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在戲劇小鎮,做一場社會實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深夜,話劇落幕,一場雨落在寂靜的贛南老城中。走出「會劇場」的每個觀眾,人手一隻熱騰騰的肉包子,撐傘踏上歸途。

    按照賴聲川多年來的慣例,《寶島一村》每一場演完都會給觀眾發包子——包子是這部話劇的重要意象。而此次的包子,是賴聲川祖籍地的鄉親們做的,意義格外特殊。

    2024元旦剛過,《寶島一村》專屬版第100場,在會昌戲劇小鎮暨會昌戲劇季001啟幕當晚上演。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寶島一村》……著名華人戲劇家賴聲川的40餘部戲劇作品影響遍及華語世界。

    江西會昌是賴聲川父親的故鄉。1947年,賴聲川的父親離家謀生遠赴重洋,卻再也沒機會回到家鄉。20世紀90年代,賴聲川和哥哥開始了回鄉尋親之路。在給家鄉的信中,賴聲川寫道:「我們打開了一扇朦朧的窗,從此不再是一棵沒有根的樹。」

    2015年起,賴聲川及其團隊每年都會帶着作品到會昌演出。再後來,賴聲川以會昌的賴家老屋為起點,在這個滋養了幾代優秀人才的地方重新規劃老屋周邊區域,建立了會昌戲劇小鎮。

    賴聲川想做一個社會實驗,這可能要10年的時間。「看藝術對於會昌這樣一個小鎮,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尤其是帶給會昌的年輕人什麼樣的變化?」

    「改變」這個詞,是屬於漫長時間軸的,意義鐫刻於未來。但一些發光的時刻,已然讓人深感欣慰。

    在會昌戲劇小鎮,有一所引人注目的「和聲戲劇技術學院」,裏面還有學生宿舍和教師宿舍。

    和聲戲劇技術學院是國內首度開創的專業劇場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學院開設全面的劇場技術課程,建造國際標準的置景、服裝實踐基地,旨在培養專業的劇場技術人員。

    這所學校,正是賴聲川所希望的,「戲劇為當地年輕人帶來改變」。

賴聲川 主辦方供圖

    賴聲川介紹,和聲戲劇技術學院已經上了一個學期的課,附近的年輕人現在有新的大學和戲劇方面的專業可以選擇。上海的「上劇場」也在這裡駐紮,有很多人來問怎麼報名、怎麼參加?在未來,和聲戲劇技術學院會增加更多專業,「這裡會變成一個很重要的戲劇行業孵化的地方」。

    江西會昌曾是詩禮傳家的文化老城,小鎮內兩棵300餘年樹齡的古榕樹——智榕、慧榕,撐開碩大的樹蔭,見證着此地豐沛的文脈;近千米的南宋古城牆守護着小鎮安寧,千百年來的人文遷徙和留駐形成獨特的客家文化,宋、元、明、清時期的古宅、銘文磚記錄著往日塵煙。

    會昌戲劇小鎮在保留老縣城街區風貌的前提下,改造了4座功能不同的會劇場、實驗劇場、園林劇場與排練廳,可以容納國際化、多元化的演出。

    「會劇場」由當地老印刷廠改建而成,空間不算大,共有338個座位。通常300座以下被稱為小劇場,所以這座會劇場頂多算「中劇場」。「會劇場」這個名字,既指會昌,又有相會之意。

    會昌戲劇季001期間,由會昌縣採茶歌舞劇院帶來的《暗戀桃花源》採茶歌舞版,結合了當地著名的客家採茶戲,為這部38年的作品再添新顏;服裝設計師黃薇在小鎮的三江步行橋上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t台秀,在山影與潺潺江水間上演時尚盛宴。

    賴聲川說:「文化創意產業不是蓋一座劇院就能達成的,要細細地,慢慢地培養,要從本地培養。」

    從賴聲川之前的創作來看,他似乎很擅長把自己工作、生活的空間周遭,改造成天然的「劇場」。

    2023年,烏鎮戲劇節剛過完「10歲生日」。作為烏鎮戲劇節發起人,賴聲川索性把自己工作室門前這條長長的巷弄變成了演繹戲劇的空間。

    賴聲川戲劇生涯中的第41部劇作《長巷》,演出場所設於烏鎮西柵內有着上百年歷史的弄堂:洪昌弄及巷弄東側的沈家戲園。《長巷》一老一少兩位主演構成人一生的兩個階段,以及往來於二人間的少女、小丑、打更人、樂手等角色,以大量幽默又充滿哲思的對白編織出一篇不可複製的關於時間、生命的詩章。

    賴聲川說,在《長巷》中,他寫了很多30歲的自己不會寫、不敢寫的東西。在一個比較夢境的狀態中,甚至在一個最不可能做戲的環境中——在一個81.5米長,1.5米寬的空間里挑戰創作。

    「每個地方都有歷史,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巷子和房子的豐富歷史,借用歷史和空間打造一部戲,而不是一個旅遊作品。長巷本身是一種比喻,比喻人生。」

    2024年新年,賴聲川也為會昌戲劇小鎮帶來了專門創作的全新作品《鏡花水月》,在由宗祠修葺而成的園林劇場的室外和室內空間上演。他透露,《鏡花水月》觀眾席的老藤椅、木椅,都收集自當地人家。「這些椅子都是當地手很巧的人編織的,一坐可能就是幾十年。」

    從小鎮到小鎮,會昌和烏鎮在賴聲川心中是不一樣的存在。

    賴聲川笑言,會昌戲劇小鎮真的很小,只有烏鎮1/15的面積,這裡的水系和烏鎮的也不一樣,「自古這兩個地方的氣質就不同,所以也不可能做成一樣」。會昌戲劇小鎮不是一個戲劇節,他的願望是這裡全年一直都有演出,人們可以來旅行,也可以來看戲。

    「會昌和烏鎮不一樣,烏鎮還有它自己存在的價值,但這個小鎮就真的叫戲劇小鎮。這裡的很多景觀直接就會成為戲劇裏面的布景,比如前幾天我們看到《鏡花水月》這部戲的綵排,我就在感慨:這是虛構的故事,但都是真實的牆。」

    會昌戲劇小鎮不設門票,每一天,當地居民擠滿了戲劇小鎮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午後圍坐在露天廣場里看戲,還是日落黃昏時分在城牆上漫步,戲劇悄悄流入生活的河流。

    賴聲川說,其實在戲劇季開幕前一晚綵排《寶島一村》時,當地觀眾的專註狀態已令他「感動得要命」。

    「這個戲我已經看過幾百遍了,照理說應該沒什麼好感動啊!但是在會昌演,演給300多人看——他們幾乎從來沒有看過戲劇表演,但他們從頭一直看到尾,沒有離開位置。」賴聲川感慨,至少這一晚過後,300多人已經被戲劇感染了。

    他篤信,「戲劇的力量是有的」。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