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的小屏旗艦,我們有話要說

我們公司有一位同事,用着 iPhone,卻對小米的小屏手機念念不忘。

我調侃他吃着碗里看着鍋里,他卻說小米重鑄了小屏時代的榮光,並給我列舉了以下理由。

1,nova 11 SE 什麼都好還只要 1999,唯一的遺憾是屏幕太大。

2,iPhone 雖然有更小尺寸的 13 mini,但 60Hz 已經落後時代。

3,魅族 20 也是小屏,即便有 flyme 加持,但周冬雨屏和跳水的價格令人望而生退。

4,索尼的小屏很有特色,但系統不行。

5,三星 S23 的系統可以,但作為屏幕大廠直屏的黑邊控制卻不如小米。

這麼一聽,小米的小屏旗艦口碑出眾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小米 13 和 14 兩代產品力都很不錯,在差價幾百元的情況,該怎麼選呢?這期,我們就來拋絲剝繭的聊聊兩代小屏旗艦的具體差異。圖文製作不易,文末順手給果子點個贊吧,謝謝!

外觀

我們手裡有小米 13,13Pro,小米 14,14Pro 四種型號,本期對比的是小屏的 13 和 14,不過外觀環節我想先耽誤各位小夥伴們一點點時間,講講兩代 Pro,畢竟區別挺大的。

從左至右依次為:小米 13、小米 14、小米 13Pro、小米 14Pro

首先,13Pro 是陶瓷 / 素皮後蓋 + 不鏽鋼邊框的組合,14Pro 是玻璃 / 小米龍晶玻璃後蓋 + 金屬邊框 / 鈦金屬邊框的組合。質感上 14Pro 是明顯倒退,但也換來一個好處,重量降低了 6 克,別小看這個數值,實際握持中,13Pro 明顯來的更壓手。

* 小米 14Pro

* 小米 13Pro

在沒有細緻了解之前,由於 iPhone 的先入為主,有些人也會以為 14Pro 的鈦金屬更輕。實際上鈦金屬版來到了 230g,比 13Pro 陶瓷的 229g 還重。

這裏面有兩個原因,一是鈦金屬的重量本身就大於鋁合金。二是蘋果是從不鏽鋼換成鈦金屬的,不鏽鋼本來就比鈦金屬重,而且蘋果還只是表面一層鈦金屬,內層由鋁合金內襯,重量下降明顯。

所以 14Pro 的鈦金屬版不是為了減重,而是為了增加強度和耐用性,兩台手機的出發點就不同。

14Pro 玻璃版這次除了更輕,全新的直角邊也使其更易握持,不過由於面積的增大,指紋現象比窄窄的不鏽鋼邊框更加明顯。

那為了讓視覺更加統一,14Pro 這次還把正面營造出四邊等寬,正面觀感無疑是 R 角還是下巴都比上代好很多,但側面嘛,凸起的黑邊,有一種回到千元機塑料支架的錯覺,我個人不太喜歡。

* 左小米 13 Pro,右小米 14 Pro

再看 13、14,顏值反而優秀 Pro 不少,一脈相承的金屬立邊,四邊等窄的直屏,都要更加乾淨利落。

從左至右依次為:小米 14、小米 13、小米 14Pro、小米 13Pro

從左至右依次為:小米 14Pro、小米 13、小米 14、、小米 13Pro

13 的白色一直是我的心頭好,手感冰涼絲滑,顏色也很乾凈。14 的黑這次也很不錯,磨砂玻璃不沾指紋,邊框和背板色差也不大,一體性更強了。

儘管整體區別不大,但 14 為了得到更好的表現,在局部顏值上,還是做了一些「微整」。

比如攝像頭模組的增大增厚,讓整個背板多了一絲不協調;

上小米 14、下小米 13

巴黎飾釘紋理用在純圓模組上還不錯,但用在圓角矩形的相機模組邊緣反倒有些畫蛇添足;

