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有景,產業興旺!這個美麗鄉村又有新變化

長達村,位於浦東新區航頭鎮西側,2002年,由長浜村與匯達村合併而成。近年來的鄉村振興戰略、生態環境建設,讓長達村道路連通、水系暢通、林綠成片,處處有景,產業興旺,村民安康,村顏值和實力飆升,獲得上海市美麗鄉村、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等稱號。

長達村河網密布,呈魚骨狀輻射,保留着完好的江南水鄉肌理。2020年,長達村率先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對河道開展集中連片治理、生態綜合治理,共整治河道130條,長度43.24千米。昔日的小坑塘,經過水系溝通,實現了村內通,村外連,可以划著船兒順着四通八達的水道走村串戶。生態綜合治理後的水質達到IV類水以上,為村裡的水稻、蔬菜提供優質的灌溉水。水面積也增加了7.11萬平方米,河湖水面率提升至16.6%。

從長達村村委會所在位置出發,可開啟長達巡河之旅。

村委會的東側便是盒馬產業基地,數字化、自動化讓村民從「傳統農民」搖身成為「產業農民」,長達村因此也被稱為「盒馬村」。西側有一處圍欄,走近便探知這兒是污水提升泵站,是村河水系神清氣爽的秘籍所在。村裡238戶農戶的生活污水,靠着它收集起來,打入市政管網,去往污水廠處理。有了它,村民的生活污水不再入河,河道不再受污染的困擾。

往西行,「百果園」牌匾吸引眼球,入內,視野寬闊,這裡是水稻田基地,千百年來,村民於水田間,手把秧苗,低頭插秧,努力耕耘,靜待在金秋時節與收穫相遇。

來到長達村19組路口,一隻姿態優雅的仙鶴雕塑和一旁的「鶴西亭」引人駐足。為何鶴棲於此?「招鶴軒前風景好,鶴窠村裡鶴坡塘」。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航頭,不僅有世人皆知的翻譯巨匠傅雷、浦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下沙燒賣」,還有千百年來的「鹽鶴文化」之根脈,這是代代航頭人不畏艱險、開拓革新、爭創一流的精氣神所在。

鹽鶴文化,有鹽,有鶴,「鹽」字體現浦東歷史上的鼎盛鹽業。銀田萬頃,人們熬波煮鹽、以河運鹽,用勤勞、不屈和聰慧,滋養出植根土壤、造福百姓的鹽文化;「鶴」字則有東吳陸遜豪情放鶴和書聖王羲之與華亭鶴的傳說,鶴鳴悠揚,孕育出鶴文化的悠悠鄉情。鹽文化滄桑,鶴文化浪漫,鹽鶴文化的「鄉愁」和「根脈」在長達村延續和呈現,以鶴之仙姿迎接八方賓客。

沿河行,每戶門前整潔乾淨、花草鮮美,河邊綠樹婀娜,倒影成趣。在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鶴鄰家」將家門口服務延伸到村組,土布製作工作室和傅雷「家」文化學習室,讓老手藝和文化精神得以傳承。

一處傍着清清小河的木質長廊,不覺讓人前往,此處的水韻長廊,是村民日常休憩的好去處,長廊檐下的村規民約,潛移默化淳樸着民風,一旁還有健身設施和小亭靜立。小園花草蔥蘢,綠蔭如蓋,幽靜寧謐,微風拂過,香氣縈繞,讓人享受片刻之寧靜美好。

出了小園,便是「同心園」示範基地,這裡106畝土地以「農業合作社」為平台,構成「農業合作社+12家企業+9名新農人+12戶農戶」的模式,創造了同心合力、高效高質的農業種植模式。

一旁10米寬、1公里長的園溝河,河水靜流、水色清澈,岸邊水生植物連岸。走過「同心橋」「園溝橋」,是園溝河旁的認養基地。這兒的土地劃分成「小方塊」,向全市市民開放,自願認養,合作社負責種植管理、收成和寄送。「小方塊」上,清清河水澆灌的當季各色蔬菜瓜果正生機勃勃,長勢喜人。這一模式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還讓市區居民有了一處親近土地、享受自然,體驗農耕樂趣的好去處。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不知不覺,穿過薔薇花廊,1.1公里的長達巡河之旅將結束。回到村委會的停車場,還可以驅車前往「法治公園」,感受水與橋的連綿;可以順着蜿蜒的河,前去鄉村音樂節的水稻基地,在長長的田間花廊細聞初夏水稻清香的風。

編輯:張紫薇

資料:區生態環境局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佈官方微信