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二代,從坑爹到扶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真故研究室,作者 | 林秋藝,編輯 | 馬路

一代創業,二代守業,三代毀業。這句話常被用來描述中國企業家的代際交換現象。而創業容易守業難,夾在中間的二代最容易被人指摘。社會對二代們的期望是不要「坑爹」就好,未曾想過,時局之下二代們會在企業的艱難時刻登場。

現身山東泰安的王思聰被傳出要收心繼承家業,孫喆一也在近日成為融創北京區域的掌舵人,郭文景更是和父親郭華強在A股上演「父憑女貴」。企業家的二代們不約而同選擇在這個年末,開始展現自己助力父輩的實力。

01 生女當如郭華強

繼Midjourney、ChatGPT之後,AI視頻生成應用Pika成為硅谷資本的最新寵兒。國內市場,相關概念企業再一次被熱炒,但最先吃到這口紅利的卻不是所謂的AI科技企業們,而是在軟件開發行業里名不見經傳的信雅達。

11月30日,信雅達發佈公告,證實Pika的創始人之一郭文景,是公司實控人郭華強的女兒,此後股票連續6個交易日收盤漲停。信雅達也因此被市場親切稱為「女兒概念股」。

儘管在後續的公告中,信雅達竭力強調公司沒有人工智能視頻業務,與Pika沒有投資、合作關係,但中國人相信血濃於水,血緣關係才是資本市場最牢靠的防線。錯過了美國人阿爾特曼,一定不能錯過中國人郭文景。

信雅達半年股價走勢,圖源同花順

信雅達的股價在這樣的信念中被不斷推高,短期高點已經實現翻倍,而在此之前,信雅達的股價已經在底部沉寂多年。老郭或許不會想到自己苦心經營二十多年,憑藉小郭一條海外創業的消息,就憑空再漲出了一個信雅達。

另一個「父憑子貴」的企業家代表是遠景能源的創始人張雷。

張雷的父親張士泉是江陰富商,從事鑄造業,擔任多家機械鑄造企業負責人。張雷大學畢業後遇到的首個問題同樣是要不要接父親的班,延續家族事業發展。2005年,張雷曾認繳出資160萬元成為江陰市第三鑄造機械有限公司的股東,跡象表明,家族或許有讓他接班的考量。

但張雷選擇遠赴倫敦求學,畢業後,他留在倫敦從事全球能源戰略架構以及能源金融產品的設計工作。正是這段經歷,讓張雷在回國後創立了遠景能源,走上了風力能源的路。

2022年,張雷以350億元身價榮登中國富豪榜第138位,力壓海瀾之家的周建平,成為新的江陰首富。

乘上了新能源的發展列車,張雷開始涉足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遠景動力成為與寧德時代、比亞迪並肩的國內三大動力電池供應商。今年6月,李強總理出訪德國,隨行的三位中國電池企業家,就是曾毓群、王傳福和張雷。

看客們總是對企業家二代的一舉一動熱切關注,有人想看他們起高樓,也有人想看他們讓大廈傾塌。似是年輕人不願因循守舊,許多富二代都會選擇另闢新路,試圖擺脫父輩的陰影。

王思聰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2009年,王思聰從倫敦大學畢業歸國,王健林本想將他安排到萬達上班,顯然,王思聰對萬達並不感興趣,拿着父親給的「5個小目標」,成立了普思資本,扭頭扎進了電競里。

近十年的時間裏,王思聰在投資泛娛樂產業方面,做得有聲有色,不僅進軍電競,成立了IG電競俱樂部和熊貓TV,還涉足演藝經紀,成立「香蕉計劃」,簽約了韓國女團T-ara。2017年,普思資本的收入達到了63億元。

儘管在投資圈裡做得風生水起,但很長一段時間裏,王思聰的名字總是跟紈絝子弟掛鈎,輿論認為他經常交往網紅、買跑車、搞電競和直播,都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坊間也一直有個疑問:王思聰能接好萬達的班嗎?