小米 14

為了放置徠卡圖標,之前從 12 傳承下來的秩序井然的細線分割也不見了,14 這次還刻意鏡頭蓋板的直徑做大,並加上一圈亮面反光,儘管它的底並不小,但就給人一種千元機 CMOS 尺寸不大卻硬要把鏡頭做大的感覺,我覺得並不好看。

* 某千元機

此外,14 這次還把紅外、麥克風移到了相機模組區域,頂部更乾淨,但由於少了一個揚聲器開孔,這邊的發聲效果是不如 13 的。

左小米 14,右小米 13

不過在底部,它的揚聲器從上代很有設計感的音量條改成了對標 iPhone 的列陣圓孔,可以實現更好的發聲效果,這上下一減一加,音質等同沒有提升,主打一個縫縫補補又一年。

上小米 14,下小米 13

14Pro 反倒支棱起來,下面的改動一致,上面還多出幾個開孔,外放實力對比 13Pro 只進不退,當然,還是打不過 10S~

屏幕

小米 13 和 14 的屏幕同為 6.36 英寸,不過 13 的左右邊框要窄上 0.08mm,上下邊框比 14 寬 0.03mm,所以屏佔比以 0.01% 的微弱優勢取勝,不知道你們看不看得出來,反正我看兩台手機都是四邊等窄。

左小米 14,右小米 13

那更明顯的是分辨率的提升,14 從 2400x1080 升級到了 2670x1200 的 1.5K 屏,PPI 來到了 460,對標 iPhone!

像素量多了 61 萬,像素密度提升了近 24%,銳度提升非常明顯,再回頭看小米 13 的字體甚至覺得有些發虛。

* 左小米 14,右小米 13

不過,更高的像素密度,排版也會顯得更加緊湊,如果你更喜歡 13 的布局大小,可以在 14 的開發者選項里將最小寬度設為 370 —— 380。

這次 14 的屏幕供應商雖說從三星的 E6 換成了華星的 C8,但國產屏早已不是當初的刻板印象,14 的屏幕更通透,13 則有些油膩,從側面觀察,一個偏黃一個偏青,14 的可視角度感覺上要更好一點。

* 左小米 14,右小米 13

13 的色彩風格默認為生動模式,14 則是專業原色,我個人也更喜歡後者的模式,色彩更準確,整體色域濃淡適中。所以我在用 13 的時候也會改為原色模式,但 13 的原色模式色溫是明顯偏黃的。

* 左小米 14,右小米 13

通過儀器測試,小米 14 系列原色模式確實色溫往冷的方向靠,有 7000 多 K,13 的原色模式則是遵守 D65 的標準,我會更喜歡冷一點的色溫。所以比較奇怪的是,明明大家都叫原色,但顯示效果卻差異明顯。希望小米能夠在後續的原色模式上統一標準,不要經常變更了。

亮度方面,小米 13 的全屏激發峰值亮度在 1200 尼特,手動最高為 500 尼特,小米 14 的激發峰值亮度在 1000 尼特,手動最高亮度還是 500 尼特,在大太陽下還是會有些難以應對。不過 14 這次多了個陽光模式,開啟後可以手動拉到 700 尼特,但自動調節又沒法用了,emmm 就很無奈。

最後是調光策略,小米 14 這次是高亮度類 DC,低亮度下為 480Hz 的低頻 PWM 調光,和 iPhone 15 Pro Max 的全亮度 480Hz 低頻 PWM 的調光策略比的話,還是要好的多。

如果你就是對 PWM 調光很敏感,還可以在設置里開啟防閃爍模式,14 這次在開啟後精度不會跟 13 一樣降低,灰階表現也優於 13,總之就是防閃爍模式下的顯示效果更好,但有個代價是類 DC 後的黑條更粗,有可能會有一點點不適,護眼了,卻又沒護的很徹底。

* 左小米 13,右小米 14

做個小結,14 的屏幕感知最強的地方,主要還是得益於像素密度提升所帶來的銳利觀感,13 其實單獨用也能接受,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至於屏幕的其他地方,更多是小修小補。

