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寬度不影響摩擦力、換寬輪胎沒有意義,這個觀點對嗎?

隨着氣溫的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考慮更換冬季輪胎,不打算更換輪胎的車主也需要調整輪胎壓力;低溫會讓普通輪胎的硬度升高,從而造成輪胎抓地力的下降,所以雖然低溫會讓胎壓降低,但在加壓的時候也建議適當低於建議數值。

而正在我們做着科普並且和讀者們討論的時候,有兩個質疑的評論出現了。

其一是是輪胎的寬度、壓力是否影響摩擦力,其二是更換冬季輪胎是否有必要性。

下面先針對第一個問題進行解讀,第二個問題要單開一篇來重新講解。

輪胎寬度是否影響摩擦力

正確答案:

不影響。

大多數汽車愛好者都認為輪胎的寬度會影響摩擦力,然而這是錯誤的觀點,決定摩擦力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因素是物體接觸面的「粗糙度」,第二個是物體的重量,簡而言之,輪胎的胎冠(與地面接觸的面)越粗糙則摩擦力越大,比如按住一塊200目的砂紙在桌面上滑動,過程中需要用較大的力量,會感覺到明顯費力;但如果換成一塊2000目的砂紙則會感覺輕鬆很多,原因正在於200目的砂紙表面比2000目的砂紙粗糙。

可是只要給2000目的砂紙加上足夠大的力量,摩擦的速度也會是一樣的。

正確的結論就是輪胎的寬度確實不影響摩擦力,所以在選擇輪胎的時候需要注意觀察胎冠的花紋。

公路輪胎(HT)的花紋是橫縱交織的,橫紋的作用是提高車輪在乾燥路面上的抓地力,縱紋的作用是提高輪胎的排水性能;在雨天駕駛的時候,車輛行駛一公里,輪胎能甩出去幾公斤的雨水。反之,如果沒有合理的縱紋設計,輪胎的排水性能就會很差,在雨天駕駛的時候很容易打滑。不過大多數輪胎都會有橫縱交織的紋路,只有AT/MT兩種輪胎比較特殊,AT是全地形輪胎、MT是泥地輪胎,這兩種輪胎主要是用於兼顧越野或純越野;使用這兩種輪胎的車輛在雨天駕駛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速度不宜太快,剎車距離也要適當延長。

輪胎寬度一定影響抓地力

筆者可沒有說輪胎寬度是影響摩擦力的因素之一,只是一些讀者自己把「抓地力」理解為「摩擦力」或把兩個概念混淆。

影響車輪抓地力的因素有三個,前兩個就是決定摩擦力的因素,第三個正是輪胎的寬度。

抓地力在輪胎學裏和摩擦力不是一個概念,討論抓地力的時候要講到「變形量」;高速旋轉的輪胎會有輕微的變形,胎冠當然也會有,胎冠的橡膠在變形的過程中與地面接觸就會產生一種主動的作用力,可以將其理解為抓地力。

不同寬度的輪胎當然會有不同的變形量,車企可聰明着呢,寬輪胎的製造成本高,售價當然也很高;如果寬輪胎沒有意義的話,如果使用大輪轂和輪胎只是為了好看的話,那麼輪轂就可以造的很窄,直徑足夠大就行。反之,當車企不計成本去使用大輪轂和寬輪胎的時候,那就說明輪胎的寬度一定是與車輛操控和制動性能關聯的。

寬輪胎提供的是更大的變形量,在加速和制動過程中可以提升抓地力,可以在加速過程中有效避免打滑,並且還能夠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

適當降低胎壓是可以提高抓地力的,過高的胎壓會撐起車輪中間的位置,會減少胎冠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所以過高的胎壓必然會降低輪胎抓地力,容易造成急加速時的打滑,必然會延長剎車距離。

反之,稍微降低胎壓則可以讓胎冠更多的區域與地面接觸,加速時也就不容易打滑了,剎車距離也能夠更短;當然接觸面積大也會加大胎冠的磨損區域和程度,但是過高的胎壓還會造成輪胎偏磨,兩者取其利還是低一些的胎壓更好,因為磨損更均衡。

最後講一講輪胎偏磨的知識點,輪胎即便胎壓合理也會有輕微的偏磨,適當降低胎壓才能均衡;車輪並不是與地面90度垂直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隨便看一看路邊的車,其車輪大都是上方偏向內側,也就是普遍都有些「外八」。由於汽車轉彎時會產生側向力,所以有一定傾角的車輪設計才能有效與側向力相互作用;如果是90度標準垂直角度的話,轉彎時車輪就會較大幅度的向外傾斜,就像崴腳之前的腳踝一般。

所以在冬季適當調低胎壓是有必要的,低一些總比高一些好。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佈,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