2018年,IG奪得了當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也是這一年,王思聰的投資路開始走下坡,熊貓直播陷入嚴重的經營危機,過了一年,王思聰身上的債務高達20億元,一下子成了「老賴」。

之後,王思聰在2021年短暫地回歸萬達,與父親王健林共同成立了萬達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這被外界視為他將「接班」的象徵。但一年多後,王思聰又退出了董事職務,從此沉寂。

近日,王思聰現身與山東泰安文旅的簽約儀式,被認為是其終於認命,要繼承家業了。原因是王思聰走的文旅之路和萬達重點業務高度重合。

今年年初,王健林在2022年會上強調了文旅業務的再出發。8月,萬達文化集團更名為萬達文旅集團,重拾自己的「文旅夢」。因此,儘管王思聰的文旅項目跟萬達看着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很難不被認為是為了接班練練手。

02 創一代該退休了

起家於改革開放熱潮,創一代們已到了遲暮之齡。如今,正是需要二代繼承寶座的時候,但並非人人都有信心能擔負起守業的重擔。無論是另起爐灶、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還是順勢接手家族企業,二者都需要父輩在台前幕後奔走,為他們鋪路。

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就曾多次在各種場合提到對劉暢接班的看法。

2023騰訊ConTech大會上,劉永好表達了對女兒接班的看好,並一再強調劉暢的努力和充滿幹勁。慈父濾鏡的背後,是為劉暢接手這家數萬人的企業家架橋鋪路。

劉永好,圖源騰訊ConTech

劉暢也沒辜負劉永好的期望。2013年,33歲的劉暢臨危受命,從父親手裡接過新希望六和的大權,10年時間,劉暢在營收規模上,幾乎再造了一個新希望。財報數據顯示,2013年新希望的營收為694億元,而2022年新希望的營收卻已經飆升至1415億元,前後規模增長了2倍有餘。

劉永好在會上說,面對豬周期下行,他跟劉暢研究了很多具體措施,女兒的新穎想法、心態和格局,他都十分地認可。9月28日劉暢發送全員信寫道,「新希望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環境。這場凜冬之戰,即是生存之戰。」希望員工一起共渡難關。」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劉永好透露,最近正在跟劉暢培養集團30歲以下的幹部,頗有為女兒培養「近衛軍」的意思。

和劉暢一樣,正式接手碧桂園不久的楊惠妍最近也忙得焦頭爛額。

碧桂園爆雷後,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在12月8日的月度管理會上穩定軍心,「家族肯定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探索出一條儘快恢復正常經營的有效路徑」。

4天後,碧桂園高管的降薪動作就落地了。碧桂園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楊惠妍、莫斌、楊子瑩及非執行董事陳翀主動提出降薪請求。楊惠妍和陳翀年薪從37萬元降到12萬元,莫斌和楊子瑩年薪分別從300萬元、200萬元降到12萬元。

除了降薪,高管的配車、免費食堂和體檢報銷等也都在縮減之列。

2005年楊國強把所有股份轉讓給楊惠妍,就向所有人宣布二女兒是碧桂園的繼承人。從股東到聯席主席,再到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一步步計劃楊惠妍的接班路。

今年8月,楊惠妍被曝捐贈64億元給自己妹妹楊子瑩的基金會,一度被市場傳是在給自己準備退路。實際上,自3月接過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後,楊惠妍就未曾享受過「宇宙第一房企」帶來的光環,反而面臨的是其巨大負債的壓力。過去一段時間,楊惠妍不斷變賣資產,一直在為債務和保交樓想辦法,連個人的月薪也降至區區一萬。

今年是地產行業的多事之秋,另一位地產二代也在風雨中開始逐步接手家族企業。近日,孫宏斌的長子孫喆一,開始接任融創北京區域總裁。

時年33歲的孫喆一,2011年在波士頓學院取得工商管理及歷史雙學位後,於2014年就加入融創,在進入融創前,他曾在貝恩資本、德意志銀行、昌榮傳播和雪湖資本工作歷練過。

2017年,融創在港交所公告稱,孫喆一將出任融創中國執行董事,2019年,孫喆一出任融創文化集團總裁,負責融創文化集團的經營管理工作。

顯然,孫宏斌也是一步步地培養、考驗、放權給孫喆一。

二代們的每一步成長,背後都顯現了父輩們的精心培養。從教育上看,二代們都曾有過海外頂尖院校留學的經歷,在培養上,也都有父輩在前指引、鋪路,這樣的教導下似乎很難出現所謂的紈絝子弟。