相機

小米 14 這次的影像系統相較 13 有明顯升級,主攝從 1/1.49 英寸的索尼 IMX800 換成了更大的 1/1.3 英寸的豪威 OVX9000,光圈從 f/1.8 來到了 f/1.6。

超廣角從 1/3.06 英寸、1200 萬像素的豪威 OV13B10 升級為 1/2.76 英寸、5000 萬像素的三星 S5KJN1。

長焦從 1/3.75 英寸、1000 萬像素的 S5K3K1 換到了 1/2.76 英寸、5000 萬像素的三星 S5KJN1,沒錯,14 的超廣角和長焦為同一顆,只是焦段不同,相同的 CMOS 也意味更容易把控色彩一致性。

前攝的詳細參數倒是沒變,只是型號從 C 來到了 B,但是戴口罩解鎖的成功率 14 會高一些,也不知道是前攝的影響,還是新處理器 NPU 能力提升帶來的影響。

光看參數,就能預料 14 的影像贏了。實際成片中,14 的主攝細節更多,抗炫光能力進一步提升。

* 小米 13

* 小米 14

* 小米 13

* 小米 14

14 這次還實現全焦段高像素模式,遊山玩水的場景,可以更好的記錄細節。不過你就算不開高像素,14 的超廣角和長焦也是碾壓 13 的,沒辦法,底大,就是為所欲為。

* 小米 13

* 小米 14

* 小米 13

* 小米 14

和提早拿到機器的 UP 主一樣,我的結論也是 14 的影像能力更好,但有一些缺點別的 UP 主沒有提的很完全,我認為很影響體驗。

首先是主攝會有明顯桶形畸變,鏡頭的鍋。

* 小米 13

* 小米 14

其實是長焦在部分場景中拍攝紅色物體時有偏色現象,主攝也有白平衡算法不穩的問題。

* 小米 13

* 小米 14

如果你只是看色彩,14 在某些時候相較 13 反倒退步了。

* 小米 13

* 小米 14

我認為這可能是小米工程師之前用索尼 CMOS 用的比較多,經驗豐富,現在換成豪威,有些不熟悉,算法調教上還有進步的空間。

總的來說,參數帶來的提升有目共睹,希望工程師後續能夠把相關問題跟進一下優化一下,不要浪費這個不錯的底。

性能

作為自費購買手機的 UP 主,等我們聊性能的時候,大家已經聊的十分全面詳細了。這裡就簡單說下兩款手機的性能區別以供小白參考。

小米 13 搭載的是上一代高通旗艦芯,驍龍 8 Gen2。小米 14 搭載的是最新的驍龍 8 Gen3。後者在 CPU 單核上要強 12%,多核強 30%,圖形處理能力強 22%。對於主玩遊戲的朋友來說,選 14 更有性價比。

除了性能,14 這次還有兩個明顯提升,一個是 13 的 USB 2.0 升級為 USB 3.2 Gen1 。理論最高速度是原來的十倍,這堪稱曲率引擎般的飛躍,三體人看了都大呼震驚。

第二則是充電和續航的提升,完全充滿 14 要快了 10 分鐘,得益於更好的 CPU 能耗比和更大電池,14 的續航也要更持久。

結語

總的來說,小米 13 和小米 14 都是好機器,14 更多的是對上一代受到詬病的地方進行改善,對比隔壁 6000 元售發價的 iPhone 15 還在用 60Hz,誰更能傾聽用戶心聲就不必我多說了。

更銳的屏幕,更好的相機,更強大的性能,再結合官方同規格只貴 400 的售價,小米 14 的性價比無疑是拉滿的。

13 仍然再售,也說明有它的可取之處,相機是弱了一點,性能是差了一點,但對於不愛玩遊戲又鍾情顏值的人來說,也有充足入手的理由,那唯一需要擔心的是 1080P 能否接受,這點可以先去小米之家體驗一下。

可以預見的是,下一代的小米 15 屏幕應該不會有大的改動,性能、相機、馬達等配置來一波常規升級,如果把短焦指紋換上更好的超薄屏下指紋,應該會賣的更加火爆,就這樣穩紮穩打也不失為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