的傳統文化「活化石」。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近幾年爆發出強大活力,「圈粉」無數,各種表演視頻在網絡平台廣泛傳播,很多人不遠千里奔赴潮汕現場觀賞,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邀請英歌隊去當地演出。

    潮汕孩子的英歌夢

    2004年出生的許崇昱對英歌舞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裡的。當快板鼓點響起,當年才5歲的許崇昱就立刻跟着吶喊起來,有模有樣地拿起英歌槌模仿動作和轉槌的技巧。那時小小的他,夢想就是成為英歌隊的一員。8歲時,他如願畫上臉譜穿上戲服,跟着表演隊伍過了把癮。

    「那是一種非常震撼的感覺。」許崇昱說,那場汕頭市潮陽塔館英歌隊的表演,讓他認定這份熱愛值得一生堅持。上了大學之後,他把英歌舞帶到了佛山,在學校里創建了一個英歌社團,開始用自己十幾年間學到的英歌舞知識教社團成員,他直言「不容易」,但是更希望把家鄉的非遺文化——英歌舞發揚光大,讓它走出潮汕,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潮陽忠精英歌隊隊員馬澤凱說:「潮汕的大部分孩子都有英歌夢。」小時候,他只要聽見英歌隊的聲音,就會立馬放下手頭的事情衝出去看。在英歌舞的練習和表演過程中,受傷是家常便飯。如搭檔需要「對打」,就經常會不小心敲到對方。

    從初學者到成為隊伍里的「頭槌」,肖思鑫說,只要鼓聲一響、舞槌一敲,再多的累與苦都沒有了。腦子裡就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跳起來舞起來,「為了它,義無反顧」。

    英歌舞沉澱着潮汕地區的文化傳統,蘊涵著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民族心態。英歌舞多由男子表演,有歌頌英雄的含義。如今,英歌隊伍中女性的身影漸漸多了起來,甚至有了00後的英歌隊伍,傳承非遺的路上又多了一道青春亮麗的風景線。

    因從小受父親表演英歌舞的影響,2004年出生的姚嘉璇對英歌舞並不陌生。當時,由於自己的身高還沒達到加入英歌隊的標準,她打了一兩年的籃球、羽毛球,想通過體育鍛煉讓自己儘快長高,早日加入女子英歌隊。

    成為西門女子英歌隊隊員的次年,姚嘉璇手部受傷需做手術。教練鼓勵她說:「只要你還能敲就回來敲,我不想放棄任何一位熱愛英歌舞的隊員。」這句話點燃了姚嘉璇的信心,她說自己「人在病房心卻在英歌訓練場上」,經常看訓練的直播。康復期間,她又拿起了英歌槌,通過慢慢揮動,關節康復得比預期更快了。

    只要姐姐訓練完回到家,鄭少芳就會纏着姐姐教她敲英歌槌。後來,姐姐索性給她報了名,成為西門女子英歌隊的預備隊員。像這種兄弟姐妹一起學英歌舞的例子,在潮汕的年輕人當中還有很多。

    不同於男子英歌隊濃墨重彩的臉譜及豐富多樣的服飾,女子英歌隊隊員們妝容清新,伴隨着陣陣擊鼓聲和口哨聲,裝扮為巾幗人物的女隊員們踏着輕盈的步伐,躍動身姿不斷變換陣形,穿梭擊槌,柔中帶剛的表演引來陣陣歡呼喝彩。

    2002年出生的黃燕嬋是這支女子英歌隊的「頭槌」,也是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隊員。她說,相比男子英歌的剛猛,女子英歌柔中帶剛,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13歲的黃文茵是英歌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身材嬌小、臉龐稚嫩的她,在表演中能展示側翻、一字馬等技巧動作。跟着姐姐們訓練、表演,黃文茵享受着簡單的快樂。

    英歌舞進校園是最有效的傳承

    在潮汕地區,英歌舞展示着潮汕傳統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在不少人看來,參與英歌舞有利於強身健體,還可以從小鍛煉孩子面對大場面時的膽量,而這背後,是一個個年輕的英歌人對英歌舞的熱愛、堅守與傳承。

    很難想像,幾個看起來有些內向的年輕人,在畫上臉譜、穿上戲服後,就是氣勢如虹的英歌隊隊員。「英歌舞有一種魅力,表演的時候跟平常完全是兩個人。」楊鴻鍇滔滔不絕地講起他和英歌隊的故事,他坦言,自己學習英歌舞,單純就是覺得英歌舞很帥。後來,楊鴻鍇與其他熱愛傳統文化、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自發組建了濠江聯興英歌隊。

    在不斷的創新中,英歌舞從最初的動作簡單、套路單一向動作複雜、套路多樣、陣形變化紛繁轉變。各支隊伍對英歌服飾也進行了材質和形象方面的改造,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每年花在服裝道具上的費用高達數萬元。

    揭陽市普寧南山英歌舞蹈團團長陳來發,從18歲至今從事英歌舞表演和培訓近50年,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英歌(普寧英歌)代表性傳承人。在他看來,「非遺活化不能只靠少數的非遺傳承人,還要有足夠多的關注者和愛好者,尤其是年輕一代」。

    陳來發及其團隊不斷推進南山英歌的傳承與創新,讓英歌舞從民間廣場舞走向更廣的舞台。2018年起,該團隊將英歌舞帶進校園,把南山快板英歌舞作為特色教育項目,在校園中尋找青少年愛好者進行培養。

    近年來,「非遺進校園」「我是非遺小小傳承人」等活動已然成為汕頭非遺保護和傳承的亮點和品牌,許多英歌隊在政府的號召下走進校園、走進鄉村,義務展演、教授學生學習「英歌操」。英歌舞火了,了解的人多了,年輕人就更願意來學了。

    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部門和教育部門聯合開展「潮陽英歌舞進校園」活動,潮陽區文化館與學校組成「結對子、種文化」關係,並由學校制訂英歌舞傳承活動方案,開展以「多彩非遺、助力雙減」為主題的英歌舞進校園訓練活動。相關部門認為,應該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及早進入校園,傳承是最有效的保護。

    潮汕英歌舞強勢「出圈」

    英歌舞最早可以溯源到明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英歌舞為什麼突然爆火?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館館長、潮陽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翁木順表示,英歌舞在潮汕地區一直都很「火」。作為民間藝術,英歌舞群眾性強,是潮汕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過去幾年因為一些客觀原因,人們缺少足夠的精神娛樂,所以需要一個情緒釋放的場景。而英歌舞本就具有熱鬧、紅火的特點,與春節、元宵等喜慶節日碰撞融合,恰好迎合了人們渴望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以前,大多數英歌隊是民間業餘團隊,形式比較分散,成員大多是學生、上班族、農民等,只有在民俗活動期間才會聚在一起,不同英歌隊之間也很少交流。而現在,英歌舞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許多英歌隊也有了一種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開始互相走動交流,討論創新。

    目前,英歌隊正在走向職業化、商業化,來自全國各地的表演邀約紛至沓來。翁木順表示,英歌舞巨大的文化價值與經濟潛力引發關注。傳統的英歌隊成員流動性強,導致英歌舞傳承比較艱難。而商業化、職業化在他看來,並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有人走出潮汕,到各地表演,就是對潮汕文化、英歌舞文化的弘揚和傳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