曾經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創業起家的一代們,都已過花甲之年,衰老帶來的不止有身體上的力不從心,更多的是思維上的路徑依賴,難以抓住新經濟發展的腳步。

當下熱門的新能源、電競、直播,新興行業的迭代使創一代們應接不暇,傳統的目光再難適應當下創新的潮流,已經到了需要新一代人頂上來的時候。

劉永好在騰訊ConTech大會上直言,「老的不往後退,年輕人根本上不去,這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躲在父輩的庇護下,二代們永遠也長不出自己的羽翼,正值新行業、新經濟崛起的年代,也是二代們該走出舒適圈的時機。

03 海外華人提供的借鑒樣本

相比吃到國內改革開放紅利的企業家們,發家更早的東南亞華人企業家,大部分一代與二代的集團權利更替已經完成,甚至即將步入守業與毀業交替的階段,但也有至今仍在前台奔走的老人。

華人富豪榜上常年名列前茅、有着「亞洲糖王」之稱的郭鶴年已經100歲了,但還是奔波在一線操持業務。1999年8月,他曾嘗試過退休,站到一邊觀看繼承人如何經營公司,儘管他已經不去公司辦公室,但客戶和手下會直接到家裡去找他,大部分業務還是要他來親自主持。

「我的繼任人一直感覺到我的存在。我無處不在的身影,讓他們無法填補真空。應該說,根本沒有什麼真空。我就在那裡。這個實驗證明沒法成功。」郭鶴年在自傳里說道。

或許與他放權太晚有關,郭鶴年的子女們對其統治地位仍心有餘悸。

2003年,重返一線後,郭鶴年曾在《南華早報》的董事會議上,衝著已經48歲的兒子大吼,讓他滾出去,與會的董事們尷尬至極,不知該往哪裡看。

事實上,在華裔企業家的家庭中,男性大家長通常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一家之主就是國王。儘管這些大亨們的兒子都已經步入中年,但依然害怕他們的父親發怒。

泰國正大集團的謝國民,要求已是中年的兒子們不能在晚餐席上說話。在購物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謝國民的兒子們「必須乞求父親給他們新車」。

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提到,有一次在會議中打盹兒,被父親的尖叫聲驚醒,好像遭到電擊一般。

新加坡首富黃廷芳的大兒子黃志祥掌管着香港信合置業,但50多歲時還住在一間向公司租來的公寓里,而黃廷芳每天都要打電話來盤查公司的現金餘額。

華人大亨家庭的典型特徵是大家長式的惟命是從。另一個明顯特點是,重視教育。

大多數企業家自己的出身並不差,國內企業家中,如王健林在部隊中進修過,孫宏斌畢業於名校,任正非、柳傳志等人在當年都是天之驕子。

郭鶴年小時候便被送入馬來西亞名校新山英文書院,高中畢業後考入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和李光耀成為同學。一直被認為是白手起家的霍英東儘管出生在工薪階層家庭,但獲得了英國政府獎學金,也進入了精英學校。

具備一定教育背景和遠見的企業家們,往往會將子女送到國外留學,接受更為新潮的思想和教育,接班後往往能為企業帶來明顯的活力。因此,華人企業的代際交換其實並不愁二代們的學歷、視野,每一位繼承人都可以說是未來可期。

當然,反面案例也有。泰國前首富、天絲紅牛創始人許書標的11個子女沒有人能接班,唯一欽選的孫子沃拉育也不堪重任,在2012年9月,許書標逝世半年後,沃拉育就駕駛跑車將一名警員撞死後逃逸。

泰國警方追蹤到許家時,沃拉育還試圖推司機出來頂罪。儘管輿論討伐,但沃拉育還是被其父用50萬泰銖保釋出獄。2017年,泰國檢察院曾發佈對沃拉育的追捕令,但其人已經逃亡海外,一直到2020年,泰國警方又宣布撤銷了對沃拉育的指控。

11個子女皆不爭氣,是外界對許家的統一評價。造成這種結果最大的原因被認為是溺愛和不重視培養,而這兩點在其孫子身上也有所展現。

郭鶴年始終沒找到最適合繼承家業的那個孩子,百歲高齡仍在前台奔走。母親鄭格如留下的家訓對他的影響很大,「兒孫能如我,何必留多財;倘若不如我,多財亦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